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刘济川来别,同宿康庵,梦与予过田。金朝。元好问。来鸿去燕十年间。镜中看。各衰颜。恰待蒙泉,东畔买青山。梦里邻村新酿熟,携竹杖,款柴关。人生谁得老来闲。记清欢。见君难。长路悠悠,回首暮云还。断岭不遮南望眼,时为我,一凭阑。
《江城子 刘济川来别,同宿康庵,梦与予过田》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鸿去燕十年间。
镜中看。各衰颜。
恰待蒙泉,东畔买青山。
梦里邻村新酿熟,携竹杖,款柴关。
人生谁得老来闲。
记清欢。见君难。
长路悠悠,回首暮云还。
断岭不遮南望眼,时为我,一凭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人以刘济川来别为引子,回忆了过去十年间的离合悲欢。他通过镜子看着自己和他人的衰老面容,感叹时光的无情。然而,他仍然怀抱着希望,期待在东畔买下一座青山,享受晚年的宁静。在梦中,他看到了邻村新酿的美酒,带着竹杖,款款走过柴关。他思考着人生,谁能在老去之后得到闲适自在的生活。他铭记着过去的欢乐,但与君相见却困难重重。长路漫漫,回首望去,只见暮云重重。尽管有断岭挡住了南方的视野,但这正是我所处的时代,我只能凭倚在栏杆上,静静观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元代特有的豪放风格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他人的衰老面容,以及对过去欢乐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然而,诗人并不消极,他仍然怀抱着希望,期待在东畔买下一座青山,过上宁静的晚年生活。诗中的梦境和邻村新酿的美酒,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面对困难和时代的限制,诗人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定的态度,凭倚在栏杆上,静静观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元代。徐贲。道路经千里,风尘过十年。遗阡寒草外,故墅夕阳边。去买临江艇,归求负郭田。遥知葬亲处,双鹤吊秋烟。
神士赋歌。魏晋。李谧。周孔重儒教,庄老贵无为。二途虽如异,一是买声儿。生乎意不惬,死名用何施。可心聊自乐,终不为人移。脱寻余志者,陶然正若斯。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八。明代。董纪。别时容易见时难,我钓吴淞尔钓磻。遮莫子牙钩饵大,四腮风味属张翰。
花朝宿石井 其二。清代。黄宗羲。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珍重西窗书甲子,续游何日剪灯红。
夜雨 其一。金朝。李俊民。元气淋漓彻九垓,那消掩耳一声雷。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
题西域木唐卿旌表孝义卷。元代。许有壬。桥梓天殊棣有华,良心初不间幽遐。何年四海无旌表,尽化忠臣孝子家。
怀颐山老。宋代。冯去非。 枯吟世虑轻,求道不求名。病起春风过,闲居野草生。游山寻旧屐,煮茗试新铛。别久空相忆,疏钟隔水鸣。
雨后山庄图。元代。范梈。川容丽过雨,百谷会新流。溪路凌高转,佳木鸟鸣幽。我田横岫下,黍稷岁可收。不谓有生意,乃复见将秋。时从野老饮,欢语载道周。宇宙无终极,此外更何求?
再次交代韵四首。宋代。陈造。漫叟当年臼作樽,侑樽青嶂漫嶙峋。与君屡共山前醉,似觉清欢胜昔人。
酹江月(扬州菊坡席上作)。宋代。曾协。一年好处,是霜轻尘敛,山川如洗。晚菊留花供燕赏,金缕宝衣销地。旧观初还,层楼相望,重见升平际。小春时节,绮罗丛里人醉。此日武帐贤侯,六年仁政,浃长淮千里。欲入鹓行仍缓带,聊抚竹西歌吹。紫塞烟清,玉关人老,宜趣朝天骑。香尘归路,旧游回首应记。
叹世。明代。唐寅。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二月五日。明代。宗臣。今年春事何太迟,二月五日寒如丝。细雨忽见芳草色,晴云犹护梅花枝。鼓吹长江日夜急,羽书匹马东西驰。天时人事且如此,忍向青山歌紫芝。
送僧机素还东嘉。宋代。林逋。康乐遗踪地,言归已有期。江流富春阔,山沓括苍危。锡润飞晴霭,罗寒滤晓澌。东岩有幽石,应许折松枝。
衢州杂兴二首。宋代。叶适。樊梅野雪扫成泥,桃李纷纷照旧蹊。行子束书轻驷马,主人炊蓐候鸣鸡。丰年囹圄荒蓬藋,万里耕桑接町畦。堪笑府儒何用此,只今飘转楚江西。
别怨 霜寒。宋代。赵长卿。娇马频嘶。晓霜浓、寒色侵衣。凤帷私语处,翻成离怨不胜悲。更与叮咛祝后期。素约谐心事,重来了、比看相思。如何见得,明年春事浓时。稳乘金腰袅,来烂醉、玉东西。
