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宋代。梅尧臣。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子昔凌霓,
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
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
飞鹤何时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永叔子聪共同游览嵩山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的王子凌霓的景仰,以及国人在嵩山拜马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笙乐声入寒泉,表现了美妙的音乐在山谷中回荡的景象。诗的结尾则表达了对飞鹤的期待,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将会在未来降临。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音乐感的表达方式。首两句“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描绘了古代传说中王子凌霓的形象,以及当地人民在嵩山上拜马的仪式。通过与传说相连结的现实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王子凌霓的景仰之情和对嵩山文化的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通过声音的描绘,展现了笙乐在山谷中回荡的美妙景象。这种描写形象逼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笙乐声在清澈的寒泉中回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两句“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则带给读者一种期待与希望的情绪。作者期待飞鹤的到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即将降临。这种期待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以嵩山的景观和传说为背景,通过音乐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景仰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诗词既展现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又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感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岭南鞭春。宋代。范端臣。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唐代。王起。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断续同清吹,洪纤入紫氛。长言听已罢,千载仰斯文。
詶赠方周二子。明代。徐祯卿。弱弄寄觚翰,中岁慕沈玄。浮章粲华囿,精理密真诠。弘述允大道,忘言亦自然。常恐良时暮,兰苕岂久鲜。游情倦素艺,委志脱玄蝉。流观宇宙内,尚友羲皇前。方生振文绮,周子揽
御沟水。明代。韩上桂。洛阳城东花草殷,垂杨满道那可攀。始闻绛气萦金阙,复道寒烟锁玉关。玉关对削围丹戺,仙馆横连盈帝里。深宫寂寞掩芙蓉,间道斜通御沟水。沟水东流百尺深,绝代佳人但一心。红颜可照青天丽,粉黛空含绿树阴。绿树阴森不可见,柏梁宫里陈高宴。谩想轻盈拟阿娇,更得娉婷似飞燕。飞燕双翻入华堂,清歌妙舞逼成行。各取嫣妍回眷恋,何知姊妹借辉煌。逢人祇羡乌鸦挽,对镜真誇宝凤妆。宝凤妆成不自惜,但愿君王赐颜色。君心活似剑端环,妾念专期林上翼。林上寒乌栖满枝,三春归雁湿征衣。恨不倾身联比目,那能奋翮趁双飞。流苏宝帐尘得满,承露金茎滴乍稀。此时惨淡玄华耗,此日之临御沟道。沟道波浮映远杨,繁丝乱絮结中肠。潆洄莫遏东归水,哽咽空停五夜觞。觞中酒满泪亦满,枝上丝飏情复飏。薜萝紫结徒悬月,萏菡朱华祇怯霜。沉思此事怜孤寝,沟水沟声常入枕。黄姑几度见填河,织女七襄害成锦。波去波回亦有时,千金赋尽无还期。但看古来沟水地,谁不吞声恨落丝。
题大阅卷。明代。胡应麟。剑佩中天出,旌旂大漠开。风传青海戍,雾捲白登台。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
博浪沙。明代。薛瑄。大眼由来视独夫,恳怀忠义报凶渠。英谋已自输曹沫,只恨当时中副车。
与陈大鲁南游天宁寺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峻岭香台峭,高林夏气清。山分龙阜色,涧别虎溪名。野酌临归鸟,昏钟吼卧鲸。坐依云雾窟,那有市朝情。
入衡州。唐代。杜甫。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福善理颠倒,明征天莽茫。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久客幸脱免,暮年惭激昂。萧条向水陆,汩没随鱼商。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阳。华表云鸟埤,名园花草香。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廊。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氛埃期必扫,蚊蚋焉能当。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皇。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明代。李东阳。轻舟别浦路迢遥,危石虚亭影动摇。云去好山争入座,雨来新水欲平桥。多情留客空杯酒,旧事伤心但柳条。今日我来还我去,小山丛桂竟谁招。
