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谏议和予所赠傅监仓诗复用前韵一首。宋代。刘克庄。谏草如山不论兵,当年出处最分明。中朝安可无耆旧,故事犹应问老更。敢与凤毛评句法,素知牛耳执文盟。诗坛亦合先生筑,遥望偏师已拔营。
《傅谏议和予所赠傅监仓诗复用前韵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谏草如山不论兵,
当年出处最分明。
中朝安可无耆旧,
故事犹应问老更。
敢与凤毛评句法,
素知牛耳执文盟。
诗坛亦合先生筑,
遥望偏师已拔营。
中文译文:
谏草堆积如山,不论兵戈。
往昔的经历最为清晰明了。
中朝之间岂能没有耆旧之情,
历史故事依然应该向长者请教。
敢于与凤毛之人评判句法之美,
我素知牛耳先生执掌文坛盟约。
诗坛之中也与先生的构筑相合,
远望时,偏师已经撤离营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写给傅谏议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对傅谏议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谏草如山",意指傅谏议多次上书陈谏,像积聚如山的谏草一样,勇敢地对朝廷提出忠言。作者称赞傅谏议的谏言之勇和坚持。
其次,诗中提到"中朝安可无耆旧",指出中朝之间应该有历史的渊源和传承,对于历史故事和前辈经验,我们应该虚心向长者请教。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传统的重视和对长者智慧的敬仰。
接着,诗中提到"敢与凤毛评句法",凤毛指的是文人雅士,表示作者敢于与文坛上的名家较量,评判句法之美。"牛耳执文盟"则指傅谏议是文坛的领袖和权威,作者对傅谏议的文学才华和地位表示赞叹。
最后,诗中提到"诗坛亦合先生筑",表示作者的诗作也与傅谏议的文学构筑相契合,共同传承文学的精神。"遥望偏师已拔营"则表达了对傅谏议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政治舞台上有所成就。
整首诗词以赠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傅谏议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通过对傅谏议的赞颂,作者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社会正义和政治道德的关切。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菩萨蛮。宋代。张鎡。层层细剪冰花小。新随荔子云帆到。一露一番开。玉人催卖栽。爱花心未已。摘放冠儿里。轻浸水晶凉。一窝云影香。
中秋区几蘧亲家招同家昭有兄泛饮运河。明代。梁元柱。潞河清泛好,秋色正平分。水气依晴幔,村烟缀远濆。鹊袍新湛露,骊驾宿屯云。万里同留滞,相看拚夕曛。
豁如轩。明代。解缙。掘井为山积学功,高轩新筑日曈昽。量包元气鸿濛外,心与先天太极同。洞达八荒归尺寸,澜翻万卷入陶融。东山出慰苍生望,只在君家雅度中。
正月初三至初五再攻焚其攻具虏骑大却。宋代。赵万年。鹅车虎砲与云梯,堪笑胡儿巧用机。大帅胸中摅妙算,一时谈笑尽灰飞。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宋代。廖行之。始别犹承笑语温,昭晖相望几晨昏。伻来骇德言传异,泪哽悲怀饱不餐。归拜文帷人已去,痛瞻灵室像徒存。反思博我谆谆意,何日能酬知遇恩。
次韵拾青轩咏竹。宋代。李弥逊。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一亩。宋代。张耒。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良人佣车毙车下,老妇抱子啼空室。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丸澜。
