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朗读

诗词:《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
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
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中文译文:
我送别离的船,在水的边缘。
春风吹动两面旗帜,你作为天王的使者。
渔民自己寻求鱼,清澈的江水无需躲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题为《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诗人以送别淮南地区的提刑官员李舍人为背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江水景色的描绘。

首先,诗人表示自己亲自送别李舍人,站在水边。这首诗通过描写船只离开的场景,传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中的“行舟”一词意味着离别之船,展示了诗人与李舍人的关系亲密。

其次,诗人描述了春风吹动两面旗帜的景象。这里的旗帜可能象征着李舍人的职位和权力,而春风则是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的象征。诗人将李舍人比喻为天王的使者,赋予了他高贵和威严的形象。

最后,诗人提到渔民自己去寻求鱼,清澈的江水无需躲避。这里的渔民和江水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普通百姓和平凡的景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社会和谐的愿望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李舍人的祝福,同时融入了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的描绘。通过对水景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并表达了对渔民和平凡生活的尊重和赞美。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真挚动人,意境清新,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

()
鹅鸭江村曲,人家竹树深。
闲云自来去,皎日屡晴阴。
水送园蔬叶,谷传樵斧音。
瘦驴鞭不动,风处得披襟。
()

家有田庐泖水东,门前九朵翠芙蓉。邻翁报我田官至,明日花朝候劝农。

()

避地衷怀自不知,雨馀閒看柳丝丝。长条短缕系人思。

千里崎岖回首易,存心哀乐最难支。此身何日是归时。

()

戍邕溃卒导蕃夷,闻说衡湘被祸奇。群盗忍残胜业柏,六丁应护中兴碑。

赭君山木渠何罪,招国殇魂鬼亦悲。早晚岳云俱汛扫,挽天河水洗疮痍。

()

枯藤堕晚花,竹外溪光满。山僧出几时,石上云犹暖。

()

节近登高忽叹嗟,经年憔悴别京华。
贰车何处搔蓬鬓,九日山州见菊花。
梦里荣衰安足道,眼前杯酒且须赊。

()
东坡曾赏南溪南,他日流芳好事孙。
寒祲棱棱裹崧岱,忧端愤愤塞乾坤。
赤囊政尔劳边吏,白羽多应落酒樽。
太息九原何日作,逸才谁敢赋招魂。
()

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

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

()

未识沙场苦,空曾奉使来。讵知羝乳约,不抵雁书回。

汉节风霜古,胡笳旦暮哀。谁怜太史令,心为故人摧。

()
久渴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灯夜,金榜状元归。
()
五色莲盆玉雪肌。
青搽红抹总相宜。
且道生男何足爱。
争奈。
()

荆关神妙世希有,莒国山人亦名手。意匠经营颇逼真,水石山林气森秀。

剡藤一幅才盈咫,万穴千岩俱点就。芙蓉开萼迤太清,星宿汇流款崇岫。

()

子歌词以侑,凡九阕,皆非人世语。或记之以问一道士,道士惊曰:“此赤城韩夫人所制水府蔡真君法驾导引也,乌衣女子疑龙”云。得其三而亡其六,拟作三阕
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君。千乘载花红一色,人间遥指是祥云。回望海光新。

()

观察承宣重,非才屡拜加。四年三易省,十梦九归家。

丹笔生心火,清霜点鬓华。休衙看明月,初上紫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