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宋代。梅尧臣。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蝼蝈似相助,草根无停声。聒乱我不寐,每夕但欲明。天地且容畜,憎恶唯人情。
《蚯蚓》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蚯蚓在泥穴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比较和自我感受。
诗中描述了蚯蚓在泥穴中蜷缩着,常常看起来像是充满了泥土。与此同时,诗人将蚯蚓与龙进行了比较,认为蚯蚓虽然自称与龙相比,但却遗憾自己没有龙的头角。诗人还提到了蝼蝈,认为它们似乎在为蚯蚓助威,而草根则没有停止歌唱。这些声音扰乱了诗人的睡眠,每个夜晚他都渴望着明亮的天明。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蚯蚓的观察和思考。蚯蚓在泥土中默默耕耘,虽然与龙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它们仍然有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诗人通过蚯蚓的形象,表达了对平凡生命的赞美和思考。他认为天地宽容万物,只有人类的情感是令人厌恶的。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
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
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
蝼蝈似相助,草根无停声。
聒乱我不寐,每夕但欲明。
天地且容畜,憎恶唯人情。
希望这个分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意境和赏析。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韵魏道辅教授折梅怀荆帅望之。南北朝。邹浩。霜风未放江梅折,似向人间将价索。冷然一解冰雪颜,花有天伦此其伯。见卵求鸡亦非早,只今已觉和羹好。殷勤犹是故时香,驿路一枝情淼淼。我公所向物皆春,想见新花如汉滨。新花故人政如此,欲了此心惟斲轮。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八。宋代。汪元量。第九筵开尽帝妃,三宫端坐受金卮。须臾殿上都酣醉,拍手高歌舞雁儿。
春日杂书八首。宋代。张耒。出门逢一士,韦布污尘土。延之升宾阶,再拜色低沮。问来何所欲,涕下说贫窭。其求升斗尔,我亦不能具。我穷与君等,禄不饱儿女。一事聊自贤,无求差胜汝。
艳歌行四首 其三。明代。于慎行。宝帐流苏四角低,灯花凝翠冷凄凄。愁心未歇欢情少,恼杀城乌夜半啼。
酬张子俊中书惠画。明代。杨士奇。不尽平生山水兴,劳君健笔写清幽。流云欲送千峰雨,飞瀑深涵五月秋。玉笋匡庐浑在目,天台秦望亦忘忧。白头经济曾何补,只好投簪约共游。
哭吕厚庵秀才 其四。清代。林朝崧。翻到沧溟石也枯,年年枥马对辕驹。安知物外归真乐,不笑人间作计愚。化鹤尚迟千载后,骖鸾还共一天无。钟情怎及忘情好,空逐青蝇吊海隅。
琼台杂兴七首 其一。明代。邢宥。德星南斗聚光华,文物衣冠耸故家。鱼兔叠班唐使节,楼台相望汉宫衙。阜康自拟唐贞观,习尚相高晋永嘉。聊乐不劳方外去,七洲烟月浩无涯。
方侍御受敕有诗见寄奉酬 其一。明代。程敏政。早年文价重燕山,桓鲍心期伯仲间。出按远提乌府印,侍朝常肃紫宸班。龙墀奏绩衣冠拥,凤敕推封雨露颁。天子圣明先纳谏,济时勋业趁朱颜。
侍经筵。明代。黄公辅。趋朝日日聚群英,三老班联集五更。奎壁光飏辉帝座,典坟秘阐焕离明。既资讲席敷文考,定酌端流净甲兵。宴颊酣馀歌起喜,欢腾阊阖醉春莺。
独立。唐代。杜甫。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郊行。元代。元淮。城东一簇野人家,门枕清流浅带沙。篱角欲晴喧燕雀,门前过雨湿桑麻。桥因春水三番断,柳碍东风一向斜。景物似知寒食近,村村开遍野棠花。
乌江东乡往还马上作二首 其二。宋代。贺铸。悠悠东去欲何之,草草西还可是归。残日两竿荒戍远,青山满眼故园非。江田经雨菰蒋熟,石路无风蠛蠓飞。回羡耕夫闲胜我,早收鸡犬闭柴扉。
酬陈复初见寄。金朝。李龏。不作科场梦,尘愁鬓亦衰。每于明月夜,多忆少年时。朗抱花空识,清贫镜独知。秋来大江上,件件欠君诗。
九日独登清凉山。清代。郑孝胥。科头直上翠微亭,吴甸诸峰向我青。新霁云归江浦暗,晓风浪入石头腥。忍饥方朔非真隐,避地梁鸿自客星。意气频年收拾尽,登高何事叩苍冥。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宋代。陈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