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朗读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是元代作家元好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
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元好问对自己平凡生活和虚名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以壬辰年(元好问生于壬辰年)围城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淅江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仰慕西南的高山和自由自在的鸟儿,对于自己微不足道的官职和世俗的困扰感到厌倦。他感叹自己无法进入麒麟画中(指仕途的高位),也无法与巢由(指文人雅士)同调,感到自己的虚名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负担。作者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岁月无情地消磨了他的年少时光。他想起钟鼎山林的往事,但不知道这些事情何时已经过去。夜晚,四壁传来秋虫的鸣叫声,残灯斜照,青镜映照着作者已经增添了多少白发。整首诗词以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于虚名和世俗的反思,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词中融入了元代诗歌的特色,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
频年此地几维舟,愧费主人鸡黍留。
只道双凫已朝帝,那知一鹗尚迟秋。
小能过我谈不恶,重复别君空作忧。
问讯东归所经历,但云岩石过丫头。
()
希奇宝象兽中王,猛毅雄心世不当。
四足端然如玉柱,双牙利剑若金鋩。
立观峭峻成功岳,动必摇形见者慌。
但心声名告丑类,从今何敢作灾殃。
()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窗外燕娇莺妒。窗下梦魂无据。梦好却频惊,不到彩云深处。无绪。无绪。红重一帘花雨。

()

莫折花,折花损新枝。结根同美好,忍此生别离。不如坐花下,长醉春风时。

()

重溟倒影,五芝含笑,神仙今古台州。山拥黄堂,烟披画戟,双岩瑞气长浮。前事记鳌头。有百年台榭,千室嬉游。墨宝凄凉,风凌雨蠹尽悠悠。
规恢共仰贤侯。当政成五月,景对三秋。飞栋干云,虚檐受露,放怀不减南楼。宾燕奉觥筹。妙绮笺琼藻,声度歌喉。只恐棠阴成后,趣去侍凝旒。

()
闲人行李。
羽扇芒鞋尘世外。
一叠溪山。
也解分风送客帆。
()

乘暇寻芳偶独来,熙熙群品在春台。暖风消尽墙阴雪,一夜繁花几树开。

()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

圣皇御统天眷隆,四方万国皆来同。祖宗敷佑灵贶锡,雨旸顺序民物丰。

维时严冬气凛冽,同云布空阴霭结。天教三白应奇祥,一夕都城飘瑞雪。

()
正丹翁初度。
对花满江城,晓莺欲语。
崆峒在何处。
渐雨过农郊,劝耕问路。
()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
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
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

西园啼鸟。留得春多少。客里情怀无日好。愁损连天芳草。博山灰冷香残。微风吹满银笺。卓午花阴不动,一双蝴蝶团圞。

()

珊瑚洲上葛仙井,秋入银床寒渫清。玉液炼成丹灶冷,竹梧幂历彩烟生。

()

千叠云峰万顷湖,白波分去绕荆吴。

感君识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峡口图。

()

昏昏昏晓忘春曙。几尺幽窗,半掩苍苔,一抹青山,平铺飞絮。

似酒醒乍扶头,镫灺难留炷。沈沈天海濛濛,早把韶光,暗里消去。

()

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

()

共喜之官处,离家路不遥。云连闽岭树,城压海门潮。

村暗榕阴合,江晴鳄气消。故乡旧知己,大半是同僚。

()
皇受命而熙洽兮,实千祀而一时。
协气郁而四塞兮,与盛德其俱升。
麟凤出而帝午兮,犹氤氲而扶舆。
笃生我公兮,以文章为世师。
()

促轸危弦音最悲,伤心那得世人知。由来入室升堂者,意在高山流水时。

与子径为竹林宴,到今长记角弓诗。文昌近极官清贵,不负羔羊及素丝。

()
臭口未开经万劫,丝毫才犯铁轮随。
雨散云收明月夜,反动江波说向谁。
()
早日逍遥侍从间,重来奉引近威颜。
倦趋北阙晨霜冷,思上南楼夜月闲。
直指不夸新衣绣,曲台只记旧班联。
岂知隔面心犹渴,空讶相如下笔悭。
()

乖龙忽起华阳天,东来御雨鸣空山。丰隆轰空光照地,怒髯抉石翻云烟。

蜿蜒遗迹尚如昨,势若九曲来河源。纷纷火齐散林莽,至今璀璨青霞端。

()
自昔高阳里,尝推月旦评。
华簪先德齿,朱绂羡恩荣。
奴岂谋干树,金方笑满籯。
有孙看鼎贵,钟庆验佳城。
()

深院梨花呈腻粉,邻墙艳杏褪残脂。池塘雨后蛙声闹,半为官鸣半为私。

()
黄发趋严诏,青宫启太微。
园公方入侍,疏傅已言归。
奏牍三千在,流年七十稀。
无从奠难酒,老疾只沾衣。
()

第一折

()

篱角金英喷异香,杜门岑绝独持觞。风掀脱叶横斜舞,云衬平林浅淡黄。

塞管有情增哽噎,野花无绪伴凄凉。不禁景物撩秋眼,剩与新篇付锦囊。

()

