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叔礼使北诗。宋代。司马光。人主爱民物,心无彼此情。约欢同一国,蒙福遍群生。玉帛遥相望,风波寂不惊。熙熙南北海,所至尽升平。
《代叔礼使北诗》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主爱民物,心无彼此情。
约欢同一国,蒙福遍群生。
玉帛遥相望,风波寂不惊。
熙熙南北海,所至尽升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主对于民众和物产的关爱,以及他们之间无私的情感。人主与民众共同约定,共享国家的欢乐,使福祉普及于所有人。即使玉帛相隔遥远,风波来袭也不会惊扰人心。整个国家繁荣昌盛,无论南北海域,到处都是和平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主对于民众的关怀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诗中的"人主爱民物,心无彼此情"表明了人主对于民众和物产的无私之爱,没有任何区别对待。"约欢同一国,蒙福遍群生"强调了人主与民众共同约定,共享国家的欢乐和福祉,使得幸福普及于所有人。"玉帛遥相望,风波寂不惊"描绘了国家繁荣的景象,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人们的心境依然平静安宁。最后一句"熙熙南北海,所至尽升平"表达了整个国家的繁荣和和平,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一片充满喜悦和安宁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它展现了人主的仁爱之心和对于国家统一、和平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悼承龙坡居士。宋代。刘黻。世教嗟芜棘,独立狷者俦。寄隐万卷林,不知霜满头。抗论异端自,观志天爵修。一室即著庭,圣贤时与酬。编摩发云汉,千古芸香留。毋云食报邈,诸郎稼方收。
西斋秋感二十首。元代。方回。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世人不识察,自眩良独难。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与世留医方,良医其舍旃。
兰亭四首 其二。明代。李寄。上巳当佳节,群贤集茂林。咏觞飞逸兴,泉石感清音。是日何风惠,斯文感至今。不知荒涧上,遥企亦何心。
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宋代。姜特立。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便作听雨革,无乃计已错。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野兴。宋代。陆游。蓍草晨占大易爻,松肪夜借隐书抄。饥时每就猿分果,宿处时从鹤寄巢。旋卖荆薪持取醉,偶逢野叟即论交。颓然坐阅人间事,耐辱禁愁却自嘲。
寄刘玉汝。明代。叶春及。严君交谊薄雷陈,两世金兰分最亲。裋褐幸逢明主圣,绨袍遥忆故人贫。乡园鼙鼓秋来急,村郭蓬蒿雨后新。生计萧条非独尔,题缄南北共伤神。
朝云墓。明代。张萱。只埋红粉不埋名,千载瑶姬怆客情。念尽金刚随逝水,丰湖吞咽未曾平。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宋代。苏轼。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倦游行老矣,旧隐赋归哉。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
村夜二篇。唐代。陆龟蒙。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绵绵起归念,咽咽兴微咏。菊径月方高,橘斋霜已并。盘餐蔬粟粗,史籍签牌盛。目冷松桂寒,耳喧儿女竞。开瓶浮蚁绿,试笔秋毫劲。昼户亦重关,寒屏递相映。诗从骚雅得,字向铅椠正。遇敌舞蛇矛,逢谈捉犀柄。无名升甲乙,有志扶荀孟。守道希昔贤,为文通古圣。幽忧废长剑,憔悴惭清镜。只会鱼鸟情,讵知时俗性。浮虚多徇势,老懒图历聘。既不务人知,空馀乐天命。吾家在田野,家事苦辽夐。耕稼一以微,囷仓自然罄。愁襟风叶乱,独坐灯花迸。明发成浩歌,谁能少倾听。世既贱文章,归来事耕稼。