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九紫竹。宋代。梅尧臣。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九紫竹》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紫竹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紫竹为主题,描绘了紫竹的独特之处。首先,诗中提到紫竹产自西南地区,与东筠竹的绿色有所不同,暗示了紫竹的独特之美。接着,作者运用了裁笔映檀唇的比喻,形容紫竹的颜色如同檀木般红润,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紧接着,诗中提到紫竹的枝条宜于凤凰栖息,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进一步强调了紫竹的高雅和美丽。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之情。他说紫竹从几千里外移植而来,但它并没有改变它在幽谷中的生长环境。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坚持。无论距离有多远,真挚的友谊都能保持不变,就像紫竹在幽谷中一样,保持着它的本真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紫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并通过紫竹的形象寄托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之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郑九韶之封川教谕。明代。林环。白门何迢迢,青烟拂杨柳。惨淡凉雨馀,萧飒西风后。长条秋复春,几对离人酒。折之赠远行,忽忘重携手。
杨经母范氏挽诗。宋代。魏了翁。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尊章全急义,娣姒得贤名。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典刑今已矣,风雨送红旌。
寄冲彻堂(二首)。明代。香严和尚。赵州在北睦州南,千里同风意再三。扬子渡头凝晚色,蒋王山上叠春岚。夜深渔火明沙岸,天净丝纶钓月潭。见说年来资福好,何如林下坐松龛。
五里湖流棹绿芜,郎官千载事堪符。波连大泽回天镜,树罨青山坐画图。
樯底莺声春欲尽,席边鸥侣暖相呼。遗荣不浅他年兴,乞得君王一曲无。
春暮同朱光禄华鸿胪顾谢二徵君陈逸人泛五里湖。明代。孙继皋。五里湖流棹绿芜,郎官千载事堪符。波连大泽回天镜,树罨青山坐画图。樯底莺声春欲尽,席边鸥侣暖相呼。遗荣不浅他年兴,乞得君王一曲无。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宋代。李吕。在昔绍圣初,郡英萃朝绅。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雷霆固难犯,鵷鹭皆丧神。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向使李勣辈,将顺恨无门。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阳需以死争,久之理颇伸。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於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宛陵风雅手,长编纪咏存。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赤心要无负,肯爱富贵吞。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二贤迹益显,余波激后尘。
村墅杂咏 其一。明代。文洪。春雨朝初霁,居南似锦沙。野猿窥落果,林蝶恋残花。引水斜穿沼,编篱密护家。何凭消永日,欹枕读南华。
立秋日。金朝。赵元。况味年来老比丘,禅房三伏得迟留。连宵雨作垂垂晓,十口家贫盻盻秋。熟未先须伺禾黍,有无何暇问衣裘。半生枉却亲灯火,一事不成空白头。
山阁杂咏 其三。明代。梁维栋。参天榕树绿婆娑,拥砌名花五色多。恨少悬珠如斗大,春来急植树波罗。
客到疑参薝卜林,此中禅悦味深深。清阴敝院重重盖,凉雨连宵滴滴金。
只许为薪烹石鼎,休教作饵点鱼砧。拈花微笑吾无隐,妙悟真堪破积沈。
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 其三。明代。王应辰。客到疑参薝卜林,此中禅悦味深深。清阴敝院重重盖,凉雨连宵滴滴金。只许为薪烹石鼎,休教作饵点鱼砧。拈花微笑吾无隐,妙悟真堪破积沈。
渐冉。清代。程恩泽。渐冉春如许,轻寒勒不归。风随饧笛转,月傍纸鸢飞。奇石无一语,乔松今十围。九衢镫火夜,衰病梦魂非。
送任文荐归闽。宋代。顾禧。意气深投倾盖时,惜君才大爱君痴。应知摩诘诗中画,都是将军画里诗。放眼莫嫌吴地窄,探奇偏向禹陵迟。片帆千里悬明月,不屡滔滔九曲思。
南中书事。清代。王式丹。禹甸埴坟殊广大,蛮方节钺漫纷纭。欲披角鲤池边草,旋搅都鹅洞里云。孔仅算缗原始祸,卢循入海岂能军?诏书一纸烽烟静,重见侏离拜圣君。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梅粉初娇拟嫩腮。一枝春信腊前开。玉英珠颗傍妆台。明月泛将疏影去,暗香疑是那人来。消魂独自立空阶。
游毛公洞六首。宋代。王之道。旋披荆棘入山来,洞口晴烟翳不开。试问真人竟何处,他年相就谒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