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歘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
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
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
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
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
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七爱诗 其六 白太傅。唐代。皮日休。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歘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祁门道中即事。宋代。曹彦约。山木阴阴击晚牛,水田漠漠任春鸥。长歌大笑却归去,长在农家今白头。
春荫。宋代。方岳。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麽移。水墨画图春淡淡,莺花庭院日迟迟。不妨明月重相忆,怎许浮云浪得知。一片舞裀欹弱柳,风来时复托腰肢。
题碧桃折枝。唐代。白珽。玄都千树欲无枝,全得春风烂漫吹。晓露未晞红郁郁,仙源长在日迟迟。
系云腰。金朝。马钰。昆仑山上丹阳子,真得得、遇风仙。今生相应前生约,访秦川。居地肺,结良缘。离清坎静水生火,婴姹睡,虎龙眠。神凝气聚灵光现,驾云轩。透祥烟。去朝元。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元代。方回。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参以邵子言,佛老义自堕。
五月二十三日甲子交六月节稍晴三四五复大雨。元代。方回。每日看天色,今年厌雨声。重新六甲换,喜得一朝晴。疲卒淹穷谷,饥民守坏城。竹深荷净处,犹忆旧承平。
素馨花。明代。区怀年。却忆晨鸡报晓妆,舞衣旋带露华香。朅来误入青闺伴,欲谱琵琶先断肠。
喜朝天(绮霞阁即踏莎行)。宋代。曹冠。 绣水雕栏,绮霞邃宇。薰风飒至清无暑。花间休唱遏云歌,枝头且听娇莺语。景物撩人,悠然得句。深杯戏把纹楸赌。胸中邱壑自生凉,何须泉石寻佳趣。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馀得诗七首书呈教授知县 其四。宋代。赵蕃。渊明抱羸疾,犹复归田园。安能为五斗,折腰若拳拳。箪瓢非可乐,不改乃称贤。夫子故不死,仰钻高且坚。
答王仿九送别之作。明代。欧必元。江海相逢日,飘零见汝年。何人不按剑,同调几相怜。别话春前酒,帆飞雨后天。湘江流正急,应付鲤鱼传。
天仙子(次富季申韵)。宋代。李弥逊。飞盖追春春约伫。繁杏枝头红未雨。小楼翠幕不禁风,芳草路。无尘处。明月满庭人欲去。一醉邻翁须记取。见说新妆桃叶女。明年却对此花时,留不住。花前语。总向似花人付与。
挽张伯雨宗契 其二。元代。张翥。鹿巾曾入紫宸朝,归向名山驻绿轺。龟脱生筒无俗累,鹤存瘦骨有仙标。三元饥饭杯犹在,五色香烟火已消。应复神游易仙馆,人间楚些若为招。
三月廿六日饮镜川杨学士后乐园亭 其二。明代。程敏政。地主深留客,移尊后乐园。垆香多绕坐,盆石正当轩。避饮穿花径,寻诗过苇樊。忽然归兴发,斜日在西垣。
寓淮阳驿二首。宋代。张耒。悠扬短日下西墙,庭叶吟风作夕凉。客枕甚安无一事,邻鸡不用唤朝阳。
残夜 其二。清代。郑孝胥。回头万恨复千悲,投老犹难脱马羁。留取一庭残夜月,依依还我少年时。
李万州挽诗。宋代。项安世。灵輀朝出祖,属綍泪争探。慕子啼玄草,慈亲哭彩衣。敬斋收秩秩,退国物菲菲。华屋生存处,千年遂不归。
赠陆侍御腾远。明代。潘希曾。陆海才无敌,滁山盖偶倾。龙蟠云里敕,骢避道傍行。襟抱三江迥,冰霜六月清。经邦资数马,求友愿迁莺。吊古欧亭胜,观风范辔轻。重闻西涧咏,又动北辕情。闵雨方今日,为霖待老成。咨诹劳使节,献纳重台评。愠解薰风好,行经梓里荣。螭坳簪笔处,翘首五云晴。
鹧鸪天(寿友人母)。宋代。李漳。淑德由来孟母名。方瞳鹤发莹精神。天教遐算灵椿比,新见贤郎擢桂荣。逢诞日,庆孙会。金花绘诰又重新。原君学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寿太平。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十四 一以贯之。元代。李道纯。一物自有一太极,机缄造化体坤乾。穷通一贯全天理,抱本还元合自然。
武昌怀古。唐代。栖一。一代君臣尽悄然,空遗闲话遍山川。笙歌罢吹几何日,台榭荒凉七百年。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浦雨连天。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
夜过马当山。宋代。程公许。独载诗书趁野航,自怜漂泊时光。残年准拟登牛首,连夜匆忙过马当。古庙荒寒江浸影,断岩悽惨石凝霜。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怀恨更长。
临江仙 竹帘。清代。刘嗣绾。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此君潇洒定如何。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夜明空说卷秋河,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
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宋代。邵雍。洛阳城里一愚夫,十许年来不读书。老去情怀难状处,淡烟寒月映松疏。
十二月十七日宰执率百官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宋代。魏了翁。骑至南郊晓色苍,须臾陪拜俨成行。两班吉带罗朱紫,惟有斋官服冕裳。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宋代。李宗谔。师住天台寺,天台水石幽。眼前皆胜境,门下尽名流。法号君恩赐,精蓝国力修。渡杯来凤阙,振锡谒珠旒。内殿从容对,神都委曲游。高僧类雪鹤,归思在林丘。御札全编得,宸毫几处收。遥思到时节,烟树赤城秋。
句。唐代。羊士谔。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卜焕之求双竹。宋代。章甫。结屋清江上,怜君雅趣深。自移双竹种,分得半檐阴。特立夷齐节,相看管鲍心。只应风雨夜,听此两龙吟。
和朱世同韵。宋代。吴芾。幽栖终日断经过,坐阅残编眼欲花。道在固应甘淡薄,心閒尤觉厌纷华。正惭我老无佳思,颇羡君诗似作家。拙恶岂能赓妙句,临风吟咏只咨嗟。
送李状元还朝。宋代。邓肃。元戎帘幕海滨开,谪仙骑鲸天上来。尊前谈笑赞筹画,一洗八郡无氛埃。功成挥鞭朝玉阙,九重阊阖开春色。要传天意下人间,翰苑政须万人杰。我今去国已五年,天子令伴黄冠仙。邂逅相逢君复去,林泉还我擅云烟。君去上天款天语,莫畏雷霆作强御。人间疾苦欲扣天,天门嵯峨隔云雨。红巾十万今已无,致此红巾本何如。拨乱傥知原始末,制梃自可鞭匈奴。
挽王郎中五首。明代。陈淳。壮岁登科甲,淹迟暮始通。闽中驰德政,灨上振儒风。药石王宫训,权衡璧水功。俨然遗躅在,谁不悼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