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嵩山中作。金朝。元好问。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冷。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相去*皇,不到一牛鸣。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江城子 嵩山中作》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众人皆醉屈原醒。
笑刘伶。酒为名。
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
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冷。
这首诗词以屈原和刘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酒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而刘伶则是一个以酒为乐的文人。诗中描述了众人都陶醉在屈原的诗歌中,而刘伶却清醒地嘲笑他们,认为他们像螟蛉一样虚伪。作者并不赞同以酒为名的行为,认为这种追求名利的方式是可笑的。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作者说即使自己死后被埋葬在糟丘珠(一种贫瘠的土地)也不会感到恶心,因为他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琐事,追求了清冷的境界。他认为醉乡是千古一样平常的境地,物质的忘却和情感的超脱使他忘记了自己的形象。作者表示,与皇帝相距甚远,不过是一声牛鸣的距离。最后,作者希望如果能见到三闾(指古代的官署)的人,可以一起倾诉心事,共享美酒。
这首诗词通过对屈原和刘伶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名利追求的批判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此是河清宴。觉朝来、薰风满入,生绡团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头米贱。且莫管、官租难办。绕砌苔钱无限数,更莲池、雨过珠零乱。尽买得,凌波面。家山乐事真堪羡。记年时、荔支新熟,荷筒齐劝。底事来寻蕉鹿梦,赢得乾忙似箭。笑富贵、都如邮传。做了丰年还百姓,便莼鲈、归兴催张翰。看卿等,上霄汉。
贺新郎·此是河清宴。宋代。王迈。此是河清宴。觉朝来、薰风满入,生绡团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头米贱。且莫管、官租难办。绕砌苔钱无限数,更莲池、雨过珠零乱。尽买得,凌波面。家山乐事真堪羡。记年时、荔支新熟,荷筒齐劝。底事来寻蕉鹿梦,赢得乾忙似箭。笑富贵、都如邮传。做了丰年还百姓,便莼鲈、归兴催张翰。看卿等,上霄汉。
次韵梅花四首。宋代。陈棣。冻合千林暖未回,一枝先见腊前梅。寒溪淡月凭谁赏,冷蕊疏香不自谋。赖有此君为伴侣,略无凡卉作舆台。欹危百折尖头路,应为多情得得来。
客居。宋代。释文珦。借得空房住十春,野麋山鹿日相新。宁嫌老景犹为客,却喜闲身不属人。於转物时观世界,向无心处得天真。深居谢绝曾非傲,朽钝形骸畏屈伸。
相见欢 本意。魏晋。高燮。多情容易凝眸。莫含羞。可许朝朝伺汝看梳头。何处住。商量语。住温柔。着意怜侬携手上眉楼。
偶题 其一。明代。王世贞。一间茅屋足沈沦,无那虚名转趁身。记得松风陶氏阁,玉书先下扫除人。
水亭秋日偶书。宋代。林逋。巾子峰乌臼树,微霜未落已先红。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溪山如洗雨才乾。芦荻暗江湍。沙明水碧岚光净,似丹青、图画宜看。风卷浪花翻雪,□飘金粉生寒。老翁终日把纶竿。潇洒异衣冠。想应自得烟波趣,又何心、显职高官。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
风入松·溪山如洗雨才乾。元代。沈禧。溪山如洗雨才乾。芦荻暗江湍。沙明水碧岚光净,似丹青、图画宜看。风卷浪花翻雪,□飘金粉生寒。老翁终日把纶竿。潇洒异衣冠。想应自得烟波趣,又何心、显职高官。踪迹往来吴楚,梦魂不到长安。
战城南。明代。李濂。战城南,城南白骨高嶙峋。胡风四边来,冥冥起黄尘。但闻众鬼哭,不知何方人。有母倚闾,有妻捣衣。逢人问信,不见汝归。年年寒食,家家悲啼。有梦见汝面,无处寻汝尸。战城南,哀复哀,乌鸦暮徘徊,啄肠向林飞。颅箭无人取,惟有蚋蚁围。嗟哉戍边人,到此莫思回。
