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宋代。贺铸。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更漏子·上东门》是一首宋代贺铸的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上东门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江南风景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上东门外的柳树,作者每次离别都感到别离之情的痛苦。一片落叶,经历了几番秋天的变迁,江南的景色成为了他独自倚楼凝望的对象。曲阑干上,他久久地凝视着,薄暮时分更加让他感到无聊和苦闷。他的思念没有边际,看到了无尽的愁苦,仿佛侵入了天涯尽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江南风景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意象的手法,通过描写柳树、落叶和楼阑干等细节,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清河晤孔司马继鑅话旧即赠九章 其七。清代。姚燮。寥天拓秋眄,北斗枢可操。渟渟夕初籁,木叶纷林皋。斯时众喧蛰,大梦齐酕醄。独有故人心,挂与明月高。月高照零雁,霜紧无完毛。下俯长淮流,南下方滔滔。
归至山居戏集古句。宋代。程俱。终日思归此日归,野人休诵北山移。且看欲尽花经眼,可忍醒来雨打稀。
冬晓书怀。宋代。曾巩。群鸡啁哳天始明,东方吐日霜尚冰。长帘高褰扫落叶,短杌背立吹残灯。昔时气锐过奔浪,今日病减真无蝇。南箕翻翻世所效,白璧皎皎谁非憎。屠龙破产习已妄,画蛇著足弃未能。不容当时孔何病,更誉众列颜非朋。坐知天下书最乐,心纵尘土酒可凭。莫过二事贤且圣,胡不学外常腾腾。
塞门冬夜。明代。李濂。寒山雪压万峰低,落日山城驻马蹄。袪冷未逢春瓮熟,欲眠无那夜乌啼。人来汴水无家信,路入并州有战鼙。旋思乡愁抛未得,悄然拈笔赋征西。
三月十五日偕宗武过仓园看花坐雨初台依韵同。。陈三立。幽径烟肥履迹苔,湿园细雨客能来。穿花魂冷游峰照,吹叶声酣卧犬猜。乘兴欲呼山入座,作痴犹待月衔台。光阴窈窈扶吟地,留命伤春赋七哀。
道院夜酌联句三首 其一。明代。陆深。月色虚窗逗客灯,坐疑身是玉壶冰。仙源几曲尘踪隔,云路千重浩气凌。小鹤立庭浑似约,清风入座镇相仍。何当漏下催归骑,离合其如重友朋。
南乡子(忆春)。宋代。张炎。歌扇锦连枝。问著东风已不知。怪底楼前多种柳,相思。那叶浑如旧样眉。醉里眼都迷。遮莫东墙带笑窥。行到寻常游冶处,慵归。只道看花似向时。
胡子德偕有伦往。明代。徐渭。王孙游远道,芳草日将斜。旧醉吴山月,今酣燕市花。北程浑入柳,西马正求茶。莫遣双鱼断,相思岁晚加。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我性同共如来合,莫怪山僧情义薄。与君相见不相知,自脱方能解彼缚。
题务中壁。宋代。秦观。醡头春酒响潺潺,垆下黄翁寝正安。梦入平阳旧池馆,隔花螭口吐清寒。
德寿宫庆寿口号 其五。宋代。杨万里。帝捧瑶觞玉座前,綵衣三世祝尧年。天皇八十一万岁,休说庄椿两八千。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五。元代。王冕。石楼含晓色,茅屋静春晖。野水中间落,云山西面围。长歌樵担起,短笛钓船归。景物随时至,诗成思欲飞。
闻叶初秀才东归。宋代。林逋。高鸿多北向,极目雨余天。春满吴山树,人登汴水船。吟生千里月,醉尽一囊钱。肯便怀乡邑,时清复少年。
辑山村先生诗卷 其一。元代。张翥。昔在垂髫日,今吟薄暮年。床孤郗氏选,诗得谢公传。故国空戎马,荒山冷墓田。祗令后死者,忍泪读遗篇。
东湖即景 其三。清代。林庆旺。翘首湖天侈胜游,东郊花柳正娇柔。三时应许烟霞接,一水还教雨露收。色映苍松团鹤盖,影坠明月浴珠毬。野夫亦解幽清致,携手槃姗泛扁舟。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 其十三 苦菜。宋代。徐瑞。采苦南山下,载咏采苦诗。舍旃复舍旃,此味人得知。
双双燕 咏镜中美人影和沈凤于。清代。曹贞吉。一鸿秋水,谁移向深闺,偷近蛾绿。空明不定,绰约伴人幽独。临就崔徽别幅。又浅笑、轻颦相瞩。何人解识倾城,自赏容辉金屋。掠削云鬟妆束。问就里芳心,可同千曲。离魂初觉,娇晕枕痕红足。小阁朝来新沐。瞥收却、巫峰六六。怕是清冷圆冰,一掷黄金难赎。
和东涧丁卯上元日见寄三绝句。宋代。刘克庄。臂短生来不善缘,那堪年已迫申辕。聃书字字家人语,不似蒙庄好寓言。
送刘崇圭之任南韶。明代。张嗣纲。九天新命重戎行,岭表初瞻锡钺光。欲借单车平虏骑,先观三箭定连阳。干戈扰扰非前宋,旗帜悠悠即顺昌。圣主宵衣南北顾,知君勋业载旂常。
戏赠育王虚白长老。宋代。王安石。白云山顶病禅师,昔日公卿各赠诗。行尽四方年八十,却归荒寺有谁知。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宋代。陈著。山閒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送赵任卿芜湖丞。宋代。韩元吉。青山照濡须,江驶不可渡。当年黄须儿,跨马识其处。奸雄有遗迹,草木尚西顾。孤城千家邑,政尔横故戍。翩翩佳公子,儒雅称风度。金门向蓬莱,曾未度阔步。畴令一官卑,仅乃高尉簿。得非多言穷,定坐能诗故。相从十年间,了不见喜怒。千金第深韫,至宝可轻付。江山落君手,判断得佳句。谁欤招得仙,我欲起谢傅。似闻王师出,鼙鼓近营驻。老生固常谈,愚者亦先虑。一樽别时酒,且用慰迟暮。去去无久留,功名有夷路。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五 尹氏一门四阙。金朝。李俊民。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村居即事六言十首。宋代。刘克庄。一把算未能下,万户棋苦不高。老子腹中无物,渠侬笑里有刀。
登巢云楼。元代。赵秉文。烽火三年戍,沙陀几战场。自予甘薄宦,与子各殊方。寒木锢春色,高楼倾夕阳。如闻洗兵马,失喜问临潢。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宋代。李壁。剪蜡霜前色太深,何如万萼占春阴。今朝懒不行花径,插遍铜彝供石林。
春日谒少鹄殿下燕饮复惠花醴侑以诗篇依韵奉谢。明代。陈一松。贤王有佳趣,词客独相过。园胜春披画,林芳鸟竞歌。馀尊沾后渥,名朵赏来多。不尽清狂兴,其如候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