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宫人庆奴

赐宫人庆奴朗读

评析

  此词调名于诸本二主词或作《柳枝》、或作《杨柳枝》。这首词于清《全唐诗》中有题作“赐宫人庆奴”。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想见其风流也。扇至今传在贵人家。”明顾起云《客座赘语》中亦云:“南唐宫人庆奴,后主尝赐以词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书于黄罗扇上,流落人间,盖柳枝词也。”其他如《西溪丛话》、《六砚斋三笔》等本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这首词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这首词是李煜代宫女庆奴书、书后赐与庆奴的,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是宫女。

  开篇“风情渐老”直写女主人公青春不再,人老色衰。“风情”本来是说男女欢爱的情怀,但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态。“见春羞”是自觉羞于见春之意。春花盛开,春色明媚,是女子容颜娇美艳丽的映照,而此时不敢与之相比喻。说明了女子年华已逝,美艳不复当初的自伤自艾。诚如顾起元语:“‘见春羞’三字,新而警。”比喻生动,情怀毕现。“到处”是指女子原在宫中受宠时的恩爱欢情,处处都曾留下过她与他的足迹和影子。此处用来颇有深意,既表示对过去的无时无刻的怀恋,也喻示出如今处处见情伤心、触情生愁的感慨。“芳魂感旧游”,旧地重游,情已不再,怎能不黯然魂消。“多谢”句以柳枝相喻,“似相识”照应“感旧游”,正是女子怀思、处处生情的真实写照。“强垂”二字愁意渐深,柳枝本无“强垂”之意,但人总有邀宠之心,刻意求宠,而又因“风情渐老”而求宠不得,所以勉强不来的无可奈何之情让人感伤不已。

  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既有直叙,也有妙喻,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虽是李煜代笔,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词中以柳枝喻人,以“强垂”喻境,喻象别致、生动,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颇为感人。不过,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宫女之情,词中难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宫女之色的庸俗感觉,格调相对不高。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朗读
()

猜你喜欢

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李开。少年白日骑马去,满城红雨拂面来。

共君且饮酒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孙刘事业果何在,百年断石生莓苔。

()
藕花凉露湿,花缺藕根涩。
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溢溢。
()

姜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
自从贬死古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
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

()
礟车亭午作云头,喜雨亭前黍徐秋。
但得人间瓯寠满,等閒万虑一时收。
()

清閒薄体不成眠,起步庭除思悄然。正是雨晴寒食夜,杏花枝上月婵娟。

()
居千卿者三,至九卿者四。
不博牛背眠,鹹酸信殊嗜。
()
地迥湖宽春草酥,年年此地牧天馰。
玉花骢里龙归去,金粟堆前鸟自呼。
苑厩尚虚三万柱,柳林集得许多乌。
即今未有王良眼,山子飞黄岂是无。
()

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
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
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

()

岁寒聊遂一枝栖,回首尘寰久息机。鸣凤谩誇阿阁稳,惊乌空绕月林飞。

梅花香暖春先透,松籁声沈鹤未归。几夜展书当户读,六花光映薜萝衣。

()

与君别后愁无限,永远团圞。间阴多方。水远山遥过断肠。

终朝等候郎音耗,捱过春光。烟水茫茫。梅子青青又待黄。

()
秋风吹落叶,独客异乡心。
生计怜吾拙,穷愁念汝深。
面经三载隔,老惜二毛侵。
飘泊南飞雁,何时返故林。
()
粤在千峰顶,重来二月天。
雨红晴尚湿,波碧远相连。
旌旆行云里,楼台落照边。
一犁农事起,胡不早归田。
()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

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
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
行循古塘步,步入青林间。

()
默也未识面,向来曾予书。
由来几兄弟,绝叹每乖疏。
见说长沙驿,犹迟古寺车。
差池今再矣,伫立又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