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

过淮朗读

《过淮》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经过淮河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侍亲数数来浮汴,
护榇迢迢复渡淮。
旨蓄曾无御寒具,
细君唯有隐居钗。
月衔远入鱼衔浪,
潮退长汀蚌阁崖。
素服华颠色相似,
青铜不忍见形骸。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梅尧臣侍奉亲人数年后,他护送亲人的灵柩从浮桥过淮河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他提到早年曾没有准备御寒的衣物,只有他的妻子隐居在家,有一把锋利的钗。在夜晚,他看到月光映照在鱼和波浪上,潮水退去后,长滩上出现了蚌和崖。他们的素衣和华冠看起来相似,但青铜镜却不忍意见自己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侍奉亲人和护送灵柩的经历,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敬意。他的言语中透露着对家庭、责任和生命的思考。

诗中描绘的淮河景色以及夜晚的月光和潮水退去后的景象,给人以自然与宁静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在世界相结合,通过对月衔鱼衔浪、潮退蚌阁崖等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命变迁的思考。

诗中的“旨蓄曾无御寒具,细君唯有隐居钗”表达了诗人年少时贫困的境遇,而妻子的隐居和一把钗则象征着她在家中守望和坚守的形象。

最后两句“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表达了诗人不忍直视自己的形象,暗示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示了对家庭、亲情和生命的深思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招要非故约,谈笑偶然期。
假日宁忧夜,徐行不用驰。
吾曹欣窈窕,童骑苦逶迤。
罢酌余樽酒,催成未了诗。
()
书名曾伏庾征西,词命宜封玉检泥。
前日星垣同属咏,即时墨客已潜携。
岂惟家集分门录,直待郊居满壁题。
更览晋祠新石刻,从来文体压梁齐。
()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

春色元无主。荷东君、着意看承,等闲分付。多少无情风与浪,又那更、蝶欺蜂妒。算燕雀、眼前无数。纵便帘栊能爱护,到如今、已是成迟暮。芳草碧,遮归路。
看看做到难言处。怕宣郎、轻转旌旗,易歌襦袴。月满西楼弦索静,云蔽昆城阆府。便恁地、一帆轻举。独倚阑干愁拍碎,惨玉容、泪眼如红雨。去与住,两难诉。

()
人间百感未能休,欲语无情谩九州。
楼上角声山上月,共人割据一端愁。
()

阴风摧行车,欻作三日病。
使君敬爱客,重此折简请。
碧香骈柔嘉,虚辱礼意盛。

()
绀葩乍坼。
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
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
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
()
浅著铅华素净妆。
翩跹翠袖拂云裳。
傍人作意捧金觞。
曲度清悲云冉冉,花飞零乱月茫茫。
()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
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
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
()

竹林茅屋枕江皋,叠玉峰峦夹岸高。似是剡溪清兴发,独冲风雪泛轻舠。

()

群祥既集,二族交欢。敬兹新姻,六礼不愆。羔雁总备,玉帛笺笺。

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
胜净明心,混融古今。
河汉之气清秋阔,牛斗之光寒夜深。
机历历兮锦梭吐绪,道绵绵兮玉线联针。
月漾珊瑚海,春回薝蔔林。
()
一春连雨,民心忧惧。
妻子号饥,米无糴处。
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
九旬禁足,钝鸟栖芦。
()

粤秀空台方对榻,罗浮真境未同居。石楼蓬阁虚云馆,色鸟星松望使车。

寓目惯看翻海飓,捲帘初见驾山鱼。归来领取穷荒意,金马门前好上书。

()
墙里种桃杏,新春亦已花。
墙外绕扶疏,绿荫皆桑麻。
今年风雨时,日见田稻嘉。
长瓶泻黄汤,且饷田畯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