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只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嘻今居宠禄,各自矜雄霸。堂上考华钟,门前伫高驾。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吹嘘川可倒,眄睐花争姹。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安知勤播植,卒岁无闲暇。种以春鳸初,获从秋隼下。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藉。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蛟龙任干死,云雨终不借。羿臂束如囚,徒劳夸善射。才能诮箕斗,辩可移嵩华。若与甿辈量,饥寒殆相亚。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
玉田八景·玉滩夜月。宋代。李堪。鸣玉滩头片月生,波光掩映钓舟横。何人隔岸吹长笛,一曲凉州恰二更。
如梦令。宋代。向滈。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黄鲁直诗稿帖赞。宋代。岳珂。句法之奇,日炼月锻。鸟轻之过疾讵稳,驴上之推敲未判。长吉这心欲呕,弥明之息犹鼾。天巧呈露风期汗漫。予方遡诗派而未能,所以掩斯卷而三叹也。
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赴中书。元代。麻革。河流宿层冰,山有太古雪。翩翩有客来,老面黑于铁。盘盘胸臆间,犹挂太华月。不肯下贵势,便欲叫双阙。朔寒衣裳单,路远马䠥
赠刻工戴古心四绝 其二。元代。刘崧。汉武秦皇苦好奇,峄山梁甫颂穹碑。清时海宇无巡幸,应刻功臣上鼎彝。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唐代。孟郊。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想赴瑶池约。向东风、名姬骏马,翠鞯金络。太液池边鹄群下,又似南楼呼鹤。画不就、秾纤娇弱。罗帕封香来天上,泻铜盘、沆瀣供清酌。春去也,被留却。
芳魂再返应无药。似诗咏、绿衣黄里,感伤而作。爱惜尚嫌蜂采去,何况流莺蹴落。且放下、珠帘遮著。除却江南黄九外,有何人、敢与花酬酢。君认取,莫教错。
贺新郎(用前韵赋黄荼_)。宋代。刘克庄。想赴瑶池约。向东风、名姬骏马,翠鞯金络。太液池边鹄群下,又似南楼呼鹤。画不就、秾纤娇弱。罗帕封香来天上,泻铜盘、沆瀣供清酌。春去也,被留却。芳魂再返应无药。似诗咏、绿衣黄里,感伤而作。爱惜尚嫌蜂采去,何况流莺蹴落。且放下、珠帘遮著。除却江南黄九外,有何人、敢与花酬酢。君认取,莫教错。
似臧伯通。宋代。陈著。玉守鱼符委任隆,规模新处见新功。来从北斗光躔下,坐治南山紫翠中。载路政声如药石,契天心画在屏风。深深到底清相映,一派碑潭水最公。
新春道中口占。宋代。李新。白马蹄轻气亦骄,嘶风嘶日上山椒。乃翁不似杨光禄,与汝披霜趁早朝。
阳冰篆。元代。赵秉文。护书如护儿,救燎如救饥。可笑亦可怜,似高还似痴。为此阳冰篆,法传丞相斯。长楸蹙骐骥,快剑斫蛟螭。瑚琏祖庙器,衮冕岩廊姿。夜光含圭角,春水变华滋。观物独写妙,苦心人得知。入石疑无笔,妙处君独窥。庐陵千载人,叹此尤崛奇。一旦随灰烬,世疑峄山肥。成坏固有数,惜哉徒尔为。永成吾不预,既坏那可追。当其将坏閒,万一神护持。一物尚不忍,其馀可类推。乃知放麑翁,仁心不吾欺。
重游栖云顶,即景作画并题 其一。清代。林占梅。晴川历历树毵毵,游侣追随兴倍酣。笑指旧时行乐地,绿阴深处小溪南。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八。宋代。刘克庄。出入息顷冷暖,翻覆手间雨云。斩颐从教万段,卖颁不直分文。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其一。唐代。齐己。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推不进前,约不退进。临济白拈,未是好手。南山不惜两茎眉,玉筯空将撑虎口。
