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宫人庆奴。五代。李煜。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此词调名于诸本二主词或作《柳枝》、或作《杨柳枝》。这首词于清《全唐诗》中有题作“赐宫人庆奴”。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想见其风流也。扇至今传在贵人家。”明顾起云《客座赘语》中亦云:“南唐宫人庆奴,后主尝赐以词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书于黄罗扇上,流落人间,盖柳枝词也。”其他如《西溪丛话》、《六砚斋三笔》等本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这首词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这首词是李煜代宫女庆奴书、书后赐与庆奴的,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是宫女。
开篇“风情渐老”直写女主人公青春不再,人老色衰。“风情”本来是说男女欢爱的情怀,但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态。“见春羞”是自觉羞于见春之意。春花盛开,春色明媚,是女子容颜娇美艳丽的映照,而此时不敢与之相比喻。说明了女子年华已逝,美艳不复当初的自伤自艾。诚如顾起元语:“‘见春羞’三字,新而警。”比喻生动,情怀毕现。“到处”是指女子原在宫中受宠时的恩爱欢情,处处都曾留下过她与他的足迹和影子。此处用来颇有深意,既表示对过去的无时无刻的怀恋,也喻示出如今处处见情伤心、触情生愁的感慨。“芳魂感旧游”,旧地重游,情已不再,怎能不黯然魂消。“多谢”句以柳枝相喻,“似相识”照应“感旧游”,正是女子怀思、处处生情的真实写照。“强垂”二字愁意渐深,柳枝本无“强垂”之意,但人总有邀宠之心,刻意求宠,而又因“风情渐老”而求宠不得,所以勉强不来的无可奈何之情让人感伤不已。
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既有直叙,也有妙喻,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虽是李煜代笔,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词中以柳枝喻人,以“强垂”喻境,喻象别致、生动,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颇为感人。不过,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宫女之情,词中难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宫女之色的庸俗感觉,格调相对不高。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同克明曹生清明日登北固山和韵。元代。萨都剌。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李开。少年白日骑马去,满城红雨拂面来。共君且饮酒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孙刘事业果何在,百年断石生莓苔。
秦女行。宋代。曾季貍。姜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自从贬死古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亦尝强学谢娘诗,未敢女子称博士。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飘然一身逐胡儿,被驱不异犬与鸡。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还期。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吞声饮恨从谁诉,偶然信口题诗句。眼前有路可还乡,马上无人容我去。诗成吟罢只茫然,岂意汉地能流传。当进情绪亦可有想,至今闻者犹悲酸。忆昔中郎有妇子,亦陷虏中垂一纪。暮年不料逢阿瞒,厚幣赎之归故里。惜哉此女不得如,终竟老死留穹庐。空余诗话传凄恻,不减胡笳十八拍。
次韵洪帅喜雨。宋代。牟巘五。礟车亭午作云头,喜雨亭前黍徐秋。但得人间瓯寠满,等閒万虑一时收。
晨兴。宋代。孔平仲。清閒薄体不成眠,起步庭除思悄然。正是雨晴寒食夜,杏花枝上月婵娟。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宋代。方岳。居千卿者三,至九卿者四。不博牛背眠,鹹酸信殊嗜。
合路马坊,年年四月殿前诸军牧马於此,十月。宋代。杨万里。地迥湖宽春草酥,年年此地牧天馰。玉花骢里龙归去,金粟堆前鸟自呼。苑厩尚虚三万柱,柳林集得许多乌。即今未有王良眼,山子飞黄岂是无。
江村村外有野水一湾就看秋色。明代。茅元仪。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漫说江南千万里,只须扶杖便江头。
雪巢。明代。朱纯。岁寒聊遂一枝栖,回首尘寰久息机。鸣凤谩誇阿阁稳,惊乌空绕月林飞。梅花香暖春先透,松籁声沈鹤未归。几夜展书当户读,六花光映薜萝衣。
采桑子。宋代。胡夫人。 与君别后愁无限,永远团圞。间阴多方。水远山遥过断肠。终朝等候郎音耗,捱过春光。烟水茫茫。梅子青青又待黄。
秋日忆次张弟。宋代。郭知虔。秋风吹落叶,独客异乡心。生计怜吾拙,穷愁念汝深。面经三载隔,老惜二毛侵。飘泊南飞雁,何时返故林。
道场山劝农。宋代。虞俦。粤在千峰顶,重来二月天。雨红晴尚湿,波碧远相连。旌旆行云里,楼台落照边。一犁农事起,胡不早归田。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苛政猛于虎。清代。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与郑检法庄贤良往三山访陆提举不值。宋代。项安世。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行循古塘步,步入青林间。不见荷篠人,但与二子言。非干海风引,意足我自还。古来剡溪上,兴尽明月天。亦有好事人,稽山回酒船。兹游虽不逢,赖古多此贤。作诗解严郑,相视各欣然。
寄赵元归并属元默三首。宋代。赵蕃。默也未识面,向来曾予书。由来几兄弟,绝叹每乖疏。见说长沙驿,犹迟古寺车。差池今再矣,伫立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