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宋代。刘克庄。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退闲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
《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再和
依本文章趁韵诗,
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闲时有宾留刺,
挛痹难为长折枝。
蚓窍声微羞入社,
鸦涂札恶懒临池。
僧谈石竺山幽胜,
拟执驴鞭挟册随。
中文译文:
再次写诗
按照我的风格,趁着这个韵脚写诗,
我深深地不愿意让人知道我晚年的心情。
在闲暇时,我有客人留下一些批评,
但因为我手指关节炎,很难长时间写作。
蚯蚓的声音微弱,害羞地钻入土壤,
乌鸦在墨汁中涂抹,懒散地临近池塘。
僧人谈论着石竺山的幽静之胜,
我打算拿起驴鞭,带着书册随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刘克庄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慨。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让人知道晚年的心情,可能是因为他感到自己的才华已经衰退,不再如年轻时那样出色。他提到自己手指关节炎的问题,说明了他写作的困难和不便。
诗中还描绘了一些景象,如蚯蚓钻入土壤的微弱声音和乌鸦在墨汁中涂抹的画面。这些景象可能象征着作者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生活的懒散态度。
最后,诗中提到了僧人谈论石竺山的幽静之胜,以及作者打算拿起驴鞭带着书册随行的意愿。这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渴望,以及他对于旅行和探索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于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真游乎方外者也。明年吾友陈子*过余山中,始为属和,因亦次韵,以住山沽计宜闻早。身世沧溟一沤小。日月两跳丸,迭送人间昏晓。朱颜换,风雪俄惊岁杪。弊衣旋补荷盈沼。算骑鹤扬州古今少。休苦似吴蚕,刚把此身缠绕。君知否,我自无心可了。
月上海棠 壬寅冬,躬谒玉清坛下。客有歌月。宋代。段克己。,真游乎方外者也。明年吾友陈子*过余山中,始为属和,因亦次韵,以住山沽计宜闻早。身世沧溟一沤小。日月两跳丸,迭送人间昏晓。朱颜换,风雪俄惊岁杪。弊衣旋补荷盈沼。算骑鹤扬州古今少。休苦似吴蚕,刚把此身缠绕。君知否,我自无心可了。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唐代。宋璟。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亹亹韶弦屡,戋戋贲帛周。醉归填畛陌,荣耀接轩裘。
宿渔家。唐代。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石镜亭。明代。管讷。武当祠下仙人镜,纤尘不染绝晶荧。看来终夜似明月,知向何年曾陨星。天上孤鸾还舞影,山中百怪敢逃形。偶因登览坐良久,清光照人如梦醒。
醉中走笔留别杨将军。宋代。韩驹。山西老将尚童颜,曾臂红旗到贺兰。今日樽前惆怅别,梨花风雨一枝寒。
寄黄云心。宋代。胡仲弓。竹屋少队迹,闭门春昼长。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苔藓侵阶绿,荼醾压架香。冥搜寻杖履,不为看花忙。
春暮西园。明代。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