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宋代。晏几道。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是宋代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令尊前见玉箫,
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
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
又踏杨花过谢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情景,诗人在某个夜晚,面对着玉箫的演奏,被她妖娆的歌声所迷倒。在歌声结束后,诗人依然陶醉其中,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和留恋。春天悄悄来临,夜晚漫长而迢迢,蓝天上的云彩与楚宫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诗人的梦魂习惯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又踏着飘落的杨花穿过谢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夜晚场景,通过音乐和春天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中的玉箫和银灯象征着艺术和美好的灵感,使整个场景更加唯美。诗人对春天的描绘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悄然而至的喜悦。最后,诗人的梦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穿越杨花,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晏几道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而闻名,这首诗词也展现了他的才华。通过音乐、春天和自由的意象,他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和梦幻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几道。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鱼游春水。宋代。张元干。芳洲生蘋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馀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怀易醉。十二栏干慵遍倚。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朱赵二使者示问。宋代。沈辽。古木巃嵷山径斜,不知使者出山窊。羁禽野兽遥相避,亦有人寻颜阖家。
潇湘八景画·渔村夕照。明代。朱瞻基。岳阳城头望湘浦,芳草垂杨迷古渡。晴岚霏白夕阳红,渺渺江村天欲暮。渔家茅屋住汀洲,罢钓归来稳系舟。自念生涯在网罟,临风高挂向船头。出水鲜鳞杂紫蟹,垆头有酒还堪买。东邻西舍当此时,欢笑声余歌款乃。豚鱼吹浪白连天,隔江贾客促归船。余光远映双凫外,残影半落孤鸿边。湖上高楼云外起,下瞰湖湘千百里。凭高一望楚天低,云树苍苍暮山紫。
代挽王潜斋。宋代。王柏。自立西山雪,声名四十年。清思奎画重,忠重物情怜。廊庙风云断,园林岁月迁。潜斋元不死,有子续遗编。
老甚自咏。宋代。陆游。羡生常笑古人痴,俛仰那知迫耄期。镜里鬓无添白处,尊前颜有暂丹时。客瞠终岁常称疾,儿讶经旬嬾赋诗。枉却愁过强健日,身闲何往不熙熙?
阴山道-疾贪虏也。唐代。白居易。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和中道伏日次韵。宋代。梅尧臣。伏日每苦热,古来亡事侵。尝闻东方朔,割肉趋庭阴。百职当早罢,将畏赫日临。我无归遗人,怀念空沾襟。
杂悲三首 其三。明代。王彦泓。泪寒鳏枕月来尽,记得前秋作伴时。痛剧夜分常隐忍,愁声不令醉人知。
