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临江仙朗读
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
主人留客过清明。
小桃如欲语,杨柳更多情。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
水流花落叹浮生。
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

《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续几天,湖亭的风景非常美好,
今天早晨我在东城欣赏了一遍。
主人留我过来共度清明节。
小桃树仿佛想要说话,
杨柳树更是充满了情感。
为了爱情,我写下了暮云和芳草的句子,
我们一起喝酒,聆听新的音乐。
水流,花落,我叹息着浮生的短暂。
故园的春天来得更晚了,
现在已经是啼莺的时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亭景色,作者在东城欣赏了连续几天的风景之后,被主人留下来共度清明节。诗中表达了小桃树和杨柳树的情感,以及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感叹。作者通过描绘水流和花落,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作者提到故园的春天来得更晚,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亭的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小桃树和杨柳树被赋予了情感,使得整首诗词更具生动感和情感共鸣。作者通过对爱情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最后,作者以故园春天来得更晚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叹,给人以深情和回忆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命、爱情和时光的思考。它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虎卫煌煌塞上开,将军多仗出群材。湛卢光动星横汉,觱篥声残月满台。

铁马沙场精教阅,金城部落藉招徕。功成催入龙廷觐,彩凤绫花拜赐回。

()
退处相关,幽栖林薮,舍宇第须茅盖。
翠巘清泉,启轩窗遥对。
遇等闲、邻里过从,亲朋临顾,草草便成幽会。
策杖携壶,向湖边柳外。
()

三年掷却皂纱巾,五柳家风一味贫。愿得龙沙休带印,儿孙只作爱山人。

()

荏苒年光去若飞,太平景物见依稀。相如玩世耽沽酒,杜甫寻春屡典衣。

鸟爱风柔鸣历乱,花知霜尽报芳菲。樵歌牧笛人皆醉,山隐斜阳未肯归。

()
放汝入长江,养教鳞角出。
风云际会时,莫道不相识。
()
吾乡多贤士,我友更伟奇。
见之立衰懦,不见令人思。
暂别已作恶,况乃三岁暌。
踌躇西郊外,此意谁能知。
()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
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
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
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