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廨莲池

公廨莲池朗读

《公廨莲池》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浪说吾邦小,
清池思有馀。
水风凉枕簟,
荷气馥衣裾。
客位经过少,
官曹簿领疏。
良辰不行乐,
秋水落芙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住在公廨(官署)旁边的莲池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莲池的景色、气息和环境,抒发了自己对官员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国家的小小地位的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幽的莲池景致的向往和思念,以及对官员生活中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莲池的美景,通过对水、风、荷花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宁静、清凉的环境。诗中的莲池被描绘得非常生动,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诗中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地位的思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他认为自己的国家地位微不足道,而清凉的莲池却给他带来了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诗中的“客位经过少”和“官曹簿领疏”表达了作者官员身份的寂寥和官场中繁琐事务的无趣。他抱怨官员的职务繁忙,无法享受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良辰不行乐,秋水落芙蕖”以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但又感叹时光的流逝。秋水落下的芙蓉花象征着时光的逝去,诗人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思考。通过对官员生活和自然景致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宁静、自由的向往和对繁琐事务的厌倦。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以清新、深沉的感觉,启示人们反思生活的真谛和珍惜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日沧波绝岛滨,悲笳一动剧伤神。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

巫山高巍巍,江水碧深杳。中有阳台人,清容舒窈窕。

翠袖倚朱阑,颜色常美好。我欲往从之,不见三青鸟。

()

曙色天街,衣半湿,露华凉沁。何处是,双星一水,碧空遥浸。

夹道纱笼趋画省,几枝银箭传清禁。赋春城,批敕与韩翃,题宫锦。

()

知君前自广州来,泷水孤云万壑哀。两路攻虔皆不下,一军守岭竟空回。

同时金李多骁将,遗事江山只战台。独有临风憔悴客,新诗吟罢更徘徊。

()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

女墙只好高于柳。鱼朵轻云覆。钩样新蟾,今宵恰喜,系缆溪城口。

冷香飞上传杯手。醉底沉吟久。试唤推篷,青铜镜里,一片红衣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