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寺丞新第二首

方寺丞新第二首朗读

诗词:《方寺丞新第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宅成天下借图看,
始笑书生眼力悭。
地占百弓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
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
天心未遣主人闲。

中文译文:
在这座宅院里,可以借助图谱来观察天下的形势,
最初嘲笑那些眼力短浅的书生。
这里的地势占据了百弓之多,多是水势,
楼宇的每一面都与山峦相适应。

莲池的水深深得就像通往苕溪的小路,
奇石似乎在行走间变幻成了雁荡的景致。
只是担忧中原的形势正在沸腾,
上天的心意尚未让主人得以安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宅院的景致以及对时局的思考和担忧。

首先,诗人以宅院为背景,将其形容为一个世界的缩影,通过观察宅院的地势和楼宇的布局,可以借此洞察天下的局势。他最初嘲笑那些只看狭隘眼前的书生,自认为自己眼光更宽广。

诗中提到地势占据了百弓之多,多是水势,意味着这个宅院周围有很多水流,可能是一片湖泊或者河流,显示了宅院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楼宇的每一面都与周围的山峦相得益彰,展示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接着,诗人以苕溪路和雁荡作为意象,描绘了宅院内的莲池和奇石。莲池深邃如入苕溪之路,奇石变幻莫测,犹如行走间进入了雁荡的景致。这些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韵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他担心中原地区政治形势动荡不安,可能出现动乱和动荡。他认为天意尚未让主人得以安闲,显示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宅院景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时局的思考和担忧,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切和责任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六萌车子停斜照,南巷曲、枇杷下。到今番重过,烟萝露藓,满红檐青瓦。

小燕双飞语,纤襟瘦弱来无把。任春漪弄晚,遥山睇影,看风里,桃花谢。

()

少年情有寄,往事梦无痕。鬓短新丝续,心灰宿火温。

沙虫身未化,云□□犹奔。时有高阳客,频来倒一尊。

()

院落阴阴捲昼帘,綵绳高挂矗青天。纤腰对蹴争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

花畔惊呼簪珥坠,柳梢时出綵罗鲜。可怜墙外行人恼,应费长安酒价千。

()

满眼交游态,相过意独深。醉来扶任侠,老去急知音。

零落家人产,纵横国士心。未须论往事,呜咽对沾襟。

()

异物留传因好古,南来箧笥伴一琴。
漳河流水去无已,魏主荒台久废深。
往日奸文须九锡,今朝片瓦尚千金。

()

吩咐三巴水,流乾无尽哀。应知埋骨地,圣火即将来。

()

君不见三郎花下吹觱栗,宁王搦管番绰拍。一声惊梦破华清,海棠顿觉无颜色。

又不见百花潭北西郊路,醉里花仙觅奇句。觉来酒尽花已空,诗人不是无心赋。

()

破壁湿海藓,水退日气蒸。云是舒公宅,其孙艾且仁。

昔公初作尉,视事即斩人。上书称臣亶,待罪沧海滨。

()

每爱幽居咏考槃,何须飞梦到长安。碧藤自起四五尺,紫竹新添三两竿。

长短鹤凫随物好,方圆枘凿合时难。山中道士偏怜我,近寄华㘽满药阑。

()
白日临晨老可娱,平生有味太玄{左爻右守}。
莫将华皓嗤童习,更采玄文扁此庐。
()
道上行人暍,林间释子幽。
去无相趣迫,聊得小夷犹。
竹树拥檐立,溪山随槛流。
自非能赋者,常是欲眠休。
()

白翎鹊,西极来。
金为冠,玉为衣。
百鸟见之不敢飞,雄狐猛虎愁神机。

()
缘崖曲曲羊肠路,傍水疏疏麂眼篱。
举起短鞭成一笑,吾诗正是策勋时。
()

昔者长江险,能生白发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

僧寺依稀在,渔舟浩荡回。萧条数根树,时有海潮来。

()

羊城僻地筑幽居,幸得壶山仅亩馀。苔径不嫌车马迹,芸窗常对圣贤书。

吾伊声歇犹思索,灯火光残尚卷舒。经济学成当大用,问君出处意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