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此下原有促拍满路花西风吹渭水一。唐代。无名氏。世事促促。莫劳心役役。弃尘早归林下,盖个低低茅屋。映窗疏竹。洒洒风生玉。万叠青山为友,那管桑田翻覆。
《霜天晓角 此下原有促拍满路花西风吹渭水一》是一首宋代无名氏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天的早晨,鹿角吹响,这里本来就有忙碌的脚步声,满路上开满了花,西风吹拂着渭水。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忙碌的世事和个体的劳累,同时呈现出自然的宁静和美好。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疲惫和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诗词表达了世事的匆忙和个体的劳累,以及对繁忙生活的厌倦和追求宁静的渴望。诗中的"世事促促"和"莫劳心役役"表明了诗人对于繁忙生活的感受,他希望能够摆脱喧嚣,回归自然。"弃尘早归林下,盖个低低茅屋"表现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映窗疏竹,洒洒风生玉"描绘了窗前疏竹的景象,以及微风吹拂下的宁静与美好。"万叠青山为友,那管桑田翻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繁忙生活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它呈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繁忙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内心真实和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骑吹曲辞九首 其七 凤林关。宋代。耶律铸。祇须尽敌巡乌水,未可移屯过凤林。切索更虞蜂虿毒,恐还争纵虎狼心。
瑞龙吟·大石春景。宋代。周邦彦。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寄陈太常廷祼。明代。王世贞。帝念先朝折槛郎,徵书贺色动明光。还将白简酬青琐,不厌清斋守太常。天峻容台多日月,夜严宣室傍星霜。未须论到波臣事,推案看山也自强。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唐代。许浑。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游仙诗 其二。唐代。张鸿。九转丹成上鹤鸣,天师职掌重瑶京。绿章判尽通明殿,祗恨人间米贼名。
戊申夏日喜张百庵中秘过访却赠即送还朝 其三。明代。释今无。禅心尤自旷,不在比邻间。一棹珠江远,三秋蓟雪还。月篷推自看,云路悟应閒。劫外能相忆,依稀鹫岭山。
书叹。宋代。陆游。濩落非时用,栖迟送此生。只知求醉死,何惮得狂名。伏枥天涯老,吞舟海澨横。眼前交旧尽,有泪对谁倾!
山中书事。元代。宋无。学道志云霄,自然尘念抛。雨宽琴上线,风响树间瓢。果熟供猿食,松高任鹤巢。看他陈处士,终被华山招。
庸庵用游半淞园韵见怀次答。。陈三立。闲踪问园馆,晴色满江郊。织浪回廊侧,楼烟秃柳梢。杖寻晞发石,亭欠盖头茅。清景摹乘兴,含毫浴砚坳。
撼庭秋。宋代。晏殊。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