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村家。宋代。文同。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余残晖。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晚至村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原坚实的石径微微弯曲,
篱巷中的余晖闪烁不定。
旧时的裙摆随风飘扬,
白色的袷袢卷起水田里的秧稻。
深葭绕过涧水,散散地散落,
麦子堆满田野,鸡群乱飞。
前溪后谷的夜雾升起,
幼儿们一个个走出村舍的柴门。
诗意: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晚上归家的乡村景象。诗人描述了石径、篱巷、田野、麦场等元素,展示了乡村的宁静和朴实。诗中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热爱,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赏析:
《晚至村家》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乡村夜晚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节。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具体的形象,如石径、篱巷、秧稻、麦场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麦子满田、鸡群乱飞等细节,表现了农村的繁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中的"深葭绕涧牛散卧"表现了田野的广阔和宁静,"积麦满场鸡乱飞"则展示了农村的丰收和喧闹。整首诗以描述为主,没有明确的情感表达,但在描绘乡村景象的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真实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朴实,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读者可以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宋代。姜特立。风采儒林虎,波澜学海鲸。公家五进士,此地半诸生。勾漏丹俄就,中牟政亦成。如何贾太傅,位不至公卿。
梁大壮大观舞歌二首 其二 大观舞歌。南北朝。沈约。皇矣帝烈,大哉兴圣。奄有四方,受天明命。居上不怠,临下惟敬。举无愆则,动无失正。物从其本,人遂其性。昭播九功,肃齐八柄。宽以惠下,德以为政。三趾晨仪,重轮夕映。栈壑忘阻,梯山匪夐。如曰有恒,与天无竟。载陈金石,式流舞咏。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挽内兄余聘可三首。宋代。陈棣。去去松茔路,愁闻薤露诗。齐眉乖妇约,华发重新悲。被酒清狂后,论文慷慨时。伤心栖止地,无复见形仪。
仲夏即事。明代。薛蕙。林卧采芳草,今朝鶗鴂鸣。悠悠观物化,默默感吾生。老大惭闻道,空虚耻近名。沈吟日云暮,搔首独含情。
观画。元代。贡性之。滚滚长江入窅冥,越山无数隔江青。一双白鸟谁惊起,冲破苍烟下别汀。
送周屯田倅南徐。宋代。胡宿。浙河分镇压东西,铁瓮由来重会稽。地势顿惊江海近,天文全觉斗牛低。鸣秋鼓角翻朱鹭,映日楼台拂彩霓。绿发名郎才韵秀,政成看奉紫芝泥。
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宋代。苏轼。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电眸虎齿霹雳舌,为余吹散千峰云。南行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他年若画蒋山图,为作泉公唤居士。
歌风台次韵。元代。陈显曾。建议初辞灞上亭,指挥豪杰破名城。高台置酒传天语,故国蒙恩罢岁征。王气郁葱关树晓,霸图萧瑟楚云晴。良弓走狗知何补,空叹韩彭意未平。
赠章琬芗。清代。李振钧。石崇击碎珊瑚枝。化为綵笔光葳蕤。蜀王入贡西川锦,鸳鸯组织金缄垂。就中妙手得未有,况是年少翩翩时。江左人文自昔盛,乃尔弱冠名声驰。美人性情秋水活,公子才藻春华披。石家名驹谢家凤,此生仙骨来瑶池。我自五龄入小学,经史十五通其辞。万言已试书三上,廿载相随酒一卮。秋花春月年年度,乌帽绯衣事事迟。文章有命谁青眼,富贵如云自白眉。谭深不惜出肝胆,虚名安用求人知。与尔相期在千古,纷纷都付长安儿。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寄汝阴少师。宋代。苏颂。得时行道贵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文章千古追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
