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公桥作

乘公桥作朗读

《乘公桥作》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景色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回忆和赞美。

诗中的第一句“晚峰横碧树梢红”描绘了夕阳下山峰的倒影和红色树梢的美景。这一景象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接下来的一句“数榜渔罾水影中”描绘了渔民在水中摆放渔网的场景。这一景象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和人们对渔业的依赖。通过将渔网的影子与水面的倒影相结合,诗人创造了一种幻觉般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

最后两句“忆得江南曾看着,钜然名画在屏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珍视。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亲眼目睹过的江南景色,将其比喻为一幅宏大的名画,悬挂在屏风上。这种比喻使得诗歌中的景色更加生动而具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文化和艺术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江南美景的壮丽和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回忆和想象,将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美丽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朗读
()

猜你喜欢

少年莫笑我蹉跎,听我狂翁一曲歌。入手荣名取虽少,

关心稳事得还多。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

()

□惠家狮儿,雪白真可取。
摩挲方脱怀,跳跃遍庭宇。
意在饱可饕,饲养如旧主。

()

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

思往事,入颦眉。柳梢阴重又当时。薄情风絮难拘束,飞过东墙不肯归。

()
除却离忧百事慵,重来苔径旧时踪。
江清秋响风催棹,鸟去庭空月照筇。
回首独愁千万树,隔林细数两三峰。
茫茫憔悴初冬色,飒沓时闻五夜钟。
()

长途历尽几溪山,十月驰驱四月还。廿载重游京国地,五年三入武陵关。

岸头榆柳生新色,洞口桃花认旧颜。花鸟三春看又过,更从何处遣痴顽。

()

疏雨洗烟波,雨过满江秋色。风起白鸥零乱,破岚光深碧。
荻花枫叶只供愁,清吟写岑寂。吟罢倚阑无语,听一声羌笛。

()

弦歌声闹正绸缪,宿驾天迁动别愁。留犊悬鱼遗厚爱,攀辕卧辙叹痴谋。

斟残玉斝情难继,唱彻阳关泪欲流。翘首此行摅底裹,陆沉经济展神州。

()
春衫快马君来时,寒江稳泛君今归。
人生聚散定何许,怅望十年三别离。
忆昔见君石城下,杂佩瑶瑜间兰麝。
三年一鸣惊倒人,欲和薰风奏韶夏。
()

一官赴亳县,九月发金台。雪色侵行李,梅花照酒杯。

廉平需岂弟,抚字赖贤才。迢迤关河意,相思首重回。

()
酿成吴米野油囊,却爱清谈气味长。
闲日有僧来北阜,平时无盗出南塘。
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
江水中(左氵右霝)应未变,一杯终欲就君尝。
()

忽忽掩关卧,起来春日曛。
和风吹草木,杂花纷已繁。
他乡农事兴,悽然怀故园。

()

高城倒影下无地,秋水涵空长有天。

()

荆溪忆,烟景未能描。官阁面山横玉案,子城带水束冰绡。

海市幻蛟桥。

()

浅涧漾清波,晨光侵绿萝。石鸣鱼自跃,山静鸟还过。

不用投竿起,相寻乐趣多。临流吾亦羡,得意写高歌。

()
六月都城偏昼永。
辘轳声动浮瓜井。
海上红楼歌扇影。
河朔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