春秋战国门。晏婴。唐代。周昙。正人徒以刃相危,贪利忘忠死不为。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魏晋。应贞。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箓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虎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萤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恢恢皇度,穆穆圣容。言思其顺,貌思其恭。在视斯明,在听斯聪。登庸以德,明试以功。其恭惟何,昧旦丕显。无理不经,无义不践。行舍其华,言去其辩。游心至虚,同规易简。六府孔修,九有斯靖。泽靡不被,化冈不加。声教南暨,西渐流沙。幽人肄险,远国忘遐。越裳重译,充我皇家。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内和五品,外威四宾。修时贡职,入觐天人。备言锡命,羽盖朱轮。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受,不言而喻。于是肄射,弓矢斯御。发彼五的,有酒斯饫。文武之道,厥猷未坠。在昔先王,躬御兹器。示武惧荒,过亦为失。凡厥群后,无懈于位。
挽施文叔三首。宋代。赵蕃。岂但吾州少,端如四海稀。儒椅据根柢,玉德著光辉。不遇宁渠戚,传亡始谓非。及今何所语,徒有泪沾衣。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唐代。许浑。高阁晴轩对一峰,毗陵书客此相逢。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山馆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上方有路应知处,疏磬寒蝉树几重。
宫词 其六十七。宋代。周彦质。召对词臣幄殿华,密宣令草相公麻。黄庭诏下齐欢舞,望协群工共叹嗟。
玉连环 月夜论诗迟潘夫人不至。清代。顾之琼。露寒曲槛红衣润,笑扶蝉鬓。徘徊临水照红妆,人比嫦娥差近。倩得鳞鸿通问,对花消恨。把文何事不同论,论有尽、思无尽。
秋日见橘花二首。宋代。杨万里。不夜非关月,无风也自香。着花能许细,落子不多长。玊糁开犹半,金须捻更强。得秋何恨脕,胦暑却生凉。
入坛马上。明代。边贡。楼头钟散曙烟微,城上旗翻晓日晖。双马共依南陌度,群鸦争入上阳飞。离郊荐岁先农事,甲帐屯云护帝畿。三载太常无寸补,敢言身迹与心违。
听莺。清代。戴梓。看尽春花复听莺,此间声色有谁争。双柑未绝炎方味,斗酒仍耽昨夜晴。好韵远酬龙塞曲,娇歌不让凤楼笙。金丸岂到穷山处,一任阴森坐树鸣。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清代。佚名。载酌载献,以纯以精。歌传夜诵,物备秋成。报本斯极,听卑则明。愿储景贶,福我群生。
赠淳于公归养。宋代。宋湜。宦路厌风尘,高堂役梦频。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
中秋白云山能仁寺看月有怀覃孝方、周立之二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苦口人间度有情,一微尘里万魔生。于今铲却机锋语,宴坐空山看月明。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翠岩示徒,千古无对。关字相酬,失钱遭罪。潦倒保福,抑扬难得,唠唠翠岩,分明是贼。白珪无玷,谁辨真假。长庆相谙,眉毛生也。
杭州官舍即事。唐代。姚合。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唐代。苏颋。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飞栋临青绮,回舆转翠华。日交当户树,泉漾满池花。圆顶图嵩石,方流拥魏沙。豫游今听履,侍从昔鸣笳。自有天文降,无劳访海槎。
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
仙翁。心事谁同。付鱼鸟相望一笑中。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沉吟久,想依春树,人在江东。
沁园春(题西宗云山楼)。宋代。刘镇。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仙翁。心事谁同。付鱼鸟相望一笑中。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沉吟久,想依春树,人在江东。
