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介甫。宋代。王令。天门廉陛郁巍巍,势利宁无淡泊讥。谁与跖徒争有道,好思吾党共言归。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余地许相依。
《寄介甫》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门廉陛郁巍巍,
势利宁无淡泊讥。
谁与跖徒争有道,
好思吾党共言归。
古人踽踽今何取,
天下滔滔昔已非。
终见乘桴去沧海,
好留余地许相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自己所处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道:“天门廉陛郁巍巍,势利宁无淡泊讥。”这里的“天门”指的是朝廷,而“廉陛”则指官场,表明官场的气氛压抑而沉重。作者感慨现实社会的势利和浮躁,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有人能够保持淡泊和纯粹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谁与跖徒争有道,好思吾党共言归。”指出了作者自己的心境和追求。这里的“跖徒”指的是跖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代表着坚持正道和追求真理的人。作者希望能够与这样的人一起,共同追求真理和理想,回归自己的党派(可能指的是同道或志同道合之人)。
接下来的两句“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叹。作者思考着古人曾经孤身一人在历史长河中追求理想,而现在的时代已经变得繁华和喧嚣,已经与古人的追求有所不同。
最后两句“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余地许相依。”表明了作者的决心。他决定离开现实的尘嚣,追随古人的榜样,去追寻更高的境界和理想的归宿,同时也希望留下一些余地,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依为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虚荣和浮躁的失望,同时又表达了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和向往。作者通过对古人的思索和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于纯粹和淡泊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对于人生价值和境界的思考。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千骑精明振物华,麦畦分处槿篱斜。山虽有尽春无际,李竟不言桃自花。
绿涨新添前夜雨,青归不减去年畬。酒杯弗酹刘伶土,重为斯文一叹嗟。
陪方江阴宗谕劝耕过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书草并侍郎诰。宋代。释居简。千骑精明振物华,麦畦分处槿篱斜。山虽有尽春无际,李竟不言桃自花。绿涨新添前夜雨,青归不减去年畬。酒杯弗酹刘伶土,重为斯文一叹嗟。
漏泽院四绝句。宋代。陈造。隽游分破北窗眠,笑撚吟髭看控弦。久袖飞驰银管手,为渠途改角弓篇。
感寓 其四十四。明代。童轩。相马必以舆,相士必以居。容取失子羽,言取失宰予。圣人察所安,尚蔽骊黄馀。况彼肉眼夫,乃欲评锱铢。麟楦巧外饰,狗瓦同儿戏。寄言姑布徒,奚以骨相为。
小憩上庵。宋代。郑清之。竹边深静纳新晴,瘦策徐行足力轻。曲槛负墙尘不到,游蜂时寄采花声。
积庆山访金荪壁。宋代。周密。松香竹粉午阴清,闲玩幽芳静听莺。谁在白云堆里住,忽闻山半读书声。
和侯协律咏笋(侯喜也)。唐代。韩愈。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萌芽防浸大,覆载莫偏恩。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分题得秋浦孤帆送友人。明代。金幼孜。疾风吹人寒,清霜肃天宇。澄河浩漫漫,抽帆上秋浦。汎汎淩雄涛,摇摇转孤屿。川途坐超忽,飘飖惊鸿翥。舟子誇利涉,中流喧笑语。谁识倚篷人,恋阙时延伫。
酬智叔见戏二首。宋代。陈师道。百念皆空习尚存,稍修香火踏空门。槌腰摩腹非春事,割爱投闲覆玉樽。白发情多犹可染,骖鸾兴尽郤乘鲲。上界纷纷足官府,也容河鼓过天孙。
寄御史王伯循。元代。萨都剌。旷达王夫子,才高早避名。昨离建业水,今住广陵城。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竹西灯火夜,谁识绣衣行。
