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寄潘歙州

三和寄潘歙州朗读

《三和寄潘歙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去听说陆海,如今又有潘江。
文章在时光中辉煌,光芒洒落在星辰。
像游走在太室山阳,抬头看见玉女儿在窗前。
才华横溢兴起于大国,试图治理遥远的邦。
在路边相互对望,冰壶倒挂在瓦罐上。
奔放的马儿肥美,老马则自惭形秃。
吟咏草木回应下俚语,玉铃声响彼此相应。
寻找言辞却不明白言辞的意义,自嘲着跟着块头狗一起嬉戏。
最终明白将门豪族的威名,射雕英雄常常贯穿其中。

诗意:
《三和寄潘歙州》描绘了一个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人物的敬佩和向往。诗中通过对陆海和潘江的提及,表达了历史的延续和时代的变迁。作者用光荒瞻星降、玉女窗等描写手法,将才华横溢的人物形容得庄严而崇高。诗中还融入了对艺术、智慧以及豪族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言辞和智慧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雄浑的气势塑造了一个壮丽的景象,通过对陆海和潘江的对比,突显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传承。作者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才华横溢的人物描绘得庄严高贵,使读者对其产生敬佩之情。诗中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智慧和豪族的赞美,表达了对追求智慧和才华的向往。整首诗行云流水,意象丰富,语言华丽,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展现了宋代诗词的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

半刻支颐,镜红斜晕轻潮敛。欲眠仍起味谁谙,似春蚕。

离褷衾凤压瑶簪,宿妆微卸也。一钩罗幕倚清酣,梦江南。

()

岁晚漳河朔雪霏,仆夫持得尺书归。三冬文史常堆案,一室弦歌自掩扉。

古庙薪残烧粥冷,荒陂水少食鱼稀。何如长白山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

醰醰诸老惬瞻依,父齿随行亦未稀。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

楼居制仿船居好,山槛风如水槛多。飘渺千峰翻翠浪,怒号万木吼苍波。

晴霞片片开帆影,禽鸟声声唱棹歌。闲拄一篙云外泛,青松白石任吟哦。

()

玉洞仙葩绛露滋,纤浓早占仲春时。群芳夺色朝霞艳,向日先开第一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