答表臣赠别二首。唐代。刘禹锡。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嘶马立未还,行舟路将转。江头暝色深,挥袖依稀见。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元代。方回。汉廷簪绂簉金张,初服逡巡返士乡。勇退能为疏傅去,过刚似胜次公狂。庭梧陨叶元非死,秋燕辞巢不待凉。玩物察时远宋咎,不须空热九回肠。
和韵酬黄蕴生二首。明代。程嘉燧。柴荆宴起客来初,偏慰衰容久索居。尽日长吟才子句,多时胜读古人书。墙头新竹延高柳,门外清流映污渠。更约相从见披豁,祇应扶曳扫庭除。¤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宋代。夏竦。河汉西倾火渐流,露华微冷透轻裘。何当弄凤随惊吹,直上层城十二楼。
寄赠项观察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幕拥青油坐绿苔,高牙三辅近蓬莱。函关吏识终军貌,宣室神占大傅才。雪地呼鹰回乐堡,霜天驰马赫连台。谁言帅府多袁伏,露布千篇属手裁。
看桃偶集僧舍。金朝。李龏。看桃临水寺,幽会得文襟。移石分花坐,含毫对酒吟。日斜幡影倒,风断磬声沉。人散清溪暮,莺啼出柳林。
处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赠。唐代。贾岛。庭树几株阴入户,主人何在客闻蝉。钥开原上高楼锁,瓶汲池东古井泉。趁静野禽曾后到,休吟邻叟始安眠。仙都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
踏云行 谢于公鞋。金朝。马钰。走入玄门,牵回白鲤。缀词感谢吾侪履。从今步步出红尘,无心著去观桃李。采访幽微,搜寻至理。因师大悟离乡里。一朝功满踏云行,邀公
湳牙山。明代。郭登。险障南来独湳牙,天分夷獠与中华。万盘山绕一丝路,百丈峰开千叶花。毒雾障烟相映霭,鸟声人语共咿呀。停骖每劳征南士,莫听啼猿苦忆家。
过娄紫虚判官叔夜酌呈别。明代。邱云霄。相过来海国,惜别重罗筵。灯影三更月,刀头万里天。云牵归越梦,潮带入娄船。雅度传安石,疏慵愧谢玄。
自电白至海安 其一。宋代。何绛。诸溪滂湃众峰巍,牧竖歌声出翠微。绝壁有花皆倒出,深山无鸟不低飞。
喜帅初归剡。宋代。舒岳祥。吴客多流越,君寻古剡归。民贫官箠急,岁歉米船稀。岭鹿三丫入,溪鲈一尺肥。榆林知可隐,安得翅能飞。
咏美人隔墙折花。明代。吴兆。离离墙影动,谓是东风吹。美人金梯出,纤手摘花枝。钏声惊起鸟,纷纷落玉墀。稍高攀不及,下望复移时。
题魁星。宋代。王柏。天枢之宿为贪狼,引领三台朝帝旁。典司多士擅文场,名在第一声播扬。因此冰炭痴儿肠,仿佛肖象祈流光。
和前韵。宋代。廖行之。有赋为招隐,无文可送穷。郢歌应寡和,齐瑟自难工。好在南山雾,高眠北牖风。此心奚所得,要与古人同。
荆树分枝已十年,欣闻旌节又高骞。家声自古推清白,治行当年重蓟燕。
名宦勋华能继武,中朝物望久称贤。芦纲端赖长才理,两世循良万口传。
闻味云家兄简任长芦运使寄呈七律二首 其一。清代。杨浣芬。荆树分枝已十年,欣闻旌节又高骞。家声自古推清白,治行当年重蓟燕。名宦勋华能继武,中朝物望久称贤。芦纲端赖长才理,两世循良万口传。
彭子穆招同少鹤饯行。清代。朱琦。秋雨萧萧白燕词,龙溪{辶苕}遰郁哀思。寝门风义犹行古,岭表文章待起哀。扑笔昔曾歌慷慨,登车莫更惜倭迟。酒酣试共王郎舞,看尔沧溟跋浪时。
怀圆印师兄。明代。筠隐遂。梅花开准合,梅子熟犹分。不住是真性,随栖如片云。只将诗拟见,岂有信相闻。想得悬瓢处,吟僧自一群。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宋代。苏轼。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夜宿山寺。清代。戢澍铭。惟有家山好,寻人到枕边。乡关千里梦,文酒一生缘。衾共枯僧拥,灯依古佛悬。夜深寒不寐,钟打晓霜天。
庐山有胜处曰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绘诸葛武。宋代。张栻。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颇闻卧龙胜,幽常谅难匹。悬瀑泻琮碀,石壁两崒嵂。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今年朱使君,下马恍若失。徘徊领妙趣,指点筑茅室。为爱卧龙名,英姿慨超轶。於焉俨绘事,长风起萧瑟。仿佛梁父吟,尚想翁抱膝。惨澹风云会,飘忽日月疾。独存经世心,千载讵可汩。褰裳欲从之,云涛渺寒日。
熊使君垂和漫兴诗次答 其四。宋代。汪藻。儿时也羡刺天飞,投老方知绝百非。酬唱恰成刘与白,分司且住莫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