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扫易斋先生墓

拜扫易斋先生墓朗读

《拜扫易斋先生墓》是宋代赵孟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行乐今非少壮时,
一樽聊以酹吾师。
只鸡岂敢方前辈,
下马犹能慰所思。
原上松杉新种植,
望中桃李半披离。
归途剧饮赓新句,
颠倒纶巾不自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老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的流转和自身年龄的感慨。作者在扫墓之际,感慨自己已不再年轻,无法再像年少时那样纵情欢乐。他倾酒一樽,以此向已故的师者致敬。虽然作者已经成长,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前辈的尊敬之心,即使在只有鸡作陪的墓前,他也不敢妄自尊大。即便下马,他仍然能够安慰内心对已逝师者的思念之情。在回程的路上,作者看到新种植的松树和杉树,以及远望中已经离散的桃树和李树,这些景象使他对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有了更深的感悟。最后,他在归途中豪饮,赋以新的诗句,由于陶醉而颠倒了纶巾,失去了自我控制。

赏析:
《拜扫易斋先生墓》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词,通过对已故的师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诗中的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师者的尊重和对教诲的感激之情。诗人在行乐之际感叹时光的流转,显露了对年少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成长带来的思考和成熟。他在扫墓之际,对师者的教诲和影响心存敬意,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精神。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生动,通过对松杉和桃李的描绘,传递了光阴易逝、人事已非的主题。最后的归途中的豪饮和颠倒纶巾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酒宴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也显露出他情感的激荡和豪放的一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师者的怀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在思想和情感上的成长和变化。通过对时光流转和自身成长的思考,诗词呈现了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和对美酒文学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闲拈花片贴纱窗,绣幕斜飞燕子双。
细数归期相次近,倚楼日日望春江。

()
一茎枯竹作鱼竿,岂畏蛟螭坐钓滩。
若获得鱼舡许大,应想恐悚不心安。
()

曾侍东皇采紫芝,朅来西土宴瑶池。藻翁梁上休繁役,灰劫池中认远期。

数木故应烦鬼子,窃桃那免号偷儿。蒿庐不爱深山卧,避世金门世孰知。

()

濩落怀同调,经过问索居。雪花行剡曲,云树隔匡庐。

大业元龙剑,微名尚鹿车。不知玄草外,奇字近何如。

()
蘧瑗知非日,宣尼读易年。
人情止于是,天意岂徒然。
立事情尤倦,思山兴益坚。
谁能同此志,相伴老伊川。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
丽景早春时。
正花漏初迟。
东君出震,太和应物,恍惚中立丹基。
天风卦成随象,记合成□□□□□□□必相契。
()
梅竹交阴晚更奇,等闲片石亦相宜。
此时亭上潇潇雨,墙外行人却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