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向伯恭侍郎三首。宋代。曾几。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诗词《挽向伯恭侍郎三首》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
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
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诗意: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怀念来表达对向伯恭侍郎的悼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曾几与向伯恭侍郎在童年时一起玩耍、共度时光的情景,如同竹马相伴。他们曾在芗林共同坐席,在宅中同舟共济。然而,三年来突然分别,向伯恭侍郎离世,世事皆已停息。曾几回忆起他们曾在孤风亭下的梦境,仍然清晰地记得他们曾经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向伯恭侍郎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述他们的童年友谊和共同的经历,诗人勾勒出一种纯真而珍贵的情感。诗中的"芗林"和"宅"等词语,展示了两人曾经共同生活的场景和情景,突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以"忽忽三年别"表达了对向伯恭侍郎离世的突然和意外,以及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提到孤风亭下的梦境,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简单的场景和回忆,表达了对逝去友谊和时光的追忆和思念之情。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友谊和美好时光,同时也带给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园林。宋代。范成大。园林随分有清凉,走遍人间梦几场。铁砚磨成双鬓雪,桑弧射得一绳麻。光阴画纸为棋局,事业看题检药囊。受用切身如此尔,莫于身外更乾忙。
送钱一杲卿。宋代。黄庭坚。钱君佳少年,濯濯春月柳。开谈屡逼人,落笔若挥帚。凫雁菰蒲中,英材颇时有。同声倾夙期,异姓接婚友。冷官国北门,会面始八九。时时过薄饭,卯坐常至酉。今日得休沐,方醺步兵酒。闻子车马南,欲饯辄掣肘。温风媚行色,绿净无尘垢。鱼轩迎少妇,能献二亲寿。到家春已融,柔条可结纽。菱藻蔓平湖,钓船先入手。南雁正北来,蚤寄诗千首。
小寒食深青驿留题。明代。张萱。古院春深长绿莎,墙头开遍荔枝花。明朝又是逢寒食,倦客如何未到家。
毛贞夫参政别予笼一白鹤与丹书一函见遗即席戏成二首答之 其二。明代。孙一元。半世徒誇万卷功,埋头今作蠹鱼虫。元知天上多文字,云篆烟书更不同。
好事近(己丑重阳游雷峰)。宋代。曹冠。商素肃金飚,吹帽又逢佳节。乘兴登临舒啸,习云林清绝。高歌横剑志平戎,酒量与天阔。更待醉归开宴,赏东篱明月。
秋闺月。唐代。权德舆。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呈陈总领五首。宋代。刘过。商蚷驰河河可凭,精卫填海海可平。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复加专精。忆昨痛器丽正门,白袍墨帽如游魂。中书堂留草茅疏,不赐诛戮光宗恩。暮年志气耻雕丧,广长阳中吊名将。愿持上方三雨铁,细剖赤心告今上。
木芙蓉。明代。王恭。小池霜冷藕花空,却有寒枝浥露红。莫恨芳容生独晚,好随黄菊傲西风。
菩萨蛮。宋代。王之道。绿杨低映深深院。春风不动珠帘卷。乳燕引雏飞。流苏尽日垂。绮窗开小宴。娅姹莺声啭。一饷不闻声。罗衣香汗轻。
蝶恋花 又赋瓶中一枝莲谢。明代。王慎中。小院朝来看索寞。瓶水痕消,花谢红妆薄。芳草飘零何处著。香䰟撩乱无栖泊。芳意香䰟应不恶。总在东湖,也到今时落。落在空斋犹有托。幽人肯把佳词酢。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宋代。王之望。白雪楼倾不记秋,楼前江水自悠悠。多情犹忆湖南守,一曲阳春白尽头。
清如玉壶冰/赋得清如玉壶冰。唐代。王维。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南朝宫词二首 其二。明代。石宝。玉树新花夜夜开,张嫔风韵孔嫔才。感恩谁似中庭鸟,解咏江南草化灰。
和渊明诗。宋代。于石。林屋本深寂,而多禽鸟喧。一静制群动,何必更幽偏。西风扫脱叶,见此林杪山。朝看孤云出,暮看孤云还。云飞亦何心,相对两忘言。
桃源忆故人·马风得遇修仙举。金朝。马钰。马风得遇修仙举。不羡人间富贵。筑个环墙居住。且避风霜雨。灵光昼夜常修补。异日功成归去。得住蓬莱洞府。侍奉吾师父。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唐代。李白。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道旁石榴花。宋代。杨万里。待阙南风欲炷香,东风打并住西堂。石榴已著乾红蕾,却问春归有底忙。
家书 其一。明代。魏学洢。时事纷纷不可诘,孤忠耿耿徒离忧。国人争愤柙中兕,之子却怜堂下牛。黄发廿年浪引领,青山万古仍含羞。弹章三上累胆落,夙志不遂差堪酬。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唐代。苏颋。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未若调人切,其如简帝难。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专城贵,深惟列郡安。政行思务本,风靡属胜残。有令田知急,无分狱在宽。至言题睿札,殊渥洒仙翰。诏饯三台降,朝荣万国欢。举杯临水发,张乐拥桥观。式伫东封会,锵锵检玉坛。