夜发石关亭诗。南北朝。谢灵运。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送水云归吴。宋代。周静真。燕山雪花大如席,马上吟诗无纸笔。他时若遇陇头人,折寄梅枝须一一。
过湖得便风舟甚驶。宋代。赵蕃。鸟飞不尽水黏天,隐隐青山若个边。六幅蒲帆去如箭,江神有意特相怜。
跨匹马、东瀛烟树。转首十年,旅愁无数。此日重逢,故人犹记旧游否。雨今云古。更秉烛、浑疑梦语。衮衮登台,叹野老、白头如许。
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漂流最苦。便一似、断蓬飞絮。情可恨、独棹扁舟,浩歌向、清风来处。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
长亭怨(别陈行之)。宋代。张炎。跨匹马、东瀛烟树。转首十年,旅愁无数。此日重逢,故人犹记旧游否。雨今云古。更秉烛、浑疑梦语。衮衮登台,叹野老、白头如许。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漂流最苦。便一似、断蓬飞絮。情可恨、独棹扁舟,浩歌向、清风来处。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
君山宴集用韩学正韵。元代。曹伯启。与客携壶上碧山,茫茫天宇一开颜。江涛汹涌怀思处,民屋萧条指顾间。落日照蓬趋水驿,清风拂座笑尘寰。安仁解作閒居赋,栖鹘危巢也自攀。
去岁十月六日由番江向安仁今岁十月回自广信。宋代。喻良能。去岁兹晨离楚东,今年飞盖上晴空。烟云晻霭江天暮,一笑都如梦寐中。
过澶州感事。宋代。李复。孙村黄河决北流,北使年年过澶州。澶州两城战格尽,七十余年废不修。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烽火夜夜照前殿,殿前群臣色如死。心忧社稷输至忠,殿上只有寇相公。默使敌计堕吾计,独屈黄屋亲临戎。敌惊溃奔虎北门,从此愿讲兄弟亲。平时危冠尽肉食,一旦仓猝方见人。
感遇 其二。清代。朱鹤龄。朱明未云满,龙火已西移。日车无续景,壮士安能持。一叶堕庭柯,寒风栗我肌。老壮更相迫,蚩蚩欲何为。荣华争努力,祇供霜霰欺。谁见西山药,可驻百年期。
渡江云。清代。蒋春霖。燕泥衔杏雨,炉薰隐篆,朱户昼。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那不见、招手楼阴。空自踏、落花归去,消歇酒杯心。沈吟。红墙几尺,远过蓬山,更难通鱼锦。换尽了,陌头柳色,愁满罗襟。梦中常订重逢约,甚隔帘,翻怕相寻。门又掩,碧桃一树春深。
拟古诗八首 其五。南北朝。鲍照。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君来诚既晚,不睹崇明初。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
再次韵呈章守。宋代。陈造。吾儒交贺得宗师,片善盱衡置百非。小驻锋车宣室召,时观谭麈頖宫挥。诗坛已许公馀论,邻烛何曾靳寸辉。此意急须笺阿衮,不因鱼稻久忘归。
寄上文潞公。宋代。范纯仁。孙阁重登愧玳簪,情同倦翼托高林。嵩邙未敌仁基厚,河洛宁如福海深。善教每闻当镂骨,重知难报欲沾襟。至诚怀德逾饥渴,不比寻常势利心。
酬谈上人咏海石榴。唐代。麹信陵。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但试寻思阶下树,何人种此我看花。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明代。袁崇焕。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西江月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其四。明代。杨荣。箫鼓教坊间奏,锦袍玉佩联翩。綵毬击罢听传宣。竞挽雕弓飞箭。柳外争誇中的,花前捷报飞传。香尘起处正回鞭。万岁嵩呼舞抃。
别紫云。清代。陈维崧。二度牵衣送我行,《并州》才唱泪纵横。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又似前人。宋代。陈著。寓轩爱客还爱酒,酒常不足客常有。有时宁辍炊粮资,买秫盆酿不盈斗。今日何日天气新,和粕倾来赏春韭。安问门外有飞尘,且向樽前开笑口。岸帻舞得云山摇,挥毫写出风光透。足以乐矣文字醉,彼何人斯囚躶丑。君记取,今而后,但师会数司马家,薄物勤勤意自厚。莫学豪饮陈孟公,投辖关门妨客走。
和何平子韵三首 其二。元代。刘永之。雪竹霜筠负所期,寒云飞雁影离离。悬知磐石苍苔上,犹有山阴道士诗。
装解卷鲁斋先生置酒出诗就坐占和。宋代。金履祥。功名人事巧推迁,谁信此心即此天。三轴文章只借径,万人优劣谩争先。岂惟科目一时重,要使勋庸后世传。此意自期尤自信,端如穮蓘有丰年。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唐代。宋之问。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云溪杂咏。宋代。郭印。竹里虹桥见,葱葱翠气浮。枝交笼短岸,叶落赴寒流。索莫终年计,徘徊竟月留。清凉宜避热,风色晚飕飕。
过子与二十韵。明代。王世贞。汝官今复罢,吾晚欲看谁。一棹沧江色,孤城落木时。应门欢竞发,倒屣唤犹迟。青眼穷交甚,苍头夙嗜知。岕茶云入筥,渚稻雪分匙。软剥迎霜栗,纤供裛露葵。鹿寒红玉肪,鲂鲙白银丝。画烛双频换,清尊百不辞。坐移难辨客,谈胜各相师。远漏寒声短,疏棂曙影窥。凌兢追往事,飞动及新诗。天欲人才尽,身仍我辈私。总无惭凤德,应不悔蛾眉。野服安群态,时名舍众疑。酒徒殊未少,醉尉尔何为。老厌乾坤束,归凭日月欺。浮云轻剑玦,返路有埙篪。好展求羊径,重为嵇吕期。此生唯斗健,得句莫伤离。长揖苕溪畔,茫茫信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