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朗读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贤行闻当世,尊隆异故常。
每令夫结友,不为子求郎。
夜月初沉海,姑星忽殒潢。
临门亲祖祭,悲吹起修冈。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齐国的大长公主写的挽词,表达了对公主生前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称颂公主的贤行美德在当世间广为传颂,她的尊贵和崇高地位是与众不同的常态。每当公主让丈夫结交朋友时,她从不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寻求合适的郎君。然而,夜晚的月亮刚刚沉入大海,明亮的姑射星突然失去了光辉。在公主的家门前,亲人们为她举行祭祀,悲痛的哭声从修筑的冈上响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深情的语言描绘了齐国大长公主的形象和离世后的悲痛场景。诗人通过对公主的品行和地位的赞美,展示了她在当世的美德和不凡之处。公主不为了自己的儿子而追求荣华富贵,体现了她高尚的品格和宽容的胸怀。夜晚的月亮和姑射星的消失,象征着公主的离世,给人一种深深的哀伤之感。诗中所描述的丧礼场景,增添了悲痛的氛围,使人们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公主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公主的美德和离世带来的伤痛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既是对公主的赞美,也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公主的深深敬仰和对逝者的无尽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岩岩路径入空蒙,中有幽人旧日宫。
野草败垣供暮雨,断碑古木管秋风。
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
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
()

江君世令族,家在君山阳。君山四千仞,上有白玉床。

云气出阴壑,灵苗产阳冈。仙人时往来,石室留禁方。

()

一介远游士,身亡国社墟。旅魂三尺土,遗迹几箱书。

食禄生堪愧,求仁死不虚。至今莲幕下,香火佛龛如。

()

金粉齐梁委逝波,初唐四杰祖阴何。就中时见江任体,只觉参军秀气多。

()

莲窟仙人太瘦生,光芒万丈出歌行。荷篮同过萧楼下,肯采秋花四五茎。

()

梅花三昧是华光,复有徐生远擅场。遮莫高楼夜吹笛,玉奴自有返魂香。

()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

欲访瑶台蓬岛。烟云缥缈。清游却到凤皇池,听檀板、新声妙。天上除书催早。人瞻元老。东风烟柳罩河堤,更何处、深春好。

()

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还记岭海相从,长松千丈,映我秋竿节。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只要东归,归心入梦,梦泛寒江月。不因莼鲈,白头亲望真切。

()
溪光延夕暝,山色接天青。
独立待霜月,山童已触屏。
()
楼头日日倚危栏,来往人忙许静看。
老子无聊常□□,杏花欲动更春寒。
虚名畴昔三千字,险路平生百八盘。
挥翰玉堂有公相,閒人赢得把渔竿。
()

看岳王传

()

问讯沧浪旧钓矶,樵兄渔弟共相依。眼看西北高楼远,心逐东南孔雀飞。

园吏好寻濠上乐,丈人已息汉阴机。浚郊不用弓旌辟,自署中吴老布衣。

()

春风容易结浓蘩,却到秋深未可论。静悟莲华池上业,他时相见寂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