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宋代。梅尧臣。梁苑孝王迹,灞陵游客心。牧羊来海上,泛棹向山阴。兴赏曾何浅,羁栖栖以深。穆歌犹在竹,郢曲自传琴。旗冻沾天仗,枪寒拂羽林。且为丰岁庆,休作苦寒吟。掩帙都忘虑,焚香静拥衾。晴明一登阁,暮色遍高岑。
《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梁苑孝王的足迹,灞陵游人的心思。
牧羊人来到海上,漂船驶向山阴。
兴赏过往何其浅,羁栖之情更加深沉。
悠扬的歌声仍在竹林中,郢曲自传琴弦。
旗帜冻结天空的仗剑,枪寒中拂过羽林。
此刻应为丰年的庆祝,不要再唱苦寒的吟咏。
把书卷藏起,忘却烦恼,点燃香炉,静静躺在被褥中。
晴朗的早晨登上阁楼,暮色笼罩着高岑。
诗意: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梁苑孝王的足迹和灞陵游人的心情,以及牧羊人在海上漂船、游览山阴的情景。诗人在欣赏景色的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困顿和羁绊,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他提到了竹林中传来的歌声和自传琴弦上奏出的郢曲,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喜爱。诗人希望庆祝丰收的时刻,不再唱出苦寒的吟咏,而是忘却烦恼,享受宁静的时光。最后,诗人描述了清晨登上阁楼和傍晚笼罩高岑的景色,以展现宁静和恬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婉约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梁苑孝王的足迹和灞陵游人的心思,以及牧羊人在海上和山阴的游览,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环境中。他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困顿和羁绊的感受,但又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提到的竹林中的歌声和自传琴弦上奏出的郢曲,彰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倾慕和追求。最后,诗人希望庆祝丰收的时刻,摒弃苦寒的吟咏,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安逸。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宁静、恬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感悟和追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赠史昭。唐代。王昌龄。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书王氏族谱。明代。朱诚泳。大河发昆崙,众派同一源。源深流益远,同归沧海壖。巨木亦有本,本固末自繁。培植岁云久,枝叶茂且坚。惟人本乎祖,有开应必先。馀庆由积善,古圣宁虚言。王门世忠孝,德业光后先。棱棱名宪使,友爱人称贤。系明分族属,亲疏情愈宣。千秋及万祀,瓜瓞常绵绵。吁嗟后来者,世世宜勉旃。
每日文渊阁閒思李翰林不知迁太学谁共坐论心。明代。杨士奇。欲赠岁寒意,托之淇上竿。亭亭君子节,长似玉堂看。
思归行(一作于濆诗)。唐代。罗隐。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交亲亦相薄,知己恩潜替。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怀知诗 其十四 韩尚书贯道。明代。祝允明。司徒岩岩,四海具瞻。孰不敛衽,植偃砻顽。蒙逖以卑,霄丽泥蟠。讯之招之,令之曰前。旭日垂熙,温诲孔殷。昔我先公,政于晋阳。知公于童,拔立序庠。范之德行,训之典章。古道世用,启迪游扬。声诗书画,亦靡不详。曰尔国器,必成用光。公曰于乎,前德不忘。乃共之食,乃赐之帛。严威俨恪,靖庄允塞。拜赐必諴,餐德必实。一望弗再,有衔以讫。