灵山山下初逢处,溧水水边重见时。草草犹传出山句,勤勤更枉送行诗。

传闻恍惚疑升报,问讯凄凉自越医。略计别离能几日,谁知生死遂分岐。

()

久远知谁更解珍,即今独见墨如新。
难怀白壁归秦国,尚喜乌嘷属楚人。

()
兄弟亲知香异方,仆夫痡困马玄黄。
惟叶臭味李夫子,不为无人不肯芳。
()

万户千门夜不关,采灯摇月影阑斑。城连星斗无多尺,春在蓬莱第几山。

宝树有花移海上,碧箫吹暖到人间。君王有庆臣民乐,共对东风一解颜。

()

陆行忌豺虎,水去怯风波。世路险犹尔,客中愁更多。

吾生真漫与,天道合如何。千古兴亡意,临风一放歌。

()
穷阴雕残年,小雨杂寒冻。
野迥山色枯,木落天宇空。
殷勤玉雪友,岁岁管宾送。
孤标耿黄昏,清艳横螮蝀。
()
清和天气晓寒余,客梦江干赋索居,风动琐□绿满除。
漫摊书,一半儿斜阳一半儿雨。
()
急水波心下直钩,鱼龙暇蟹一时收。
祖师活计无多子,恼乱春风卒未休。
()

才如白锦笔如杠,独步文坛折幔幢。梅阁题诗梁水部,宰官护法晋庐江。

十年傲骨浑无恙,千古雄心不肯降。共向丰湖旌白水,斗间龙气本来双。

()
东风寂。
垂杨舞困春无力。
春无力。
落红不管,杏花狼籍。
()

高平仙人栖稳处,长林叠嶂含风露。仙人一去不复还,山中白石长如故。

苍龙时上石床眠,老鹤犹窥丹灶烟。金枝翠盖知何所,洞门月色长娟娟。

()
鬓拢春烟湿翠翘,石榴裙幔袅纖腰。
绛唇不敢深深注,却怕香脂污玉箫。
()
闭户秋风里,寥寥绝往还。
菊开无俗艳,木落见真山。
心比孤蟾净,身同野鹿閒。
困来虽就枕,无梦到人间。
()
镬汤炉炭三禅乐,剑树刀出大觉场。
此日拨开心地印,了无佛法可商量。
()
宝篆香沈。
锦瑟尘侵。
日长时、懒把金针。
裙腰暗减,眉黛长颦。
()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

鸡鸣门启早,企伫认车尘。鲜橘佐香茗,清泉煮活鳞。

不胜杯酒醉,殊感古风淳。几度殷勤嘱,来年趁好春。

()
朋游同一辈,伯季自相师。
薄宦俄衰暮,清懽仅暇时。
我怀青冢曲,子念紫荆诗。
但得无忧患,幽栖岂不宜。
()
近岫披晴雾,遥山纵雨云。
皑皑疑雪积,莽莽若江分。
()

阖闾城外阵云兴,草木依微杀气凝。
雪霁长淮齐饮马,烟消清野疾飞鹰。
羽林密号传符刻,幕府初筵列豆登。

()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黄花寒后难逢蝶。

红叶晴来忽有蝉。韩康助采君臣药,支遁同看内外篇。

()

开函一笑。写得梅兰双绝妙。我不如公。只爱狸奴玩意同。

老人眉寿。兼问宛如无恙否。一样堪夸。闻说娘儿字小花。

()

云雨手翻覆,越盟久已寒。尺布与斗粟,意态尤可怜。

狂奴豹隐雾,故人龙在天。鹤书访羊裘,贱贵何足言。

()

一径烟霞入望深,鸟声终日在高林。涧边幽草青如织,谁识江湖后乐心。

()
睡思初酣过午睡,起来四顾已斜阳。
添糊窗隔无风气,旋晒衣裘有日香。
旧雨不来从草绿,新豊独酌又花黄。
去年重九穷忙过,可遣今年更作忙。
()

江风烟树两悠悠,有客乘槎上帝州。袖里骊珠光自动,匣中龙剑气先浮。

海横五岭添行色,柳拂三城带别愁。郑老青毡元不薄,知君才是古人俦。

()

蕙带缠腰复野蔬,一庄水竹数房书。

举头忽见南山雪,便说休官相近居。

()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

()

岐路始千里,悬帆早欲分。弟如南峙岳,兄似北流云。

投翰将临□,弹冠想策勋。寒江夜孤雁,可以比慇勤。

()

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
继者惟巨然,笔从墨间出。
南宫实游戏,父子并超轶。

()

犹诵过庭教,俄成陟岵悲。尘生五色服,空忆上堂时。

新冢楸梧绿,深春雨露滋。含情已无限,更咏蓼莪诗。

()

公庭拜罢笑声闻,晓色曈曈射锦茵。元日不阴占乐岁,太平有象兆新春。

不知何地来银瓮,复报诸方致白㕙。四海治安封禅举,岱宗久已望东巡。

()
()

鸟啼不数声,众绿一齐晓。力以游山勇,兴自芳春好。

夜来雷雨过,山径犹湿草。登顿穷曲盘,已出万松杪。

()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
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
半世青苖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