谢道醇见和。宋代。胡寅。畏隹于喁处处哗,先春吹出万林花。要看腊瑞三番白,宁许霜威十倍加。瓦陇未平俄淅沥,冰池难合漫槎牙。若嫌吾土山川暖,蜀客相逢尚可夸。
睡起偶成次韵二首 其一。元代。许桢。乞得西园作醉乡,浮生俗务总相忘。水云清彻荷香里,小艇虚明似洞房。
醉歌。宋代。陆游。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如今老且病,鬓秃牙齿落。仰天少吐气,饿死实差乐。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
梦仙谣。宋代。曹勋。梦入蓬莱宫,岧嶢耸朱阁。灵风翔紫烟,霭胡生罗幕。鸾凤栖瑶林,咀嚼瑶华萼。老龙戏沧洲,喷涛荡鳞角。朱户翳霄晖,翠殿开晴廓。中有神仙人,缓步锵金铎。颜貌盛芙蓉,举止何绰约。引我丹霞房,玉浆金罍酌。更赐琅玕膏,笑谈同饮啄。仙童供蟠桃,盛以朱云络。坐看移三山,惊波沸五岳。下顾尘埃徒,奔走赴陵壑。真人执我手,殷勤相付托。若到红尘中,莫染红尘浊。他年须是早归来,奉迎当遣辽东鹤。
谒杨椒山先生祠。清代。屈复。冰玉丰姿尚凛然,信都遗庙古城边。每于乐府闻鸣凤,何似深山哭杜鹃。市酒有香行客荐,霜威清野晓光圆。永陵宫殿依然在,莫载灵旗北过燕。
采桑子。唐代。无名氏。阳和欲报春来也,先上南枝。桃李休疑。折遍香梢人未知。黄昏小院谁攀折,疏影斜敧。半掩朱扉。旋嗅清香月下归。
南社即事。清代。朱景英。桄榔覆叶海棕直,丛筱钩枝野藤羃。缚茅编竹土抟甓,蜗壳中间杂庖湢。卸装小憩徕花蛮,赉以吉贝珠簪环。椰倾白酒袒割肉,醉饱諵諵齐万福。蛮奴拍手蛮妇歌,溪山乐事何其多。
江城子。宋代。刘辰翁。涌金门外上船场。湖山堂。众贤堂。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谁识两峰相对语,天惨惨,水茫茫。月移疏影傍人墙。怕昏黄。又昏黄。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宋代。曾巩。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渡白沟。明代。许宗鲁。昔运遘屯厄,恒纪变参商。南风日不竞,朔吹益远扬。英雄各乘御,龙战血玄黄。矫矫平将军,独立当中央。张弧射九日,抚剑盼四方。事去绩故隳,志伸愿已偿。朅来岁月久,道里未能忘。仲生固有为,忽死亦其常。停骖览故壁,雪涕履战场。清川带萦纡,白骨浩纵横。惋叹不能发,总辔歌此章。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宋代。苏颂。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宋代。杨公远。头颅搭飒一山翁,万事随宜敢讳穷。不结东华尘土梦,何干北海马扣风。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兀坐有时参世味,古今兴废转头空。
与勇上人。宋代。释慧空。虎丘之虎老且死,道人勇者乃其子。以其有子父不亡,偈地风声犹在耳。东山于其父子间,为之道旧为乡里。要尔全机起乃翁,据虎头而收虎尾。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二。南北朝。吴均。妾本倡家女,出入魏王宫。既得承雕辇,亦在更衣中。莲花衔青雀,宝粟钿金虫。犹言不得意,流涕忆辽东。
酹江月 送徐公可之括苍。清代。张景祁。孔璋行矣,恨题襟岁晚,骊歌凄恻。听鼓衙斋无定所,吹落红泥踪迹。倚马雄才,从龙贵胄,羞执郎官戟。黄獐猎罢,一时豪气无敌。长叹海峤扬尘,牙旗坐拥,谁建平戎策。季子貂裘风雪里,愁听梅花羌笛。高笋滩边,石帆山下,此是烟波宅。新诗寄我,曲尘凝望江驿。
登天语亭陆生以诗见贻即韵答之。明代。朱让。五色云霞绕翠台,恍然身世入蓬莱。地觉王气千年后,天接岚光万里来。金殿层层瞻凤彩,玉篇袅袅听鸾回。阳春一曲知难和,温倚栏干梅正开。
贻韦炼师。唐代。储光羲。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车。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书。
寿阮学愚翁六十一 其一。明代。区越。偃蹇林庐七尺身,转头花甲又逢辰。信知风表尘中物,自谓羲皇以上人。笋岭诸峰归秀特,澄潭孤月写青真。犹馀一钵胡麻饭,不是天台迹已陈。
偶成。宋代。刘季孙。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送张真州大经。宋代。赵蕃。渺渺春江绿水波,客中送客倍愁多。一麾出守输公去,三径就荒如我何。暂为淮人符剖竹,即扫汉殿橐持荷。异时治状称优最,十万疲羸蒙拊摩。
登栖云岩,偶晤家琴樵。清代。林占梅。舣棹寻幽到上方,故人邂逅永公房。蝉声时趁钟声远,书味应兼道味长。四壁风骚留草字,一区水石佔梅香。评茶坐话苔矶久,岩畔归云已夕阳。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唐代。元稹。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去日渐加馀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七。清代。纪昀。昌吉新鱼贯柳条,笭箵入市乱相招。芦芽细点银丝脍,人到松陵十四桥。
登焦山。清代。王贞仪。峰势长江矗,涛飞天外声。潜虬能护法,徵士独留名。塔宇金山寺,人家铁瓮城。凭高一耸目,东望海云平。
望钟山。清代。邵长蘅。陪京雉堞迥苍然,重忆高皇逐鹿年。汗马北腾穿碣石,长虹南倚划吴天。鼎湖龙去离宫锁,复道花繁紫禁偏。怅望寝园今寂寞,牧人秋卧孝陵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