浣溪沙。明代。钱继登。蝉避浓炎静不哗,东怜伊轧缲丝车。豆棚瓜架野人家。翠荚嫩堪浮茗气,黄鸡肥欲待姜芽。闲搔短发日西斜。
送李崧才归闽二首。宋代。张栻。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赠定轩游季升。宋代。姚勉。海风吹潮浊如泥,咫尺不辨鱼与龟。秋潭表里冰镜净,下瞰直可茎须眉。乃知有万不齐物,心到定处皆能窥。君心久矣波不起,天地不逃圆镜里。胸中玲珑列星宿,眼底远近佳山水。人言君脚踏四方,不知君閒谓君忙。寒炉曾与话清夜,始觉牖户虚生光。我生之日直南斗,逢人得骂不脱口。而今只把定眼看,得失空花总何有。但愁国事纷披猖,举棋不定观惊旁。
洪武丙子三月三日千秋节。明代。管讷。芳年临上巳,令节庆千春。历纪天开子,杓回月建辰。四城佳气合,三殿曙光新。禁钥通关早,宫壶转漏频。驾从星户入,乐向露台陈。中使催班急,西驹立仗驯。烛楼晴吐日,香几暖霏尘。柳色笼雕辇,兰薰袭绣茵。虎貔雄武弁,鹓鹭肃朝绅。王室分封盛,宗藩展礼亲。南山齐献寿,四境共称仁。胜事宜修述,才疏愧小臣。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何人为把,银河水翦,甲兵都洗。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水龙吟。宋代。吴琚。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何人为把,银河水翦,甲兵都洗。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同寅冯子佩长至陪祀途中联句见示次韵 其三。明代。杨旦。驱驰王事独贤劳,北望盘盘石磴高。百里风霜朝并马,六陵灯火夜分曹。灰飞葭管迎修景,句满奚囊秃紫毫。摇曳吟鞭归路晚,宁妨戴月过江皋。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往问。唐代。杜甫。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清朝遣婢仆,寄语逾崇冈。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荏苒百工休,郁纡迟暮伤。
江上送别。唐代。朱放。浦边新见柳摇时,北客相逢只自悲。惆怅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行看汉月愁征战,共折江花怨别离。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
得遇入京。唐代。刘长卿。万里南来喜复悲,生涯何幸有归期。空庭叶散风摇落,旧邑人疏经乱离。巴路千山秋水在,江花独树夕阳微。为君一话此中事,白首长沙知不知?
病后负暄。宋代。姜特立。阳和初四体,觉我病骨轻。血气相贯输,浩浩梨枣生。以我身中离,交会丙与丁。阴尽命自长,何必求丹经。
隐静道中。宋代。陈造。晴日暝复出,烟云尚飞浮。东风解人意,松间作飕飀。罢马不用鞭,正惬道涂修。凉气濯毛骨,百疾洒然瘳。萦纡草根泉,激激冰玉濑。篱头蔷薇花,娜娜新妇头。空林人语寂,野鸟时啁啾。名山无窘步,春色况未休。盘礴翠微寺,判作三日留。曾非躭禅寂,聊此乐深幽。文移暂见贳,清境与心谋。晞发五峰影,濯足双涧流。
诉衷情 雨。清代。庄棫。晚来帘幕捲东风。细雨湿冥濛。辜负俊游佳约,春事去匆匆。云日转,透帘栊。瑞光融。等闲看了,染柳熏桃,种种情浓。
太常引 红梅。元代。张之翰。幽香拍塞满比邻。问开到、几层春。谢绝蝶蜂群。祗么凤、和渠意亲。醉红肌骨,艳红妆束,能有许时新。也待不摇唇。忍孤负、风流玉人。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唐代。宋之问。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河南王尉西斋。宋代。欧阳修。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欲就陶潜饮,应须载酒行。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两日晴,三日雨。衲僧皮草,无{左日右煞}{左日右良}处。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唐代。司空图。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宋代。曹彦约。出处权轻重,几微见老成。我官浑漫浪,公道要分明。忠定名先正,奸谀魄自惊。翻思元佑事,千古欠哀荣。