鹦鹉。明代。马守真。永日看鹦鹉,金笼寄此生。翠翎工刷羽,朱咮善含声。陇树归还远,吴音教乍成。雪衣吾惜汝,长此伴闺情。
陈侍御新居。唐代。黄滔。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山怜九仙近,石买太湖奇。树势想高日,地形夸得时。自然成避俗,休与白云期。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明代。释函可。几年相约入千山,万丈枯藤我独攀。何日团圞最高处,峰峰收拾破囊还。
戊戌九秋扈从山陵。明代。冯彬。御香载道护双螭,许著行衣揽辔随。满路弋林屯虎旅,隔山铃索驻龙旗。金乌玉雁藏真宅,翠釜朱型荐孝思。千古舜文今再见,感怀还咏有周诗。
同康侯观胡公泉歌。明代。王九思。鄠西丈八村东侧,平地涌泉映空碧。绕岸圆甃数十围,澄波到底馀五尺。石罅暗泻东北流,旱亦不竭潦不溢。东北万顷树
秋日雨中同方允治集范介儒书斋同赋霞伦二字 其二。明代。欧大任。谁道山王会,犹能及伯伦。闭关聊玩世,结社欲栖真。萧爽斋中帙,沉冥竹下宾。他宵如听雨,应忆倦游人。
范饶州夫人挽词二首。宋代。梅尧臣。听饮大夫日,止言京兆辰。常忧伯宗直,曾识仲卿贫。蒿里归魂远,芝山旅殡新。江边有孤鹤,嘹唳独伤神。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唐代。李益。暑予本疏放士,瑼来非外矫。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送同年郭鹤野还朝四首 其一。明代。王禹声。仙郎新领度支章,儤直应含汉署香。十道徵求今太急,好将词赋托长扬。
祝二岩。宋代。戴复古。仆本山野人,渔樵共居处。小年学父诗,用心亦良苦。搜索空虚腹,缀缉艰辛语。糊口走四方,白头无伴侣。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遍参百家体,终乃师杜甫。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二严我所敬,二严亦我与。我老归故山,残年能几许。平生五百篇,无人为之主。零落天地间,未必是尘土。再拜祝二严,为我收拾取。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 其四。明代。杨慎。雪中送炭忆前人,欲暖曲身成直身。翠柏苍松元自劲,岁寒那肯变天真。
塞下曲 其二。明代。史鉴。河水东流风北来,孤城画角秋生哀。白头边将不知老,弯弓时上单于台。
孤愤吟十三首。宋代。高斯得。阜录新书幸已成,名山藏去复传人。毋令十载编摩苦,竟与家书共厄秦。
浩歌行送济夫之秦行视田园。金朝。师拓。霜敛野草白,气肃天宇清。开尊酌远客,饯此秦关行。秦关杳杳愁西顾,千里苍茫但烟树。子今行辔按秋风,想见秦关雄胜处。河流汹汹昆崙来,莲峰秀拔青云开。终南南走络巴蜀,五陵北望令人哀。我本渭城客,浪迹来东征。穷齐历宋嗟何营,尚气慕侠游梁城。信陵白骨委黄土,夷门谁复知侯生。拊剑一长啸,作歌谁为听,青天白日空冥冥。不能乘桴入沧海,拂衣且欲归汧泾。落魄高阳归未得,送子西归空怆情。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 其二 张大。宋代。贺铸。努力张谋父,躬耕老白云。无年俭足用,此外奈何君。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中春艳桃李,东风惠以繁。胡为连日雪,花叶飘阑干。气非骄阳候,宛若残腊寒。玄冥僭融和,玉川知其端。
和王安之少卿秋游。宋代。邵雍。春夏而来可作诗,虽然可作待何为。屡空滥得同颜子,历物固难如惠施。风月情怀无奈处,云山意思不胜时。一歌一咏聊酬唱,敢拒安之与静之。
山阴舟中。清代。周起渭。越山岩壑锁烟霞,此日轻舟泛若耶。红雨棹边迷远近,绿萝阴里见桑麻。啼莺过水仍栖树,乳燕衔泥半带花。试访剡中幽绝地,不知何处戴逵家。
十月二十二日纵步至教谕谢君所居爱其幽胜而庭植道源诸友见寻烹茗奕棋小酌而归因成二绝句 其二。宋代。李光。归来庭院欲栖鸦,冷落谁怜副使家。独向小园行欲遍,篱边黄菊有残花。
寄赠项观察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幕拥青油坐绿苔,高牙三辅近蓬莱。函关吏识终军貌,宣室神占大傅才。雪地呼鹰回乐堡,霜天驰马赫连台。谁言帅府多袁伏,露布千篇属手裁。
赠张质山人。唐代。姚合。先生居处僻,荆棘与墙齐。酒好宁论价,诗狂不著题。烧成度世药,踏尽上山梯。懒听闲人语,争如谷鸟啼。
病中久癈游览怅然有感。宋代。陆游。裘马清狂遍两川,十年身是地行仙。归来访旧半为鬼,已矣此生休问天!不恨杯觞无藉在,但悲山水旷周旋。垂虹风月休如昨,安得青钱买钓船!
