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孙明复殿丞三首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朗读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业居东岱,
中年谒紫庭。
要涂无往迹,
至死守残经。
诏许求遗稿,
朋邻与葬铭。
世人无怪我,
涕泪为之零。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梅尧臣对孙明复殿丞的哀悼之情。孙明复是梅尧臣的朋友,他在东岱山有一处旧业,曾经在中年时担任过朝廷的官职,拜见过皇帝。然而,他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什么卓越的功绩,只是默默无闻地坚守着他所珍爱的经书。在他去世之后,梅尧臣得到皇帝的诏书,允许他寻找孙明复的遗稿,并且与朋友、邻居一起为他安排了合适的葬礼。尽管世人对于孙明复的事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评价,但梅尧臣却为了他的逝去感到悲伤,痛哭流涕。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梅尧臣对朋友孙明复的深情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孙明复平凡而无闻的一生,他没有取得辉煌的成就,却始终忠诚地守护着自己所珍爱的经书。这种对于普通人一生的真实描绘,使得诗词更具有共鸣力和感人之处。

梅尧臣通过描述孙明复的生活和去世,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悲伤之情。诗中的"涕泪为之零"表达了他悲痛的心情,形象地描绘了他为朋友的离去而流下的眼泪。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此诗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平凡人生中的真实与坚守,强调了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这种真挚而朴素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引发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迢递山行喜见君,留连清远意殊勤。松扉近挹桥边翠,花岛平分水上云。

入馔白鱼双尾出,隔窗黄鸟数声闻。碧崖却忆莼溪上,竹月山泉慰夕昕。

()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
荒店晨炊冷灶烟,忽闻五马暂流连。
关山尽是销魂路,樽酒翻为迸泪筵。
遥想生还成幻梦,纵令死去有谁怜。
眼前难缩壶中地,何问灵均楚国天。
()
我治湖上园,占断山水窟。
幽事日相关,颇觉无暇逸。
有客来相过,云欲救我失。
谓我谁爱閒,未得居閒术。
()
滃郁双云合,滂滂一雨通。
新凉驱积暑,喜气薄高穹。
点点含生意,声声起死功。
田家虽少歉,尚可及年丰。
()
君家舍人公,世谓王杨作。
谁知所传授,白首终林壑。
至今有源流,泾渭分清浊。
岂比世上儿,风姿矜濯濯。
()

丹阳松叶少,白水黍苗多。浸淫下客泪,哀怨动民歌。

春溪度短葛,秋浦没长莎。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

()
自携折脚铛,煮芽仍带叶。
客至请渠尝,俗尘消旷劫。
()

楼船西上路倭迟,两岸江风飐画旗。民俗正劳千里问,年华休叹二毛知。

肇开山邑绥无赖,半减田租慰阻饥。老我提兵思按堵,喜沾馀润和新辞。

()

王师七月下东方,国难悬知痛未忘。岂有亡人仇卫辄,似闻故剑在昭阳。

檀君废壤关时局,卫满荒营彻旧防。宵旰两宫频左顾,诸君何以副尊王。

()
移文招子气添豪,毕竟牢关计未高。
留得商霖活秋稼,未应禹浪怨春桃。
半窗明月诗谁和,一剑空灯手自搔。
来此共君思昨梦,秋风江上几投醪。
()

()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

侍讲扶大雅,所集皆名人。哺啜亦风流,周旋多率真。

且为偷闲客,谁证不坏身。惊心斗转已,瞥眼参与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