九日过介之推庙。宋代。李复。荒祠久零落,秋日故山阿。椒菊持新奠,龙蛇忆旧歌。论功嗟晋粟,流怨动汾波。千岁遗灵在,乡民禁火多。
姑苏杂咏 开元寺石钵。明代。高启。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
苍然亭。宋代。文天祥。风打船头击夕阳,亭前老子旧胡床。青牛过去关山动,白鹤归来城郭荒。忠节风流落尘土,英雄遗恨满沧浪。故园水月应无恙,江上新松几许长。
舟中遣怀效吴音兼寄方孟旋 其三。明代。李之世。昼永人閒睡思浓,沿洄孤棹任从容。茶烹雪乳称禅味,饭惜雕胡罢午供。拄杖时听群鸟哢,寻山忽讶一僧逢。春流处处桃花浪,未信仙源隔几重。
秋日思牛首诸山因寄海天上人。明代。皇甫汸。坐忆空山路,青林去不遥。斋关闭秋雨,寒磬落江潮。雅自依龙藏,凭谁问虎桥。尘心报支遁,何日晤言消。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三。明代。郭之奇。竟日愁阴雨,经时望晓晖。人间知己尽,门内一身微。入梦关河阻,当前物象违。荣枯千古事,转盼亦同归。
思归。清代。顾印愚。嶓冢西南路,青天两剑高。归飞定何日,磋砥念同袍。鸟倦愁长往,鱼赪叹久劳。故山无恙在,旧业有书刀。
感时二首 其二。清代。王季珠。翎顶轩轩内外臣,坐看贼窟窜江滨。未谙韬略誇褒鄂,并荷恩荣渺越秦。劝学何篇真载道,理财无政不伤民。强支军国二三老,尚遣私人踞要津。
春晚二首。宋代。苏泂。佳花有重秀,幽兰徒自芳。姝媛被奇服,丝竹罗中堂。主人惜残春,清夜未渠央。客子抱贞节,泯然独升床。
老农叹。宋代。裘万顷。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旱魃忽为虐,耕种谩劳力。去年幸一稔,今岁免艰食。细听老农语,令我三叹息。但愿从此去,龙骨长挂壁。大田多黍稌。高廪若山积。或云保大丰,则恐钱转啬。夏租星火急,处此未有策。细民一钱税,往往亦追索。谷贱反伤农,此语传自昔。语客且勿忧,新丝尚堪质。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唐代。韦庄。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惟怕雪生髯。病如原宪谁能疗,蹇似刘桢岂用占。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沈潜。吁嗟每被更声引,歌咏还因酒思添。客舍正甘愁寂寂,郡楼遥想醉恹恹。已闻铃阁悬新诏,即向纶闱副具瞻。济物便同川上楫,慰心还似邑中黔。观星始觉中郎贵,问俗方知太守廉。宅后绿波栖画鹢,马前红袖簇丹襜.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积冻慢封寒溜细,暮云高拔远峰尖。讼堂无事冰生印,水榭高吟月透帘。松下围棋期褚胤,笔头飞箭荐陶谦。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虽有远心长拥篲,耻将新剑学编苫。才惊素节移铜律,又见玄冥变玉签。百口似萍依广岸,一身如燕恋高檐。如今正困风波力,更向人中问宋纤。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宋代。张镃。倭缬帘垂柳外楼,睹妆微露玉搔头。承平气象应如此,忆杀金明水殿游。
临湘道中。明代。田登。望远尘襟阔,林深去马迟。雨喧春圃绿,风动晓山吹。鼓浪鱼惊饵,拖声蝉过枝。山灵如有意,花鸟慰春思。
入忠轩书院咏兰。宋代。丘葵。阶庭暂托根,只与绿苔亲。自少枝条分,不争花卉春。轻寒青瘦硬,出槛紫鲜新。风雨时吹洗,含芬待主人。
月下果饮七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晋文侯。宋代。林同。嘉汝故锡汝,非将玉展亲。克昭乃显祖,追孝尔文人。
刘处士坟山礼亭。宋代。刘子翚。风马云车怅莫寻,祠亭空锁古原阴。豆觞三献礼经事,霜露四时人子心。世尽浮云同渺渺,名高拱木共森森。平生积善身徒老,赖有家儿敌万金。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唐代。李峤。万骑千官拥帝车,八龙三马访仙家。凤凰原上开青壁,鹦鹉杯中弄紫霞。
西湖十咏 其七。明代。胡应麟。千山台殿列金银,草色湖头绿渐匀。白傅堤前题柳客,陆侯祠畔卖花人。连峰黛簇婵娟髻,满路香飞叱拨尘。四百旗亭游未半,遥看斜日堕红轮。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翠麓连绵气属天,岧嶢艮岳绕芝田。瑞禽可是曾迎驾,万岁山头识静鞭。
飞燕。宋代。李溥。年年来去为谁忙,偏恋晴春引兴长。杨柳池塘窥日暖,杏花门巷落泥香。孤飞带雨寻华屋,双翼随风过粉墙。王谢旧游云海阔,秋深离恨转凄凉。
念奴娇 胭脂井。清代。郑燮。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宋代。辛弃疾。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