题画卢仝长须赤脚。元代。方回。玉川破屋数间洛城中,一时际遇赤尹昌黎公。赠以大篇意甚侈,不数李渤温造兼石洪。买羊沽酒分俸给,时攀绿駬下虚空,月天桃李醺春风。岂惟百世之下知卢仝,并使长须赤脚名无穷。谁其画者善游戏,不画卢仝画奴婢。想见煎茶七碗时,此曹颇亦沾余味。
挽主簿吴宁侯三首。宋代。陈棣。忆昔荆湖日,童心懵未开。七年勤仰止,一字有从来。模范瞻如在,音仪挽不回。依归今已矣,些语写余哀。
渔庄。元代。于立。二月春水生,三月春波阔。东风杨柳花,江上鱼吹沫。放船直入云水乡,芦荻努芽如指长。船头濯足歌沧浪,兰杜吹作春风香。得鱼归来三尺强,有酒在壶琴在床。长安市上人如蚁,十丈红尘埋马耳。渔庄之人百不理,醉歌长在渔庄底。
黄尉挽章二首。宋代。陈造。传绪祖风懿,居乡家道肥。群书了渔猎,一性自弦韦。官仅纡黄绶,时须补黑衣。空缠百身恨,遽作九原归。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唐代。杜甫。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论实解颐,操割纷应手。箧书积讽谏,宫阙限奔走。入幕未展材,秉钧孰为偶。所亲问淹泊,泛爱惜衰朽。垂白乱南翁,委身希北叟。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高兴激荆衡,知音为回首。
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别同舍。宋代。朱翌。背淮辕楚过三吴,铁轴膏轮每疾驱。千里未能归北客,一觞来此别西湖。门门灯火动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明日归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啸樯乌。
西江月二首 其一。清代。奕绘。豆圃人归鸟下,草衣翁醉童扶。相逢邻里笑胡卢,野史盲词今古。白酒前村最好,清风此地真无。夕阳欲落黑云铺,八九夜来风雨。
苦寒行。清代。符兆纶。朔风卷水水倒行,三日不抵临川城。天空野旷人烟断,沧波浩浩孤舟横。回首白云凝不飞,忆昨长跪牵爷衣。爷年渐老儿远去,膝前谁问寒与饥。欲语妻孥转呜咽,十口从此隔风雪。已怜长安不易居,更堪贫贱难为别。十年琴剑西复东,三百六旬如转蓬。出门即是客,远近将毋同。何独此别心忡忡,江上严寒晚来作。呼僮暖酒斟复酌,醉不成欢卧未能,坐看纷纷雪花落。
送赵成都五首。宋代。赵蕃。是别且万里,可无书数行。经过连鄂岳,留滞隔沅湘。渺渺孤鸿送,悠悠一苇杭。有怀春水阔,无奈暮云长。
远如期。宋代。赵文。远如期,近可知。如何咫尺间,朝之所约夕背之。千言万语托死生,转眼已若行路人。问之何遽至如许,往往或起秋毫争。财利诚已重,仁义诚已轻。昨日弟与兄,今日胡与秦。远如期,古来惟是山阳范巨卿。
拟归田园。宋代。张九成。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乌衣巷。宋代。杨备。人物风流往事非,空馀陋巷作乌衣。旧时簾幕无從觅,祇有年年社燕归。
次韵朱国器秋夜之什。宋代。释绍嵩。二水奔奔鸣屋除,山川澄净九秋余。故人相见自青眼,病叟中间已白须。风射破窗灯易灭,鹤归乔木月难呼。政须送与王摩诘,画我凭栏觅句图。
挽刘监庙。宋代。廖行之。去岁与君别,高谈气如虹。酒酣出三诗,遗我意何穷。归涂度黄花,偶遇衡人东。问君无恙否,报言近已终。闻之骇且疑,期君后凋松。分携数月耳,鸡年何遽逢。还家仅弛担,走哭悲填胸。夫君乡评高,孝友古人同。一第晚乃得,权门肯投踪。暂出不少留,翩翩若冥鸿。力学老不倦,进得新有功。惜哉干国资,已矣浮云空。最怜亲白发,行路为惨容。頼是有子贤,接踵翔蟾宫。朝来哀笳发,湘江雨濛濛。月岭挂寒斗,霜林号凄风。斯人重难见,夜台情得通。
