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朗读

《木兰花令》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仇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从高处落下,寒鹊开始鸣叫。
露水洒在秋天的天空,清澈得像水一样。
昨天西风吹过江南地区,
红叶黄芜遍布三四里。
香莼草先靠近幽僻之处,
断杵声偏偏传到远方客人的耳中。
沧洲没有归途,迷失了回家的路,
山峦重叠在梦中。

诗意:
《木兰花令》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描写月亮、鹊鸟、露水、红叶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自然景观的感受。诗中还融入了一些隐喻和象征,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迷茫。通过描绘沧洲无路、迷失归途的情景,暗示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赏析:
《木兰花令》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人生困惑的感悟。诗中的月亮、鹊鸟、露水、红叶等元素,以细腻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给人以鲜明的感官印象。例如,月亮从高处落下,寒鹊开始鸣叫,刻画了秋天的景象和气氛。诗中还运用了一些隐喻,如红叶黄芜暗示着季节的转变和生命的衰老。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情感和思考。香莼草靠近幽僻之处,断杵声传到远方客人的耳中,描绘了隔阂和距离感。沧洲无路、迷失归途的情景,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迷茫和困惑。最后,山峦重叠在梦中,给人以虚实交错的感觉,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总体而言,《木兰花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生命起伏和人生困惑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点和情感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朗读
()

猜你喜欢

秋苔青遍野,寂寞惬郊居。何处山僧至,门前响木鱼。

()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
峻极巍峨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
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
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
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
()

劳劳五里亭,禅关亦在兹。往来冠盖人,驻马暂经时。

轮蹄纷杂遝,供张错路岐。尘劳遍大地,佛力津梁疲。

()

五湖秋水客南还,极目空明豁醉颜。素练平铺云梦泽,青螺半出洞庭山。

几行雁影孤帆外,万里天光一鉴间。南望八闽何处是,归心先已到乡关。

()
一生已分阻长饥,轻薄羞随造化儿。
远寄微言作君寿,无盐何敢突西施。
()

青规前席暇,归沐兴何长。
北第秋将晚,东篱菊正芳。
幽丛霏薄雾,桂色艳轻霜。

()
梅与雪争姝。
试问春风管得无。
除却个人多样态,谁如。
细把冰姿比玉肤。
()

我见出家人,不入出家学。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

澄澄孤玄妙,如如无倚托。三界任纵横,四生不可泊。

()

满城风雨近重阳,一舸烟波入醉乡。

心事已同鸥鸟白,眼界空有云山苍。

()

游轮走朱盖飞碧,路如羊肠山虎脊。
奇观多似九牛毛,尘服轻於一狐腋。
禅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盈尺。

()

杨柳矶,燕子飞,江西倦客江东归。芦芽出水鳜鱼肥,君今归去是耶非?

闻君疾,未相识,漫浪赠言恐无益。新丰斗酒何日逢,人生意气无南北。

()

我行阅雄关,天剑殆无敌。迢遥来一发,突兀遏重壁。

望望嵯岈间,豁罅不盈尺。到关穿雪窦,窥户睇月隙。

()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

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