丙子丁丑年避难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两雪窦。宋代。陈著。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何动不关命,怡然心气平。
陶侯钓矶。清代。陈忠平。十丈突孤石,下无春水流。茫然问樵子,何以坐陶侯。烟幻千重碧,沙栖数点鸥。残阳犹弄艳,不解替人忧。
岁晏百忧集二首 其二。元代。丁鹤年。岁晏百忧集,击节发商歌。商歌未终调,泪下如悬河。故乡渺何许,北斗高嵯峨。有家不可归,无家将奈何。
舟过三江口。明代。袁举。吴淞合流三百里,一幅蒲帆挂春水。青山绕船黄鸟啼,盘回如在巴渝里。沙上游龙滴血红,风吹老鱼浪花起。凝云不流神妪哭,万古胥魂招不复。客浩歌,谁相续,栖迟零落渐离筑。思家何处问迷津,鹧鸪声里垂杨绿。
游大承恩寺。明代。林光。古寺藏虚谷,追寻路忽穷。千峰杯酌里,万木笛声中。细雨和烟洒,洪泉穴地通。方袍僧几个,欢撞赐来钟。
追次仇仁近韵谩成三首。元代。方回。儒冠谁使首,何至动言贫。此事须吾党,相期到古人。衰颜犹可镜,短发仅堪巾。举世无知者,孤灯夜独亲。
范泉州挽词二首。宋代。韩元吉。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秋风闭黄壤,谁为子孙谋。
夜雨过邵伯湖风径迷路遂宿湖中。明代。林光。薄暮蒲帆捲,深更谷雨飘。船灯明复灭,篷漏溅还跳。违湿迁无地,冲寒讶有潮。平明问渔艇,湖草绿夭夭。
石上晚酌天章台 其二。元代。萨都剌。高台在层霄,肩舆上绝壁。露下酒樽凉,月出海门白。坐拂衣上云,醉卧林下石。西风吹鬓毛,南斗在肘腋。题诗向天阍,奎光射瑶席。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 其十九。明代。胡应麟。台殿金银挂夕阳,娄江百亩暂徜徉。全收五岳壶天内,别起三山陆海旁。堂上凉风生绿野,亭前奇石护沧浪。祗今谁主花溪宅,万朵芙蕖泣露房。
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
愁抱。沈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琐窗寒。宋代。萧允之。 细雨收尘,轻寒弄日,柳丝掠道。桃边杏处,犹记玉骢曾到。对东风、回首旧游,香销艳歇无音耗。怅佳人、有约难来,绿遍满庭芳草。愁抱。沈吟久,翠珥金钿,为何人好。回文细字,尘暗当年纤缟。倚阑干、斜阳又西,欢期易失春易老。待何时、再觅珍丛,共把清尊倒。
竹飐斜梢,荷倾余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生到,碧瓜破玉,白酒酌玻璃。
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
满庭芳(荷花)。宋代。赵长卿。竹飐斜梢,荷倾余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生到,碧瓜破玉,白酒酌玻璃。 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
次刘佥宪见寄韵四首 其二。明代。薛瑄。开缄忽见右军书,丽句清词惬所需。何限相思动秋意,蝉声况是晚凉初。
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唐代。东方虬。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阅历二首 其二。清代。张廷寿。阅历风霜岁变更,长镵在手万缘轻。蟾辉照见婆娑影,疑是山妻饷晚耕。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七。宋代。周密。瑞霭烘春夜不寒,骏奔冠佩拥回环。景钟奏彻升烟起,又报端诚立贺班。
景严送冬杏。宋代。洪适。苍头呼梦杂鸡声,蕊杏诗来句转清。独傲风霜爱冬日,不随桃李媚花城。一枝得得能相对,凡卉纷纷孰并荣。大队开时春且尽,醉吟当续丽人行。
宿兴隆有感次韵。明代。陈洪谟。行行夜郎界,冉冉夏初时。家山念非远,斗杓已屡移。所苦道路险,步屧凌廞
寄越上能仁寺用章俊禅师。元代。成廷圭。几年卓锡住苕溪,一日寻山入会稽。蒲室塔曾藏舍利,道林堂已种菩提。空中云气开楼阁,门外湍声杂鼓鼙。草木变迁吾老矣,隔江南望转凄迷。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唐代。温庭筠。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白苧 咏秋海棠。清代。佟世南。向閒阶斜傍,不假东君,偏饶丰致。微醉潮红,问消魂何事。风寒露冷,垂头忘睡,起揭帘拢香细细。芙蓉苑、相映一枝开,还堪对、薄情惆怅,空忆侬家姊妹。知甚时、萧郎代拭清宵泪。疑是佳人,环佩归也,促膝留欢,月华增媚。莫待秋深,怨朝阳憔悴。一霎摧残,芭蕉和雨碎。悔悔过东篱,难携手、无言恨多,苦被抛弃。搔首因思,解语当年,犹剩名字。岂道春来,看著夭桃似。