咏怀诗十三首 其八。魏晋。阮籍。日月隆光,克鉴天聪。三后临朝,二八登庸。升我俊髦,黜彼顽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仁风广被,玄化潜通。幸遭盛明,睹此时雍。栖迟衡门,唯志所从。出处殊涂,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嘉此箕山,忽彼虞龙。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宋代。刘克庄。归骑何须抵死催,且拈落蕊藉苍苔。平生酷喜坡长句,笔力今谁可夺胎。
西伐亲将龙虎军,南归甘即鹭鸥群。谢安实费登山屐,司马虚传谕蜀文。
钓罢兰溪宵上月,吟成壶岭昼生云。何时勉为苍生起,怅望东南五色氛。
见素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触事叙歌辄成篇什数亦如之末首专赠林公 其六。明代。李梦阳。西伐亲将龙虎军,南归甘即鹭鸥群。谢安实费登山屐,司马虚传谕蜀文。钓罢兰溪宵上月,吟成壶岭昼生云。何时勉为苍生起,怅望东南五色氛。
赠富春子。宋代。李曾伯。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戎马纷何已,尝龟圣得知。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诸生邀西宾梁茂才登高。明代。区越。小窗狂限且从宽,游息书林亦几端。碧岭早来披苍莽,青衿不换适暄寒。仙茅雨后香初发,野菊风高露未团。回首直图云鸟阵,路人争敢笑儒酸。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元代。方回。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千成惊鹤化,万里厌鹏程。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只嫌觅句基,四海有诗名。
送邓漕移帅扬州二首。宋代。周必大。闻道维扬地望雄,风流人物似江东。六龙前日临淮海,五马由来说醉翁。璧月几桥留夜色,珠帘十里待春风。遥知九日平山会,笑插茱萸满鬓红。
过内黄宿圆上人讲堂兼呈张沅洲太守。明代。卢楠。宝树开五叶,轮风发光绮。圆公栖碧岩,戒得清莲蕊。延我诸天竺,说法双树底。玄谈莽浩旷,恒河沙瀰瀰。十年始镜彻,澄心见秋水。静卧薜萝寒,彷徨夜中起。仰视天汉端,凉月挂玉垒。魂清境亦寂,万虑俱颓靡。顾彼下世士,纷华竞乡里。何如虎溪客,妙悟参禅理。
莼菜 其二。明代。徐桂。鲛纻纷纷散作丝,龙涎宛宛滑流匙。诗人采茆元从水,莫误嘉蔬嗔露葵。
潇湘八景 其六 平沙落雁。明代。卢龙云。秋早知寒候,霜前到水涯。群依鸥鹭侣,声散荻芦花。潦尽沙痕广,江空月影斜。何须畏鱼网,长自狎浮槎。
次零陵太守竞秀堂韵四首 其一。宋代。汪藻。层峦远近翠浮空,人道山川似剡中。正要潇湘含远色,莫教江上起樵风。
挽国史侍读李公仁父。宋代。喻良能。大名垂宇宙,秀气发岷峨。学比渊云赡,才方贾马过。九朝资直笔,二子振贤科。已矣流芳在,千秋保不磨。
庚辰岁仲夏冲照处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宋代。张舜民。君为天下都散汉,我是人间大丈夫。君往茅山住岩岭,我乘汴水入京都。翩翩云鹤惊飙驭,汩汩尘埃满客裾。祇看此行皆可见,不须开口说贤愚。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
贤人命,从来薄。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
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宋代。晁补之。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贤人命,从来薄。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
游灵泉呈性老。宋代。王灼。晓发云灵山,千憩灵泉山。两山信有灵,相对各开颜。阿师达磨孙,文字昔所删。戏出香积供。怜我半生孱。时维春物老,馀花见班班。杜宇闹蒙宇航局,胡蝶舞清闲。大似师说法,奥咱闢重关。市区巧攘夺,日中谁先还。请以一枝筇,从师两山间。
