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朗读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注释】:

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 。“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元好问在金亡前后 ,忧国忧民 ,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 ,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 。其《饮酒诗》说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后饮酒》诗又说 :“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 ?”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 ,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 ,一斗都浇块磊平。”“纷华”,指世俗红尘。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词人说 ,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 ,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 ,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灵均”以下三句,将屈原对比,就醉与醒,饮与不饮立意,从而将满腹悲愤,更转深一层。“灵均”即屈原; “ 憔悴 ”、“ 可怜 ”,暗扣上片“且看”句意。《楚辞·渔父 》说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但屈原却不去饮酒 ,仍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其独醒,悲愤太深,以致憔悴可怜。这里词人对屈原显然也是同情的,但对其虽独醒而无成 ,反而落得憔悴可怜,则略有薄责之意。因而对其《离骚》,尽管“读杀”,也总觉得全然无味了。“浑无味”,并非真的指斥《离骚》无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愤,在词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读来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愤;而词人的目的,不是借《离骚》以寄悲愤 ,而是要从悲愤中解脱出来,这个目的,是“读杀”《离骚》也不能达到的。“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所以只有饮酒了(像阮步兵那样 )。以“好个诗家”独赞阮步兵,显然,词人在屈阮对比亦即醒醉对比之中,决然选中了后者,词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
春来秋去。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

引髭聊试颇安然,正好凭依学坐禅。儿女环观齐指笑,朱颜犹未怯双莲。

()

篮舆轧轧上梅桥,玉照崚嶒入望遥。梅与主人俱旧识,一年诗兴又相撩。

()

德州俯要冲,地当舟车会。浮梁直郭门,亦以司启闭。

东南出齐鲁,西北达幽蓟。人民屋室稠,商贾语音异。

()
含笑初无巧笑容,未知名字复谁从。
尔今顾有嫣然状,不笑春风却笑冬。
()

停车句曲望,缥缈见仙家。旷野分青霭,遥天结紫霞。

山秋生异草,溪午出胡麻。欲證延年诀,其如道路赊。

()

泄柳门时闭,邹阳狱未苏。瓜田宁纳履,药肆尚悬壶。

业就肱先折,愁深目半枯。青天覆盆底,见汝出穷途。

()
早耽蔡谱华妙,晚受聃书深长。
始悟擘红异味,不如守黑单方。
()

春院微风柏叶垂,朝寒坐看雀争枝。娟娟坠雨抛苍藓,点点轻花赴绿池。

景物关情悲自老,江山满目惜时危。长生应有真仙诀,漫把黄金驻黑髭。

()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

茫茫混成始,豁矣四天朗。三辰还须弥,百亿同一像。

灵和陶氤氲,会之有妙常。大慈济群生,冥感如影响。

()
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
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
()

暂屈高贤论未平,召归行见圣心明。共怜此夜参辰散,独向殊方瘴疠生。

衡岳长沙才子路,澧兰沅沚故人情。中州父老忧何剧,堕泪甘棠有颂声。

()

山姬二八来我家,鬓有青云脸有霞。身上曾无片罗绮,空令颜色娇如花。

竹间蓬户未尝厌,宝镜蛾眉时自誇。向平若觅仙丘去,载尔青山黄鹿车。

()
去年与客尽清欢,今日重来立马看。
犹足携觞同醉在,只愁风雨横相干。
()
人道耻堂,直声劲气,胜如鹤山。
记殿庭叱禹,风生九陛,都亭劾冀,影摄群奸。
海内英豪,如公有几,此地相逢同左官。
丹青阁,望烟云缥缈,曾共凭栏。
()
初日新寒政晓霞,残山剩水稍人家。
霜红半脸金甖子,雪白一川荞麦花。
()

乍过花时,才逢笋候,碧窗春去无踪。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篷。

打梅摘豆俱慵。正漫天、丝雨濛濛。梦回酒醒,巡檐倚阑,离绪重重。

()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青楼曈昽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

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

()

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虫声竟夜引乡泪,

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

()

壮哉昌黎笔,谈笑排佛祸。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

()