蔡村即目。清代。斌良。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
杨柳歌。明代。沈一贯。青门杨柳一万株,抽条布枝待马蹄。柳枝日夜能高低,马蹄日夜能东西。若教系马上林树,柳枝灭没春风蹊。
寄清源寺僧。唐代。温庭筠。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题李元敬母陈氏旌节卷。明代。王缜。维竹挺节,维玉秉洁。有节无瑕,是谓贞烈。懿哉李母,女中英杰。抱志孤抚,法星昭列。有命自天,纲常孑孑。千古洪川,风清水冽。
杨州赠别薛助教先生。明代。叶元玉。千里同舟一月宽,维扬此别两情难。篷窗明日不相见,杯酒今朝休放乾。綵服羡君堂下舞,白云嗟我客边看。钟山山色浓如许,尽属清閒自在官。
送彰德太守刘君达夫之任。明代。傅圭。十年杏苑旧同游,出入贤劳鬓未秋。抗疏每闻持正论,分符独喜向中州。甘棠陌上阴堪憩,病草风前色渐瘳。莫道一麾西去远,芳名今已注宸旒。
和吴子美香林汤韵。宋代。王之道。泉沸鸡笼山下林,浔阳曾记尺余深。濯鲜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盖我心。物态漫劳私暧暧,灵源当信匪今今。簿书汩没尘埃久,附骥何时遂涤涤。
赠别。元代。郭奎。蟋蟀悲岁暮,起视夜何其。凄凄霜露降,蕙草飒以衰。薄言子当往,轩车发何迟。聊因一杯酒,慰此平生知。采采西涧蘋,悠悠怀我思。我思讵能已,君心谅不违。
简寂观。五代。修睦。正同高士坐烟霞,思著闲忙又是嗟。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莫道此间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
寿湖南汪仓十首。宋代。廖行之。西府风流载世长,玉龙鳞甲更储祥。庆源衮衮多英杰,可但韦平一再芳。
醉中戏作。宋代。陆游。当年买酒醉新丰,豪士相期意气中。插羽军书立谈办,如山铁骑一麾空。玉关久付清宵梦,笠泽今成白发翁。堪笑灯前如意舞,尚将老健压诸公。
廿五日奉别诸寮移午登舟。明代。杨旦。同寮眷眷故情长,胜日名园乐未央。赠别忽惊诗满卷,开怀莫厌酒盈觞。半篙新渌浮春舫,一片轻帆挂夕阳。归卧篷窗成不寐,隔江灯火正昏黄。
黄檗山。宋代。刘克庄。出县半程遥,松间认粉标。峰排神女峡,寺创德宗朝。鹳老巢高木,僧寒晒堕樵。早知人世淡,来住退居寮。
秋怀八首 其七。明代。李梦阳。曾为转饷趋榆塞,尚忆悲秋泪满衣。沙白冻霜月皎皎,城孤哀笛雁飞飞。运筹前后无功伐,推毂分明有是非。西国壮丁输挽尽,近边烟火至今稀。
桃源图。明代。龚敩。桃源之景清且閒,秦人避世居其间。奇踪一撇不复见,但见万叠皆云山。当时岂不恋乡土,急欲逃生免愁苦。初期一去即来归,岂谓家成遂终古。梯空涉险身忘疲,提携襁负声嚘咿。豁然世外得绝境,太朴未凿无浇漓。良田可耕樵可牧,香稻堪炊酒堪熟。明年春雨长桑麻,剩种红桃满溪谷。桃花开后知春深,莺啼燕语花阴阴。飞英不合泛流出,勾引渔子来相寻。山翁渔子不相识,倚棹相看问畴昔。炎祚承平八百秋,更无人解传消息。衣冠俎豆将无同,送迎犹是秦人风。黄鸡白酒可留客,归心不用殊匆匆。尽醉姑留一宵住,明日相辞出山去。扶舟傍岸觅来踪,水阔山高不知处。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 其二。宋代。李曾伯。明君切西顾,元帅作中军。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三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勋。
寄严文炳 其五。宋代。陈造。严子老于菟,彪炳踞贤关。可怜五车学,仅博九品官。客程望至喜,江阔山丛攒。缅怀造物心,念子讵能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