题严公祠。宋代。李处权。挂席上桐庐,溪山似画图。斯人不复见,吾道一何孤。谁入非熊梦,真成失马从。清风端未泯,犹可激贪夫。
醉乡十二首 其七。宋代。郑思肖。万里和风眼底回,陶陶乐土隔飞埃。暖浮花思春初透,红涨霞纹潮正来。长驻童颜驱老去,不教玄鬓受愁催。举头阊阖手能摸,更欲乘风过九垓。
次上都崇真宫呈同游诸君子。元代。乃贤。鸡鸣涉滦水,惨淡望沙漠。穹庐在中野,草际大星落。风高班马嘶,露下貂裘薄。晨霞发海峤,旭日照城郭。嵯峨五色云,下覆丹凤阁。琳宫多良彦,休驾得栖泊。清樽置美酒,展席共欢酌。弹琴发幽怀,击筑咏新作。生时属承平,幸此帝乡乐。愿言崇令德,相期保天爵。
南浦 送竹垞被徵入都,时道出白下。清代。沈岸登。啼柳白门鸦,怕听他、古岸斜阳马首。转怅故人疏,凭谁话、榆影柴门非旧。身将隐矣,近来不醉旗亭酒。唤起阶前猿鹤问,还肯劝君留否。平江小艇迎潮,怪离歌倚棹,催人故骤。准拟乱山隈,扶犁去、苦索力耕无耦。东华驴背,软尘几许征衫袖。烟雨他时归,记取添我,画图携手。
早春次韵 其二。宋代。李正民。平原齐吐麦,幽谷未迁莺。王者虽无战,元戎盍治兵。山川羁客恨,桃李故园情。何处花先发,篮舆取次行。
更漏子九首 其八。清代。史承谦。阁东西,窗向背,宛宛黛痕相对。浓泼翠,淡和烟,春来殊可怜。嫩寒多,轻暖未,取次卖饧天气。一朵秀,数峰明,丹青画不成。
颜朱鬓绿。天与穰穰福。旄钺贵,崇汤沐。华轩鱼映锦,紫诰鸾回幅。为寿处,玻璃凿落斟醽醁。
瑞雾蟠华屋。露浥秋兰馥。香篆起,歌裾簇。衣斑丹穴凤,色润东床玉。鸾共鹤,年年来听神仙曲。
千秋岁(代上帅宅生日)。宋代。洪适。颜朱鬓绿。天与穰穰福。旄钺贵,崇汤沐。华轩鱼映锦,紫诰鸾回幅。为寿处,玻璃凿落斟醽醁。瑞雾蟠华屋。露浥秋兰馥。香篆起,歌裾簇。衣斑丹穴凤,色润东床玉。鸾共鹤,年年来听神仙曲。
莲湖泛舟。元代。张弘范。载酒扁舟稳,平湖绮绣乡。半竿残月暮,十里晚风香。桂楫分云锦,荷杯吸露浆。浩歌明月底,惊起宿鸳鸯。
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宋代。黄庭坚。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葛藟松千尺,寒泉绠百寻。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
效孟浩然体寄呈邦宪明府。宋代。吴颐。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玉莲花。清代。高士奇。茜蕊秾香,小坐紫薇庭院。倚双鬟、清歌宛转。移商换羽,惹周郎微盼。是林梢嫩莺初啭。脉脉兰情,故把玉箫声断。笑琵琶、当年诉怨。江州司马,枉自青衫涴。那省识画图人面。
咏蜡烛诗。清代。王筠。执烛引佳期,流影度单帷。朣胧别绣被,依稀见蛾眉。荚明不足贵,燋烬岂为疑。所恐恩情改,照君寻履綦。
相见欢(秋思)。宋代。毛滂。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流杯次日连雨渭师有诗次其韵。宋代。洪适。入夏浓云日夕昏,举头烟雨暗前村。风随重客清葵扇,月为佳人射翠樽。依旧建瓴攲屋角,几番携杖失溪痕。小枰已在纱窗下,欲把明琼看倒盆。
闻致政赵少师远访欧阳少师于颍川。宋代。韩琦。一忆贤交动至诚,安车虽远必勤征。荀陈为会还推象,嵇吕相思不问程。洛社成图兹易合,越溪回棹彼何情。西湖便是瀛洲上,莫接仙游跨海鲸。
仙岩道间。宋代。赵蕃。兹岩如许深,中乃一物无。非仙莫能幻,故即岩之呼。何代有禅衲,孑焉寄褐蒲。名字不可考,种松今欲枯。我来值雪后,阴崖尽成晡。茶罢摄衣起,巾车问前途。前冈云气敷,后岭两脚暗。宵安礼贤枕,蚤赴天心饭。奔驰亦云极,憇息宁恤蹔。自犹厌登车,况乃躬负担。行年甫三十,道里遍千万。怀哉坐一饥,使我历诸患。长卿病故多,次山仕真漫。盍整旧时书,归欤老山涧。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唐代。齐己。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