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州通判张殿丞。宋代。梅尧臣。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环州通判张殿丞》。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环州通判张殿丞》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
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环州通判(一种官职)张殿丞的心境和情感。诗人表达了他渴望离开环州,前往边塞的愿望。首句中的"欲向萧关外"表达了他想要去萧关(边塞的关口)的心愿,而"穷阴雪暗沙"则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第二句中,"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描述了边塞地区的严寒和荒芜。"碛"指沙漠,"寒鸿雁少"指在沙漠中很少能见到飞翔的寒鸿和雁鸟,而"冰合水泉赊"则表明水源也因为严寒而冻结。
接下来的两句"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表达了张殿丞对从军的快乐和对离开国家的困扰的矛盾心理。他认为从军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因此不应该为离开国家而烦恼。
最后两句"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描绘了他远离家乡已久,久未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吹角"指边塞上的号角声,而"寄梅花"则表达了他通过吹角传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环州通判张殿丞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他渴望离开环州、从军的心愿和对离开国家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了边塞地区的严寒、荒凉和艰苦,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钱君倚学士日本刀。宋代。梅尧臣。日本大刀色青荧,鱼皮帖檽沙点星。东胡腰鞘过沧海,舶帆落越栖湾汀。卖珠入市尽明月,解绦换酒琉璃缾。当垆重货不重宝,满贯穿铜去求好。会稽上吏新得名,始将传玩恨不早。归来天禄示朋游,光芒曾射扶桑岛。坐中烛明魑魅遯,吕虔不见王祥老。古者文事必武备,今人褎衣何足道。干将太阿世上无,拂拭共观休懊恼。
拜扫易斋先生墓。宋代。赵孟坚。行乐今非少壮时,一樽聊以酹吾师。只鸡岂敢方前辈,下马犹能慰所思。原上松杉新种植,望中桃李半披离。归途剧饮赓新句,颠倒纶巾不自持。
送王汝弼宣教。宋代。释子淳。平生活计都消尽,锥地殊无付子孙。撒手便辞青嶂去,翛然却返白云村。
想幼安、辽东归後,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後,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待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摸鱼儿·想幼安。宋代。刘辰翁。想幼安、辽东归後,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後,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待复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万里桥。唐代。岑参。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仙吕·一半儿。元代。王和卿。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
再次韵致君。宋代。李之仪。华清赐浴记当年,偶托荒山结胜缘。未必兴衰异今昔,曾经天女卸金钿。
同牧老韵再赠河东君用柳原韵。明代。程嘉燧。居然林下有家风,谁谓千金一笑同。杯近仙源花潋潋,云来神峡雨濛濛。弹丝吹竹吟偏好,抉石锥沙书更雄。诗酒已无驱使分,熏炉茗碗得相从。
部斋閒居简周伯明寅长。明代。王廷相。省垣梧竹抱幽虚,吏散萧然似隐居。风冷池亭犹岸帻,日斜窗几有摊书。身依明主忻难遇,官佐戎机愧自疏。有美东曹称独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吊后山。宋代。汪梦斗。生平不肯见王公,蒙被清吟道自尊。寂寞彭城非昔比,风流何处觅曾孙。
借竹轩。清代。丁丙。瑞隆院里翠黏天,看竹曾传北宋年。玉版禅赊烧笋客,金题赞乞散花仙。窗帘大好辉千个,风月何烦买一钱。登眺愿资双不借,最清凉处独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