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朗读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道山中出入稀,偶来溪上笑谈微。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肤相伴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真上人(指道士)因为送别毛令(可能是一个名叫毛令的人)而受伤的情景。诗人偶然来到溪边,听说真上人在山中行走很少,偶尔来到溪上,微笑和大家聊天。诗中还描绘了野云无所顾忌地飘过,不管真上人身穿的田袍多薄,严寒侵袭着他瘦弱的身躯,与他一同归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真上人的孤独和辛酸。首句“闻道山中出入稀”,通过“出入稀”来形容真上人在山中行走的罕见,表达了他与世隔绝、孤独的境遇。接着,“偶来溪上笑谈微”,诗人通过“偶来溪上”和“笑谈微”来展现真上人在寂寞中的一丝快乐,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生活的向往。

第二联的描写更加凄凉。诗人通过“野云不管田袍薄”,揭示了真上人在严寒的环境中,田袍薄弱无助,与野云无关,生活的困苦与外界的漠视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寒逼瘦肤相伴归”,用“寒逼”来形容真上人被严寒所逼,瘦弱的身躯与严寒相伴而归,表达了他的艰辛与寂寞。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真上人的孤独和辛酸,以及他与世界的脱节和生活的艰辛。这种对真上人内心境遇的描写,既表达了梅尧臣对真上人的同情和敬意,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道士们的冷淡和忽视。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五石羊亭列祖筵,神君原是玉堂仙。飞花满县都无税,别去何妨选大钱。

()

忽逢晦日惊春尽,为倚高窗到夜分。东崦平连西崦树,上方遥见下方云。

涧声人语空中辨,花气林香暗里闻。莫道暂时留爱赏,移家终拟避尘氛。

()

罗浮七星松,曾化七道士。君是第几株,苍龙夭矫似。

年方八十已大耋,问汝奇龄安所底。手种诸香成水沈,生结熟结多肌理。

()

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献赋未为龙化去,

除书犹喜凤衔来。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

()

温温文定公,至道夙所钦。
神超虽缅邈,余英壮儒林。
正容阅真翰,默默流至音。

()

层阴积霰昧昏晨,身境长安学饿民。仍掔菊英供醉嗅,还催朮煎镇眠呻。

碧山把臂原同调,黄土司脾谅有神。寂寞城西几交旧,岁寒风义各相珍。

()
内家宣赐生辰宴,隔夜诸宫进御花。
后殿未闻公主入,东门先报下金车。
()

老至颠毛化练丝,应教汝辈出头时。试过驼岭扪灵秀,插笔丹霄待吐奇。

()

半生羁旅,岁度经元夜。长是竞虚名,把良宵、等闲叶舍。去年元夜,道得□身间,依旧是,客长安,寂寞孤眠者。
今年元夜。也则非乡社。却有人□约,携手□、灯前月下。那知风雨,此事又参差,成怨恨,独凄惶,清泪潸然洒。

()

徙倚穷秋眺,高楼接大荒。雪明关岭白,风黯塞云黄。

斥堠连哀草,村墟带夕阳。乡心逐归雁,历落不成行。

()

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能知四国为,独君识时务。

()

持家不废夜窗书,未了功名志竟违。
是处青山曾对饮,祗今白羽为谁挥。
杨花乱落春无极,燕子重来人已非。

()

一尊相属语黄昏,密雪飘零正满门。记得江桥回马处,冷香应断玉梅魂。

()
金翠羽,为我南飞传我意。
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
罗幕绣帷鸳被,旧欢如梦里。
()

山名兴势镇梁洋,俨有真风福此方。瘦柏握盘笼殿紫,

灵泉澄洁浸花香。暂游颇爱闲人少,久住翻嫌白日忙。

()
尚记诸贤聚本朝,当时君相急旁招。
箫韶九奏凤谐乐,金弹一声莺下乔。
彊项昔尝攀殿槛,饥肠今欲把憎瓢。
蚤知不得文章力,却悔从初夺锦标。
()

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

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

()

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夜深梦醒推窗看,白月无痕雪满山。

()

公从西蜀归,我向江东泊。中流忽招呼,两鬓已非昨。

谈笑起清风,循省内无怍。每思国有人,灾变何由作。

()
陇头无驿奚为朵。
岩前有折宜来堕。
风急雪云溪。
诗清满意携。
()

高亭行处尽,远岫望中微。日月开禅观,云霞护客衣。

()

千里烟草绿,连山雨新足。
老牛抱朝饥,向山影觳觫。
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

()

秦廷不信马如鹿,赵高坐法夷三族。如何白昼人寰中,一手能掩天下目。

峨冠徐步曳长裾,儒名盗行何胜诛。利欲滔天比洪水,排山漂木人其鱼。

()

幽怀殊不惬,屡动乞归情。白眼原无数,青山况有盟。

穷途堪自哂,病骨每相轻。谁信羁孤里,哀怜得友生。

()

萧萧白发日盈头,镜里相看只自怜。乱世有怀惟傀垒,余生无恙似神仙。

诗文妙处多真境,阅历深时已暮年。久矣潜心独我见,尽将万事付天然。

()
除夕愁难破,还家梦愈频。
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
残漏听还尽,寒灯坐愈亲。
梅花满南国,谁寄一枝春。
()
爱道爱宝同缩蜗,福善一点如朝霞。
稽天利欲渺无路,不妨甪里留巅崖。
清虚淡素天所觑,百神万物争拥遮。
七十移桃自玄圃,八十意思犹未花。
()

飞盖西园春已半。笑倚花前,手自调银管。杏子单衫随意换。

曲阑干外莺声软。

()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

五行居四时,维火盛南讹。
炎焦陵木气,橄榄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争久方和。

()

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麻衣尽举一双手,

桂树只生三两枝。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
重熙累盛,睿化畅真风。
尊祖奉高穹。
林棼彩仗明初日,瑞气满晴空。
玉銮徐动出环宫。
()
欲识穷原处,何人为指迷。
夕阳鸡石外,桃李自成蹊。
()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