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是一首宋代的无名氏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其中箫声和鼓声在黄昏时分回荡。
诗中的箫鼓声象征着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表达。黄昏时分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失调的情绪。这种失调可能是指作者内心的不安或者是周围环境的不和谐。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箫鼓声在黄昏时分回荡。
这首诗的诗意可以理解为对失调和不和谐的描绘。箫鼓声代表了美好的音乐和艺术,而黄昏时分则暗示了一种不安和不和谐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也可能是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或不适应。
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了箫鼓声和黄昏时分作为表达的元素。箫鼓声代表了美好的艺术和音乐,而黄昏时分则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这种对美好和宁静的描绘与失调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歌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失调名》通过描绘箫鼓声和黄昏时分,表达了一种失调和不和谐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也可能是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或不适应。通过对美好和宁静的描绘,诗歌更加突出了这种失调情绪的张力和表现力。
湖上闲望二首 其二。宋代。朱淑真。薄云疏日弄阴晴,山秀湖平眼界清。不必西风吹叶下,愁人满耳是秋声。
春暮即事。宋代。翁森。啼鹃春已暮,徒倚念流光。雨涨溪舂急,山晴火种忙。寻芳知兴浅,怀远觉愁长。两月无来客,青苔满石床。
梅花。宋代。林逋。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孤芳看不休。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偈十六首 其七。宋代。释士圭。一阳生,万物萌。天本清,地常宁。四时行,万汇成。如纬经,如权衡。天心平,人心诚。日月明,鬼神警。方知天地分浊清,古今无亏盈。圣泉拄杖犹通灵,敲骨出髓。方悟从上诸圣碗鸣声,犹较芭蕉半月程。
缺题。宋代。王之望。霜晴爱日晓生东,萧寺山茶赏岁丰。锦里出遨驱小队,雪山纳堠狎诸戎。叶连油幕侵天碧,花倚朱旗特地红。美景良辰万人喜,不妨行乐一尊同。
自然斋诗为周原夫作 其五。明代。乌斯道。今日憺无事,薄言疏我襟。清风蹑山梁,烦歊憩松阴。鱼游湖水净,鸟啼崖谷深。朋友相邀坐,衎衎论此心。
卖松者。五代。修睦。求利有何限,将松入市来。直饶人买去,也向柳边栽。细叶犹粘雪,孤根尚惹苔。知君用心错,举世重花开。
山中天湖卜居二首 其一。元代。清珙。林木长新叶,绕屋清阴多。深草没尘迹,隔山听樵歌。自耕复自种,侧笠披青蓑。好雨及时来,活我新栽禾。游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既善解空理,不乐还如何。
和徐子融见寄。宋代。陈文蔚。清时何故有遗才,酒胆如虹亦壮哉。多谢论交比金石,自惭进德未涓埃。政须尊酒风前共,莫作扁舟月下回。风雪当门须有夜,要观四物一时来。
六月二十五日晓出郊。宋代。陆游。剑南作客岁再淹,正如病翼遭(米加离)黏。短衣射虎性所乐,不耐龌龊垂车幨。今晨偶出得一快,欣然意若脱楚钳。晓星已疏更磊磊,残月欲尽犹纤纤。鸡鸣已与夜漏断,鸦起似逐朝阳暹。扬鞭走马忘老惫,自笑狂疾何由砭。
闰月四日大负出灵鹫捕鱼具鱠且约冬间再集。宋代。朱翌。西北云收廓太虚,东南风急放船初。冬深更许侯设鱠,地过不讥公矢鱼。白小未容登燕俎,红鲜忽已间嘉蔬。重生鳞鬣浮江去,尽是先生所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