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访隐者

摄山访隐者朗读

《摄山访隐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绕苍山石挂藤,
结庐深入白云层。
泉鸣便隔人间世,
采药知从何处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隐者。他的住所是在苍山之中,山路蜿蜒绕过,石头上长满了藤蔓。他的庐堂建在山的深处,高耸入白云之间。泉水的声音使得这个地方仿佛与尘世隔绝,彷如另一个世界。当他需要采集草药时,只有问问附近的僧人,才能得知草药的来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者的居所和生活环境,展示了隐居者追求宁静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苍山、石头、藤蔓和白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幅宜人而祥和的山水画卷。这个隐居之地与尘世隔绝,泉水声仿佛将人们与纷扰的世俗隔开,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隐者不为世俗所扰,他独自生活于山中,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他与世隔绝,但并非孤僻,依然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在需要采集草药时,他会请教周围的僧人,这显示了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强调了隐居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纷繁事物的超脱。通过描写隐者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追求。这种隐居的生活态度在宋代的文化中很常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一种理想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只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
郊原空阔净无尘,且放千林自在春。
借问梅花何处落,翠苔苍藓石磷磷。
()
偏屋支岩稳,斜廓引路通。
虚明疑贮月,凄冷自迎风。
六月尤宜此,红尘不到中。
洒然无热恼,坐我广寒宫。
()
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
青头破初芽,拂烟痕、一枝犹嫩。
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
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
()

三载尉虽卑,诸公竞己知。荐书常沓至,宾幕每牢辞。

玉立风神峻,河倾议论驰。他年继质肃,应有后人祠。

()

往岁真源谪去。红泪扬州留住。饮罢一帆东去,去入楚江寒雨。无绪。无绪。今夜秦淮泊处。

()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

甲戌岁之春,廿六年以来。謇予谒南宫,眇踪岭海隈。

宪宪宫保公,世业树庭槐。予时见硕人,李桃门为开。

()

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

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但逢佳景须行乐,莫遣风霜著鬓毛。

()

闲身恋残岁,相守海南偏。旧历随镫尽,春星傍户悬。

客愁先入醉,归梦不知年。迢递今宵漏,遥同故国传。

()
闽藩齐指右参军,玉骨清无半点尘。
一味恤刑常召祸,十年游宦只忧贫。
圜扉月照金波夜,寒谷花开玉树春。
客子与君虽素昧,一时聊记子张绅。
()

()
亡恙壁岩日,媒云妇有依。
世秋君六世,时事彼一时。
寂寞吾州隔,诸孤我妹慈。
九京逢桂老,东坦愧羲之。
()
千里草。
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
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
欲坐又还起,白云随我行。
一空皆佛性,群动共秋声。
崩石斜分路,支冈半入城。
明朝山下去,平地见朱甍。
()

我祖徐从事,君家马自然。何曾绝伦谊,皆得列神仙。

四百金丹字,参同鼎器篇。能通言外意,即此是单传。

()
燕子时时度翠帘。
柳寒犹未褪香绵。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情默默,恨恹恹。
()

樊舆城中数椽木,蔓藟骄生妒人足。使者何妨入狗门,诸君岂解惊牛屋。

此时天公太有权,行风逐雨相扶颠。遥闻柏府沈深甚,不分啼乌竟夕眠。

()

映空终日但如丝,安得垂檐似绠縻。
须作深秋霜雨想,要无遗恨俗晴时。

()

春草沅江万里程,十年旌节下神京。韬钤自握轩辕阵,鼓角重开骠骑营。

鲁国诸生曾避席,汉家飞将久知名。灯前把酒犹相问,不信封侯事果成。

()
斡运清神境,修完耀洞天。
九层台上聚祥烟。
端坐碧霞轩。
开阐琼林雅宴。
()

几度瞻亲舍,兹晨返故庐。新恩叨组绶,旧业废樵渔。

节序三春里,莺花二月初。高堂娱綵袖,四座洽华裾。

()

萧萧华发已桑榆,五十年来一病躯。三度草庐天诏下,两番圜土圣恩殊。

栖迟岁月惭明世,俯仰乾坤笑腐儒。匡济曾无纤芥力,空教三径屡荒芜。

()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

金谷园中堕绣裀,一枝憔悴可怜春。但将酩酊酬高格,不与铅华作后尘。

()
市有虎,毋妄言。
当关虎士森戈鋋,市上一呼人驾肩。
虎虽猛,那得前。
市有虎,言非妄。
()

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落红铺地。枝上堆浓翠。
去年如今,常伴酴醿醉。今年里。离家千里。独猛东风泪。

()

凄风生敝庐,忽枉故人书。不复知存没,犹然问起居。

一缄千里外,双泪几年馀。孔李通家旧,毋令鱼雁疏。

()
花木扶疏月露清,昔人来此比登瀛。
不知做得神仙未,身在乔松顶上行。
()

脉脉立斜阳,雁过长空净。十里亦天涯,寂寞荒乡景。

高堂极望遥,徙倚怜孤影。清泪落平冈,两袖西风冷。

()
带烟和雪,繁枝澹伫,谁将粉融酥滴。
疏枝冷蕊厌群芳,年年常占春色。
江路溪桥谩倒,袅袅风中无力。
暗香浮动冰姿,明月里,想无花比高格。
()
自昔谨交际,人情易因循。
敬始以念终,君子贵守身。
()

叠鼓声喧下鹢舟,书山萧索别英游。青藜照字观奇废,朱雀分符锡命优。

霞夹乌樯晴旆卷,星摇渔浦夜灯幽。莼风正孰帆无恙,一色江天望处秋。

()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

能言青鸟罢衔笺。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

()

挟策漳滨两韶稚,君后南随州计吏。
相逢冠岁璧池头,顿觉词华使人惴。
谓宜云路恣腾踏,岂料霜蹄多蹶踬。

()
万雪千霜。
禁持不过,玉雪生光。
水部情多,杜郎老去,空恼愁肠。
天寒野屿空廓。
()

凉风吹堕梧桐叶,泻下泠泠露华白。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