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杂诗二十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朗读

诗词:《宣州杂诗二十首》
作者:梅尧臣(宋代)

译文:
《宣州杂诗二十首》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
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
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所作的《宣州杂诗二十首》之一。诗人以隐晦的意象和婉约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情景,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诸葛亮为主题,通过引用历史中著名的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的名字,以及一些意象和比喻,来表达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逝去英雄的追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卓越才能,表现为"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这既展现了诸葛亮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又凸显了他的睿智。

接着,诗人使用了紫毫和苍鼠这两个意象,来描绘诸葛亮的仕途经历。紫毫象征着文官,苍鼠象征着武将,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出诸葛亮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和贡献。

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诗中的露筦和烟丸则体现了一种清新、细腻的意境。露筦明净,代表着清晨的露水,而烟丸染濡,则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沉思。

最后两句"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是对班超的提及。班超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在玉门关战死。这里作者通过引用班超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壮烈牺牲的钦佩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隐晦而精练的语言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逝去英雄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诗人创造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诗意,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楝花品列众香中,我笑前人太不公。二十四番绝以此,也应羞愧对春风。

()

应真曾卓锡,百尺井泉深。汲取天人供,泓澄印佛心。

()

()

住山深几许,晓送林僧语。溪涌石楠花,因知昨宵雨。

()

云间神阙九关开,树杪仙舆万乘来。雾雨萧萧阴辇路,松楸郁郁锁城台。

摐金大乐空山应,裸玉崇仪列辟陪。闻道龙衣亲负土,汉家原庙不胜哀。

()

同行与子复同归,依旧青袍大袖衣。不恨同心歧出处,南山采蕨北山薇。

()

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

()

不见降幡出石头,襄阳遗爱断碑留。东征苦进平吴策,南渡先防避狄秋。

身后功名归武库,闺中封邑继酂侯。怪君早识王夷甫,未向朝廷进一筹。

()

十亩长堤宅,萧疏半老槐。醉眠风卷簟,棋罢月移阶。

斫树遗桑斧,浇花湿笋鞋。还将齐物论,终岁自安排。

()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
与世论交独厌数,此君多冗岂无烦。
欲期虚静延清影,莫懒芟除去恶根。
渐见远山开晻霭,更无繁鸟乱黄昏。
直须放手留閒地,别待春雷见子孙。
()
病卧江干须带雪,老捻书卷眼生烟。
贫如陶令仍耽酒,穷似湘累不问天。
令弟近应怜废学,大兄昔许叩延年。
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颠。
()
莫嗔鱼目混摩尼,著目从头亦自奇。
但向壁间时得句,老夫不用更题诗。
()

夜深微雨醉初醒,风入疏帘月入棂。春色恼人眠不得,焚香闲自写黄庭。

()

溟色饶奇变,云岛相荡擗。中有真人居,将无鲁连宅。

先生犹龙哉,夭矫物莫测。灸輠辩与生,转丸机从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