荥阳城,高百尺,因阜筑城如铁色。汉王夜出城西门,荥阳以东属楚人。

惜哉一鹿抵死争,食肉不足思分羹。当时若翁幸不烹,乃火纪信燔周生。

()
百首清诗夜上,九重温诏晨颁。
自古封侯赐璧,慷慨只立谈间。
()

太武南征似卷蓬,徐阳兖蔡杀皆空。

从来吊伐宁如此,千里无烟血草红。

()

梁尘飞绕停教住。有哲匠坐上原父。早梅时、新月弯弓,喜见遥天收雨。

尉迟杯、满酌休辞,半臂急催忙去。写蒲葵,一字千金,付阿买、珍藏好处。

()

梦后粉残花落,空馀寂寞幽香。开帘东边月上,料峭春思茫茫。

()

沟水流离似陇头,疏篱断彴不禁秋。关心风月钩牵恨,开眼江山挟带愁。

龙斗捎天悲穴鼠,鸢飞跕水羡眠鸥。茫茫禹迹无凭准,自剔残灯画九州。

()

晚食甘于粱肉,徐行稳似轩车。直须朝暮苦驰驱。

指望凌烟高处。

()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

()

湖口行人旷,山门入树幽。
钟鸣片石夜,月满九江秋。
洞里悬渔纲,岩前过客舟。

()

暖烟轻染柳条新,和气氤氲簇画轮。衮衮春风游冶客,岂知脚底有饥人。

()

参遍名山谒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
归来换骨回阳日,屈指人间九十年。

()

梅水仙花插古铜,纸窗通日不通风。
天香何假龙涎爇,地暖无劳兽炭烘。

()

忆昔征车来紫陌,与君同作长安客。把臂相欢意颠倒,萧寺逢迎无促戚。

朱提赐出天府金,日饱太仓米一粒。江东罗髯气正豪,击钵联吟醉书壁。

()

一壑容高卧,频年赋远游。卜居秦望顶,长啸越台秋。

海日低龙屩,山风绽鹿裘。钱塘潮渐长,乍夜放扁舟。

()
始就诗赋科,雕镌久才成。
一朝复弃之,刀笔事刑名。
中材蔽末学,斯道苦难明。
忽贵不自期,何施就升平。
()

零露靡百草,素节渐为霜。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

上枝荫琼宇,下枝神鹊翔。吴刚小儿辈,持斧莫轻戕。

()
銮铃遗响辇遗踪,万景曾经聚此中。
寺宇有名基址散,君王无逸讌游空。
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
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
()

涂长不息空舍亭,道迷不随飞蓬征。飞蓬无去心,空亭多夕惊。

寸心有端绪,歧路劳屏营。衔忧非死亡,膺福非华荣。

()

中原频望气,向夕意难明。得有为渔乐,能蠲望阙情。

中枢趋讨贼,谋国又徵兵。圣主真尧舜,何时见太平。

()

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
濒江多胜宇,兹地更推高。
结友为文会,开樽较饮豪。
春华今始盛,圣代况亲遭。
美景堪行乐,雄谈任叫号。
()
()

北极辞龙朔,西湖隐豹韬。
风云变山岳,鱼鸟散波涛。
杨柳吹羌笛,荷花照锦袍。

()

断袖相思未惯经。皇姑河畔指双星。誓如鱼墨浓偏淡,酒到鸦啼醉复醒。

须漫语,且徐听。一声弹做雨淋铃。铜官泼墨如螺翠,更向山头望九霄。

()

看花几日喜春晴,布谷无端唤雨鸣。何处听来最伤感,荒村树里两三声。

()
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
孰知人心危,毫厘千万里。
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
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
()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四明光照九霄寒,阆苑神仙日往不。
瀑布远从银汉落,洞门长锁白云閒。
深崖瑞木金文润,绝顶灵槎铁色斑。
无限遗踪人莫识,落花香泛水潺潺。
()

木叶落还穷,天风吹不歇。向夕启柴扉,绳床散凉月。

纷纷霜薄衣,野火时明灭。爱月立溪桥,溪声寒决决。

()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
俗子贪钱如食蜜,幽人爱竹如种玉。
君家大隐城一隅,万个深围数间屋。
阳春不住长儿孙,犊角猫头还满目。
却恐繁阴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