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睹。宋代。梅尧臣。闭目光不扬,梦睹良亦审。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
《梦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闭上眼睛,却在梦中看到了美好的事物,引发了作者对梦境和现实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闭目光不扬,
梦睹良亦审。
既非由目光,
所见定何禀。
白日杳无朕,
冥遇尝在寝。
此恨不可穷,
悲泪空流枕。
这首诗词的意境非常深远。作者通过闭上眼睛,进入梦境,却能够看到美好的事物,这让他开始思考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梦境中的景象并非来自于眼睛的视觉,而是一种超越感官的体验。白天的现实世界虽然看不到这些美好的事物,但在梦中却能够遇见它们。
诗词中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和梦境的矛盾感。他感叹白天的世界无法与梦境中的美景相媲美,这种无法实现的遗憾使他悲伤,泪水湿透了枕头。这种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梦境中的美景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展示了作者对梦境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七月十一日晓闻莺有感。宋代。舒岳祥。秋晓秋莺鸣绿树,我自徘徊不能去。年年鸣值晚春时,晓窗共听人何处。莺莺少驻听我吟,我吟未成泪双注。来年啼上茧头山,为说老人题此句。
纪怀并引 其十一。明代。温纯。壬申冬拜命,乘春临大河。次且崤崡道,踟蹰雒之涯。默思图与书,千载永不磨。渊哉坎之一,万象已森罗。五十数非阙,载籍文何多。南北滋路岐,杨子泣奈何。所以鲁尼父,无言欲回波。观象登道岸,守一更无他。
送敬侄。明代。杨士奇。文献传家五百龄,怜渠北郡久飘零。是行好记殷勤嘱,清渭无将混浊泾。
老农。明代。徐熥。容貌衰癯两鬓华,难将生计事污邪。手栽禾黍知多少,眼见田园属几家。时课儿孙勤耨穫,閒从邻叟话桑麻。昨朝扶杖过春社,还祝瓯窭欲满车。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宋代。陈与义。哦诗谷虚响,散发下岩半。披丛涧影摇,集鸟纷然散。
从猎渭川献诗。唐代。魏知古。尝闻夏太康,五弟训禽荒。我后来冬狩,三驱盛礼张。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奔走未及去,翾飞岂暇翔。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得失鉴齐楚,仁思念禹汤。雍熙亮在宥,亭毒匪多伤。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
偈四首。宋代。释法恭。春风扬柳眉,春禽弄百舌。一片师归心,两处俱漏泄。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澹岩游五首。宋代。洪彦华。朝阳岩自次山显,钴鉧潭由子厚彰。山不得人名始重,不地不柳□逢黄。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临江仙(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宋代。辛弃疾。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宋代。苏辙。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浮自在游。
京华秋兴(三首)。明代。王鸿儒。漭漭黄云覆白沙,铁衣万骑迫中牙。毡裘逾漠烽才息,虎帐传餐士不哗。金矢射糜寒碛远,玉鞭盘马夕阳斜。凯歌入塞期非远,鹄望应怜百万家。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金朝。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满宫花•南园。清代。彭孙遹。试青鞋,褰翠袖。春色南园堆绣。白头犹说广陵王,能使行人回首。锦衣城,今在否。见说当时宫囿。陌上谁歌缓缓归,只有花开如旧。
寄越城知己。明代。王恭。郡楼寒夜响悲笳,梦里还乡路益赊。莫道故人消息近,越王潭水即长沙。
苕溪夜泛。宋代。释文珦。萍踪人泛清苕去,水宿风餐几度经。结网灯沈渔浦雾,待艐船泊酒家亭。树头号栖鹭疑残雪,草上流萤似乱星。夜后梦回寒月上,棹歌声里弁山青。
送卢元明入试春官。明代。欧必元。十年莲社共飘蓬,一奏凌云便国工。珠自出疆无大小,剑因同匣辨雌雄。尊中别路尉陀馆,雪里谈天碣石宫。闻道帝庭誇羽猎,汉家新赋有河东。
惜分飞。宋代。袁去华。雨过残阳明远树。树底鸣蝉无数。临水人家住。靠西便入江南路。曲迳通幽深几许。翠竹短窗无暑。小立凭肩语。个中曾是孤眠处。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宋代。李处权。小黠而大痴,耄耋均童孩。当其有酒时,且共笑口开。渊明真可人,吾庐归去来。我今无吾庐,念之寸心摧。
同赋梅花十二题·水边。宋代。王铚。雪后溶溶嫩水通,满枝烟雨暗春风。试看照影横斜处,浑似靓妆清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