归将。宋代。范成大。舆不济兮中河,日欲暮兮情多。子兰桡兮蕙棹,愿因子兮凌波。眢壑兮以渔,周落兮以驱。骊龙兮飞度,郊之麟兮去汝。波河濆兮迷涂,黄流怒兮不可以桴。目八极兮怅望,独顾怀兮此都。御右兮告病,銮铃兮靡骋。河之水兮洋洋,不济此兮有命。
和朱元晦九曲櫂歌。宋代。欧阳光祖。五曲溪回屋数椽,上依翠壁下流泉。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隐一峰高插天。
怀致中。宋代。刘子翚。梦觉残夜永,山寒气逾清。林幽万籁息,月出虚堂明。披衣坐复起,怀人思空盈。经时不对面,素榻浮埃生。遥知念盍赞,临风亦关情。褰帏望岐路,慨然欲宵征。无人导我先,何因识门庭。仰凭鸿雁飞,书词写深诚。词多意莫宣,益遣幽恨并。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宋代。司马光。闲思宇宙内,何物不由天。定分不移易,劳心徒充捐。鹏飞九万里,松寿一千年。斥鷃与朝菌,逍的亦自然。
寄大兄。清代。吴保初。横流谁是济时才,急病年来志已灰。入世一身忧患积,怀君千里鬓毛摧。寥寥家国空回首,莽莽乾坤数举杯。此日黄金真似土,不知何处市龙媒。
水仙花。明代。刘璟。婀娜仙姿江汉阿,宛疑月殿下嫦娥。翠翘弄影天风细,玉质浮香雨露多。交甫褰裳承委佩,思王按辔赋凌波。岁寒无愧盟三友,击节抒情为尔歌。
挽唐学宾。宋代。牟巘五。奕世诗书味,端知积庆长。於人不畦畛,为世作津梁。肯助鲁修泮,能令齐发棠。阴功天所相,食报在诸郎。
过芝塘东虞宅废园。明代。龚诩。梨花雪白海棠红,诗酒笙歌岁岁同。不道世移人事改,野花无数领春风。
过苏州 其一。明代。刘基。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 其一。元代。柳贯。都城一住十年馀,挈挈今朝更徙居。奴辈莫嫌家具少,箧中犹是借来书。
过他里雾 其一。清代。孙元衡。翠竹阴阴散犬羊,蛮儿结屋小如箱。年来不用愁兵马,海外青山尽大唐。
饮邓宪副溪园 其一。明代。区越。溪园召饮意偏浓,亦有浮眉九尺筇。才过中和三月节,尚馀花信几番风。思援逸驾诗无敌,为制颓龄酒有功。至境更寻花柳外,百年行乐许君同。
武川摩诃院创建瑞像殿疏。元代。耶律楚材。邦人创刻旃檀像,寺众新修窣堵波。两段因缘非细事,成功须仗大檀那。
送陆秀才归觐省。唐代。戎昱。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题梵天方丈壁。宋代。朱熹。输尽王租生理微,野僧行乞暮还归。山空日落无钟鼓,只有虚堂蝙蝠飞。
愁倚阑·春犹浅。宋代。程垓。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赠防江卒六首。宋代。刘克庄。陌上行人甲在身,营中少妇泪痕新。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
次子由韵三首 其一。宋代。刘攽。流霞饮过已忘寒,和笔螭坳墨色乾。温室前头问名木,此身知不误儒冠。
戏题郭慎求所寄书尾。宋代。程俱。老罢归来寄一廛,交亲南北散如烟。诵君雪暗天涯句,离合升沉二十年。
重送舒公。唐代。苏颋。散骑金貂服彩衣,松花水上逐春归。悬知邑里遥相望,事主荣亲代所稀。
再和寄蓝六。宋代。黄庭坚。南极一星淮上老,承家令子气横秋。万端只要称心耳,五鼎何如委吏优。海燕催归人作社,江花欲动雨含愁。追思二十年前会,棠棣飘零叹鄂不。
读书。宋代。陆游。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鉏。
和颜长官百咏·城市。宋代。朱继芳。芜城怀古最愁人,劫火烧残得此身。舞榭歌台何足道,秦宫汉苑尚流尘。
后饮酒五首 其四。金朝。元好问。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此语谁所云?吾友田紫芝。紫芝虽吾友,痛饮真吾师。一饮三百杯,谈笑成歌诗。九原不可作,想见当年时。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宋代。刘克庄。垂帘复辟身俱稳,送吕迎章话又新。瞒得庭中相泣者,难瞒屏后窃听人。
早春夜宴。唐代。武则天。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