过龙泉观冒雨行即景。明代。王世贞。峭风含雨自成悽,宛转襄城辙渐迷。岩电忽垂疑帝笑,江雷初上似儿啼。遥旌破壁看初没,杂树含烟晕却齐。恍忽淮南朝帝过,西岩喔喔午时鸡。
骊山歌。宋代。李廌。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中秋寿邓日吾二首 其二。明代。梁元柱。方六七十如五十,七六方成一百三。清秋千古谁相似,鹤在松风月在潭。
望月婆罗门引 元夕。南北朝。王寂。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五。清代。奕绘。菜熟蒸笼已放香,全真蜂拥过斋堂。万民衣食长生术,百代神仙古道场。新岁月,旧诗章。细参淘米去沙方。愚夫苦行真无益,请看衰庸赤脚王。
送梁国博之任滇南郡丞。明代。卢龙云。万里西南道,看君拥传车。金沙江色净,铜柱瘴烟疏。桃李环门后,桑麻卧阁馀。循良徵异等,应有汉廷书。
怀关起皋。明代。释函可。十亩池塘百尺松,长桥曲曲度疏钟。庵前月少孤僧影,堤畔苔侵野鹤踪。佛手香残凋木笔,马牙烟冷坠荷蜂。只愁第宅皆新主,燕子归来亦不容。
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宋代。李石。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青山。宋代。耶律铸。青山不伴青春老,万古千秋色自新。休去西园桃李醉,晚来风起易愁人。
游天界寺。明代。史鉴。联骑春游入化城,松风涧水自泠泠。山门迎日诸方仰,劫火何年此地经。故事放参僧不语,遗基犹在草长青。西庵看竹流连久,归路冥冥暮雨零。
忆秦娥·收灯节。宋代。刘辰翁。收灯节。霖铃又似龟山雪。龟山雪。今宵清绝,今宵愁绝。老人似少终然别。痴痴更望春三月。春三月。花如人面,自羞余发。
晨发故关寄逢吉。宋代。司马光。画戟衣中趋绛帐,驿亭门外拂征鞍。已嗟漂泊三年别,更负从容十日欢。煖席未穷谈笑乐,陟冈相望滞留难。杨鞭策马几多意,原上秋风作晓寒。
呈刘通判。宋代。赵蕃。自昔旰江妙人物,未容修水擅玙璠。狱平冤滞繇仁勇,众息讙哗赖德言。谓继更生校中秘,却追子骥问桃源。神仙天上多官府,盍乡蓬莱堑弭辕。阴伏阳升直泰辰,当年犹想降庚寅。泰山北斗人皆仰,和气春风德有邻。会即吹嘘九天上,岂徒风月五溪滨。不惟相国同年契,更有齐年相国人。
南岩均庆寺诗四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昔值蒙古世,曾有化人师。说法动帝听,天龙护南归。乃从万石腹,手辟招提基。一狮作佛吼,万象咸佛皈。竞传古佛身,应化来南维。弹指五百年,时代纷传疑。问佛佛不言,问僧僧岂知。上有延祐钟,下有至治碑。
再和宿囊山三首。宋代。刘克庄。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秋怀 其一。明代。刘基。东风吹晨霞,初日垂白足。湿烟屯檐栋,飞雨鸣朴樕。厌厌叶就黄,萋萋草还绿。索居谢喧嚣,庭绝车马躅。念来多所怀,追往不可复。懒随老共至,病与年相促。省躬惭寡尤,守分无望福。驽骀立皂枥,敢慕骐骥逐。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
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坤元。清代。佚名。於穆先后,丽圣称崇。母临万宇,道被六宫。昌时协庆,理内成功。殷荐明德,传芳国风。
山村即目 其二。清代。丘逢甲。一角西风夕照中,断云东岭雨濛濛。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丑奴儿(对雪和彦逢弟)。宋代。王之道。青腰似诧天公富,奔走风云。银界无痕。委巷穷山草木春。玉楼不怕歌茵湿,笑语纷纷。须放他们。醉里冰姿光照人。
女儿浦歌二首 其一。元代。揭傒斯。女儿浦前湖水流,女儿浦前过湖舟。湖中日日多风浪,湖边人人还白头。
和茧雪和移居二首 其二。明代。谢元汴。吾庐亦何有,萧然数卷诗。破砚与秃毫,绳床能安之。八峰九峰侍,芳辰赋清思。青雀烟中舫,我来梅雨时。秋深红叶下,流光遂及兹。誓暮嗟已晚,古人匪吾欺。
明堂乐章·肃和。唐代。褚亮。象天御宇,乘时布政。严配申虔,宗禋展敬。樽罍盈列,树羽交映。玉币通诚,祚隆皇圣。
伤桑。宋代。梅尧臣。柔条初变绿,春野忽飞霜。田妇搔蓬首,冰蚕绝茧肠。名翬依麦雊,戴胜绕枝翔。不见罗敷骑,金钩自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