与欧阳询互嘲(询嘲无忌)。唐代。欧阳询。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池在张仪子城内)。唐代。杜甫。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冬夜。宋代。吴龙翰。一屋白云无锁钥,酒酣要摘梅花嚼。相逢石鼎老弥明,吟罢松梢月欲落。
秋风三首。宋代。张耒。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胯。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崩城操二首 其一。元代。胡奎。一哭长城崩,谁言土无情。至今城下水,犹闻呜咽声。吾皇万古基太平,妇女不哭城不倾。城不倾,四海宁。
杂句 其六。唐代。庞蕴。无事失却心,走向门前觅。借问旧知识,寂绝无踪迹。却归堂上审思看,改却众生称心安。不能出外求知识,自向家中入涅槃。大丈夫,昔日有,今日无,家计破除尽,赎得一群奴。奴婢有六人,一人有六口。六六三十六,常随我前后。我亦不拘伊,伊亦不敢走。若道菩提难,菩提亦不难。少欲知足毛头宽,远离财色神自安。分明了见三涂苦,世上名闻不相关。
秋前三日大雨。宋代。范成大。暑残堪喜亦堪憎,恰似沙场喋血兵。纵有背城余烬在,能禁几度泻檐声。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一。宋代。裘万顷。烂熳花阴覆短墙,花开时候日偏长。道人不被春勾引,到处惟闻檐蔔香。
庆元三年奉上孝宗徽号三首 其二 册宝升殿用《显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文金晶荧,册玉辉润。统绍乎尧,德全于舜。勤崇推高,子孝孙顺。冠德百王,万年垂训。
布袋赞。宋代。释法薰。杖挑布袋,云生脚下。前街后巷,浑无顾籍。拊背唤得回,几人能领话。也且只得奈烦,铁奉化人难化。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东林尚不展家书,况是流离万里馀。从今莫管南来雁,万壑千峰意自如。
到沉黎举家瞆气上如聋者逾月乃愈医人云此瘴。宋代。李石。儋史之孙病耳翁,人佯谓我与真同。蚊飞鬓外年时事,鹊噪愁边晚更空。老去鹿皮终可隐,听如龙鼻反能聪。昭文不鼓非无意,勉为慈亲奏凯风。
游崆峒。明代。冯仕琦。何年鬼斧开形胜,此日词人作壮游。吞壑岚光溟晓日,映岩树色澹清秋。高盘睥睨红尘断,绝顶徘徊紫气浮。纵览巨灵真法界,何须海上觅丹丘。
叔赐迎侍以诗饯之且趣其来。宋代。李洪。折槛云孙擅后声,暂栖莲幕不谈兵。论诗更俗压竞病,痛饮何须分浊清。东阁梅残萦旅梦,北堂萱茂动归情。重来肯放韶光晚,叱驭加鞭莫计程。
方子出示吴徐二子诗有感。明代。王世贞。二子吾诗南,苍茫散星斗。招提终天泪,万象俱頫首。如何双骊珠,荧荧落君手。虬虎攫春冥,风雷走晴昼。须眉恍相值,谈笑若在口。薄谪吾人事,荣名定谁久。匡庐武夷间,真宰亦知否。
调笑/调笑令。宋代。毛滂。香歇。袂红黦。记立河桥花自折。隼旟绀幰城西阙。教妾惊鸿回雪。铜驼春梦空愁绝。云破碧江流月。
远别离。宋代。王炎。静女不下堂,游子志四方。五花骄马金络脑,出门仆从生辉光。草青沙软湿春雾,玉蹄联翩踏花去。楼头明月阙又圆,西风一夕生庭树。明璫缀以木难珠,锦衣系以貂襜褕。青眉玉颊为谁好,天阔飞鸿无素书。今年花落容华在,明年花发容华改。离鸾别鹄不自怜,人生难得长少年。
留别 其一。清代。吴性诚。留别嫌无长物存,萧然行李去荒村。多情惟有沧州月,千里清光照海门。
除夕守岁。明代。卢龙云。徘徊不寐漏声残,漂泊天涯笑镆干。凋鬓尚堪羁薄禄,远书长是慰加餐。山川异地同为客,岁月明朝又履端。今夜灯前对儿女,吟怀差胜昨年欢。
水调歌头。宋代。倪稱。风卷暮云尽,镜净一天秋。试把鹅黄新酒,细酌散闲愁。西望群山千叠,眇眇飞鸿没处,爽气与俱浮。且尽尊中绿,不用叹淹留。对西风,歌妙曲,意绸缪。万顷烟云奇变,所得过封侯。何事苦萦名利,便合绿蓑青笠,投绂早归休。他日君寻我,小艇钓寒流。
祠堂诗五章。明代。霍韬。穆穆我祖,鞠我后人。视我后人,支由体分。我子若孙,我弟若昆。念尔所生,勿替尔祖之心。凡人之生,均出父母。我为父母,乃有孙祖。何今之人,自有弟兄。无念所生,而利之争。兄弟利争,肉骨戈兵。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聚阋,如商如参。兄弟商参,不念尔父母,矧念尔祖。穆穆我祖,念我孙子。同属于毛,同离于里。兄弟离矣,妻子肥矣。我之孙子,亦我仪矣。教诲我子,善我师之。昆弟利争,勿我似之。穆穆我祖,有俨其临。我弟及兄,而子及孙。皇皇骏奔,式念祖心。匪也洁牲,庶也临歆。
北禅。宋代。李处权。老屋不知春,余花纷委雪。中有忘言人,截断天下舌。我久执情见,终日在谈说。一笑示全机,春云满城关。
闻寇至初去柳州。宋代。曾几。剥啄谁敲户,仓皇客抱衾。只看人似蚁,共道贼如林。两岸论千里,扁舟抵万金。病夫桑下恋,万一有佳音。
灵峰院龙龛山和蔡君谟。明代。董渊。{左石右畾}硌弥沙界,谽谺古洞天。门邻金布地,桥枕玉鸣泉。庭鹤归迷主,龛龙去失年。扫云嫌俗驾,题壁托诗仙。胜景无今古,居人有后先。不知游者驭,谁见海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