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清夜和月光的向往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一点不杂桃李春”意味着梅花在春天中独树一帜,不与其他花卉混杂。这句话通过对比梅花与桃李花的纯净与独特,强调了梅花的高雅和独立性。
第二句“一水隔断车马尘”表达了梅花的孤高和超脱尘世的意境。梅花独自开放在一水之隔的地方,与尘世的喧嚣和纷扰相隔绝。
接下来的两句“恨不来为清夜饮,月中香露湿乌巾”表达了诗人对清夜和月光的向往之情。诗人希望能够在清夜中品味梅花的美丽,感受月光的温柔。诗中的“香露湿乌巾”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芬芳和月光的柔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独立,以及诗人对清夜和月光的向往之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紫烟楼畔月初弯,家酿频倾共破颜。梅放淡香檀蕊小,苔侵团碧玉纹斑。
青衫旧泪怜司马,翠袖新裁学小蛮。迟日瑶池集仙子,好随青鸟献双环。
冬日偕尹用平同人过邓玄度紫烟楼以两歌鬟侍饮得十五删时诸缙绅为瑶池图以寿邓太夫人故稍及之。明代。张萱。紫烟楼畔月初弯,家酿频倾共破颜。梅放淡香檀蕊小,苔侵团碧玉纹斑。青衫旧泪怜司马,翠袖新裁学小蛮。迟日瑶池集仙子,好随青鸟献双环。
送水云归吴。宋代。袁正淑。抱琴归去海东滨,莫逐成连觅子春。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
答吕梁仲屯田。宋代。苏轼。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吕梁地名。)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计穷路断欲安适,吟诗破屋愁鸢蹲。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旋呼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釂空瓶盆。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诗美酒聊相温。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宜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灭疮痍存。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鲸髡。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高城如铁洪口决,谈笑却扫看崩奔。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还须更置软脚酒,为君击鼓行金樽。
将离江陵。宋代。陆游。暮暮过渡头,旦旦走堤上。舟人与关吏,见熟识颜状。痴顽久不去,常恐遭诮让。昨日倒樯干,今日联百丈。买薪备雨雪,储米满瓶盎。明当遂去此,障袂先侧望。即日孟冬月,波涛幸非壮。潦收出奇石,雾卷见叠嶂。地嶮多崎岖,峡束少平旷。从来乐山水,临老愈跌宕。皇天怜其狂,择地令自放。山花白似雪,江水绿於酿。竹枝本楚些,妙句寄凄怆。何当出清诗,千古续遗唱。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宋代。陆游。客途孤愤只君知,不作儿曹怨别离。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呼鹰小猎新霜後,弹剑长歌夜雨时。感慨却愁伤壮志,倒瓶浊酒洗余悲。
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起阙。宋代。杨万里。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一 兰。明代。王立道。清芬惬幽抱,手自植中林。不须滋九畹,聊此对同心。
牛渡问舟。宋代。白玉蟾。岁晚行人苦欲分,山昏水暮鸟寻群。舟行棹进空回首,一望苍梧但白云。
生查子。宋代。晏几道。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游子不堪闻,正是衷肠事。
古塞下曲四首。唐代。贯休。古塞腥膻地,胡兵聚如蝇。寒雕中髇石,落在黄河冰。苍茫逻逤城,枿枿贼气兴。铸金祷秋穹,还拟相凭陵。战骨践成尘,飞入征人目。黄云忽变黑,战鬼作阵哭。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谁为天子前,唱此边城曲。日向平沙出,还向平沙没。飞蓬落军营,惊雕去天末。帝乡青楼倚霄汉,歌吹掀天对花月。岂知塞上望乡人,日日双眸滴清血。狼烟在阵云,匈奴爱轻敌。领兵不知数,牛羊复吞碛。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
垂萝洞。宋代。韩琦。池北如趋紫府家,亭台高下景无涯。垂杨下绊游春骑,曲水时飘出洞花。万本竹深丛剑戟,一轩藤老缠龙蛇。使君欲共斯民乐,莫顾西山下日车。
汉宫春 庆寡妇二月十九。清代。佚名。四舞阶蓂,花朝节后,二月阳春。观音降诞,当年对此良辰。谁知好日,固多同、重现前身。已壮门楣全四德,富将偕老卿卿。天意不如人愿,坚柏舟节义,安富尊荣。徐君两雏,戏彩歌舞莱庭。勤教子、不厌三迁,何异轲亲。福寿麻姑伴侣,长笑傲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