初三日甲子雨次日雪上元方立春。元代。方回。我比绛老今何如,甲子三百六十余。雨多晴少几水旱,往往咎证符占书。新正三日甲子雨,残腊未春何所生。通理三白妄自宽,明旦寒檐雪寸许。耳顺已过从心前,平生目击真可怜。兵戈屠斫骨骸拄,疾疫葬埋墟墓连。偶容脱遗鬼录内,贫无人知窘无对。至此岂可逢歉岁,夜枕梦惊心欲碎。虽然慎勿尤天公,迩年米价元不穹。汝自不肯学贪吏,攒眉耸肩甘诗穷。
祖道赋诗。隋代。慧晓。平生本胡越,闽吴各异津。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清谈解烦累,愁眉始得伸。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沈浮从此隔,无复更有因。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韩麟洲三守觐毕还州。明代。游朴。蓟门新柳散晴烟,缥渺双凫下九天。吏治共推韩长最,主恩重借寇君还。马前惜取莺花暮,海上携归雨露偏。自笑风尘疲执戟,离亭系辔意茫然。
木兰花令(柳)。宋代。王观。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二双莲。宋代。钱闻诗。气和高厚格,珍符开地脉。匪禾匪禽鱼,连枝比目翮。要先净客呈,双双满阡陌。今秋合穟禾,来春两岐麦。
送别。南北朝。范云。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三学士图。元代。仇远。三贤品坐一枰棋,日永官閒对紫薇。好袖玉堂挥翰手,不争胜负是知几。
别诸公往辽阳。明代。释函可。一秋良可过,镇日共盘桓。谈寂霜犹堕,诗成月每残。开怀偏有限,握别恨无端。不出郑图外,关河各自寒。
采石四咏 其二 袁宏。宋代。杨杰。袁郎风格抗浮云,咏史高吟世未闻。乘月泛江今古有,不知谁是谢将军。
晚过大柳树驿。明代。程敏政。大鎗岭下马频挥,大柳冈头客渐稀。烈火燎原虓虎避,疾风惊草雉鸡飞。山回转觉邮亭远,月下先愁驿路微。野戍谁家多种竹,旅怀当此更依依。
送黎雨亭再之惠州。宋代。何绛。非余偏惜别,君去亦凄然。霜叶临江树,秋风下濑船。书期长至后,归订未行先。莫恋西湖柳,依依婀娜前。
荷 其三。明代。徐渭。一瓣真成盖一鸳,西风捲地仅能掀。花枝力大争狮子,丈六如来踏不翻。
思亲 其五。宋代。谢枋得。九十萱亲天下稀,教儿只诵白华诗。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
寄宗良国尉。明代。王世贞。江水粼粼无限声,接天风雨豫章城。俱传子政为亲累,不拟文休入弟评。朱户蓬蒿添傲色,清斋橡栗助饥鸣。蒲团欲掷人间世,却为交游感慨生。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唐代。李嘉祐。骚人誇竹杖,赠我意何深。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题张仲钦所藏隆茂宗画登瀛图。宋代。张孝祥。老隆已死画笔枯,画归天上人间无。公从何处得此图,眼明岭海三叹吁。天策上将天为徒,指挥群龙清八区。褒鄂英卫供扫除,功成告庙金模胡。歌童舞女不愿渠,乃此数士相为娱。铁面苦口谈诗书,直欲措世如唐虞。老隆妙手神所摹,苍头庐儿亦敷腴。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
温州双峰寺。宋代。包恢。两水旁流合,双峰对立分。未窥龙鼻面,且过雁山门。玉练泉流石,天低露湿云。经过随分好,犹未副前闻。
次韵大父晒麦。宋代。苏籀。西郊岁种十亩麦,自笑不耕惟坐食。吾人一饱已天幸,此外何心更求得。我田长熟无旱潦,玉粒收来坚且好。岂同豪右执券契,虐取多求急於盗。我家治生无奇功,累世守此慈俭风。仓囷不满非所恤,冒暑一晒安敢慵。长空不见纤云起,沽酒烹鸡会邻里。炎飚不厌尘满身,冷饼行看冰上齿。閒居舍此一事无,狥时干禄姑舍诸。信知为农自足乐,秦相未必贤牵卢。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五代。李珣。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