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朗读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天平山上的景色,以及山中的云雾和飞过的雁鸟,表达了山灵对于千载以来无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悲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天平山上的景色和山中的云雾。诗人用“云来初似墨”来形容云雾的浓密,如同墨汁般黑暗。接着,他用“雁过还成字”来形容飞过的雁鸟,仿佛它们在空中划出了一行行的字迹。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山中云雾和飞鸟的动态美。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山灵的悲愤之情。他说“千载只书空”,意味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山中景色的描绘只是空洞的文字,无法真正理解山的灵性和美丽。最后一句“山灵恨何事”,表达了山灵对于人们的无知和忽视的不满和悲伤。诗人通过这首诗词,呼唤人们去真正欣赏山的美丽,并且尊重自然,与山水相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云雾和飞鸟,表达了山灵对于人们的不理解和忽视的悲愤之情。它呼唤人们去真正欣赏山的美丽,并且尊重自然,与山水相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朗读
()

猜你喜欢

积雨山途喜乍晴,暖云浮动水花明。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苧轻。

烟际卉衣窥绝栈,峰头戍角隐孤城。华夷节制严冠履,漫说殊方列省卿。

()
大堤回接凤山遥,金勒东风嘶马骄。
芳草不知埋帝舄,柳枝犹似学宫腰。
天空水月三千顷,春老莺花十二桥。
闻说楼船醉年少,平章独免紫宸朝。
()

石磴丹梯入紫宫,寰中五岳最称雄。登封七十传前古,浩劫三千接阆空。

松老尚含秦代雨,桃深疑有晋人风。寻幽直到蓬莱顶,胜览乾坤兴未穷。

()
残雪犹在屋,园林已半春。
客情盈一舫,幽事杂诸邻。
地有忘忧章,池无頳尾鳞。
公荣殊自胜,樽酒肯同人。
()

三过王园兴转新,为贪幽景岂关人。苍苔印鹿尤堪赏,古树啼鸦也不嗔。

自有真山当北户,任他流水入西邻。翻骄履道林中竹,总好还沾京洛尘。

()
礼重耆年与令名,由来椿菌异枯荣。
卑辞昔有迎商皓,字画今谁写洛英。
应共盖公谈治道,素知严丑富□情。
可怜衰悴难扶曳,不是元戎外老生。
()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气合於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

快秋风飒然来此,可能消尽残暑。辞巢燕子呢喃语,唤起满怀离苦。来又去。定笑我、两年京洛长羁旅。此时愁绪。更门掩苍苔,黄昏人静,闲听打窗雨。英雄事,谩说闻鸡起舞。幽怀感念今古。金张七叶貂蝉贵,寂寞子云谁数。痴绝处。又划地、欲操朱墨趋官府。瑶琴独抚。惟流水高山,遗音三叹,犹冀伤心遇。

()

此生如寄耳,迁次竟何如。江上得安宅,山中有敝庐。

一蓑成钓隐,三径遂吾初。去住浑无定,教儿且卜居。

()

崇墉夏屋惯穿登,此物人间众所憎。相体本无毛骨异,养生全仗齿牙能。

饱餐公廪频年粟,渴餍私房彻夜灯。可奈乌圆共眠处,任渠无忌恣凭陵。

()

幽斋栖委巷,萧散寄高吟。笔底青山债,尊前白发心。

俗缘閒渐减,玄理老弥深。三径蓬蒿满,唯容二仲寻。

()

到来青历历,七十二峰巅。骇浪鱼先拜,惊雷鸟已颠。

水声摇短梦,风色眯长年。昨夜前山雨,茫茫笠泽烟。

()
累累驿门堠,杳杳寺楼钟。
叶落树阴薄,云生山崦重。
交亲穷未弃,父子老相从。
惟待新粳熟,高眠听夜舂。
()

教儿曹、雕虫篆刻,随身竿木能奏。乘风健翮扶摇上,休啄栊中残豆。

荣辱骤。看暮四朝三,与夺狙公手。河清人寿。且息羽穷林,沉声幽谷,好待寒销九。

()
野人非昔人,亦复水上居。
纷纷水中游,岂是昔时鱼。
吹波浮还没,竞食糟糠余。
吞舟不可见,守此岁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