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宋代。苏轼。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楚乡春冷早梅天,
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
可无消息到侬边。
译文:
黄州的春天寒冷,早梅盛开。
柳枝的绿色泛起波光,与早梅的艳丽争辉。
淮河上的雁队都向北飞去,
却没有消息传到你的这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黄州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春天寒冷,代表着时令的早春,而早梅的盛开则是春天中的一抹亮色。柳枝的绿色与早梅的艳丽相辉映,形成美丽的景象。然而,淮河上的雁队却都飞往北方,没有任何消息传到诗人所在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如寒冷的早春、盛开的早梅、泛起的柳枝波光和飞向北方的雁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感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以简约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姚元白。明代。欧大任。煌煌汉业盛,双阙何颉颃。侯门半金貂,七贵黼绣裳。北里富歌钟,南邻奏丝簧。驱驰走马埒,游戏斗鸡坊。君来入鼎门,弹冠厕朝行。肃事禁庭间,抒藻翰墨场。三年厌羁绁,请告还陪京。陪京礼乐地,佩玉鸣锵锵。衣簪荣旧秩,亲昵洽故乡。朝趋典客署,夕卧中林堂。执戟岂云疲,颂酒殊未央。夙昔耻繁华,于今适徜徉。扬雄虽寂寞,乐志在文章。达士有高轨,去矣遥相望。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一。清代。钱澄之。桂林陷后屡登陴,此日孤城岂更支!坐啸但凭天意稳,痴忠不信粤疆危!也知滇帅空邀饷,却恨焦侯远驻师!闻有七人同日死,张髯以外定为谁!
次广文吴友山台阳怀古杂咏元韵 其二。宋代。章甫。红毛据海镇王城,蛮语埋冤旧日名。错认打猫为射虎,惊占来鳄即奔鲸。若寻战垒经烧劫,或泛仙槎可步瀛。借地牛皮何处是,渔翁指点渡安平。
绍兴祀皇地祗十五首。清代。佚名。[姑洗为徽]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厚德载物,含洪八埏。日北多暑,祀闰吉蠲。式照毋事,敢告恭虔。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宋代。杨万里。水仙怯暖爱清寒,两日微暄嬾欲眠。料峭晚风人不会,留花且住伴诗仙。
和罗舜举三首舜梦中得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宋代。廖行之。世态醯鸡舞,尘缘野马驰。眼中惟俗物,梦里是真知。彩笔神传夜,春池句得时。渠侬未应愧,百世与风期。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一。元代。徐贲。数点飞花覆短莎,风光初暖已胜罗。连朝不向东园去,红渐稀疏绿渐多。
送广东惠州陈太守还任。明代。杨荣。京华三月春欲老,柳亸花明觉春好。故人五马促行装,清晨取别何草草。为言昨日朝明廷,三年考绩承宠荣。九重才睹蓬莱晓,万里复向龙川行。念昔先皇选民牧,爱子才华美如玉。一时被命同几人,五色龙章绚人目。平生力学颇自珍,试推岂弟怀斯民。罗浮山高丰水阔,草木尽得沾皇仁。兹行还领鱼符去,须信闾阎久延伫。桄榔叶暗荔枝红,竹马纷纷满行处。
送人使边。明代。王恭。汉节下青冥,边人望使星。绣衣辞凤阙,骢马入龙亭。雪净胡天绿,春回塞草青。须令月支长,函表到王庭。
示燕谋。近现代。钱钟书。去年六月去湖南,与子肩舆越万山。地似麻披攒石皱,路如香篆向天弯。只看日近家何远,岂料居难出更艰。差喜捉笼囚一处,伴鸣破尽作诗悭。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 其五 耕烟阁。清代。吴敬梓。北舍飞仓庚,南村鸣布谷。细雨试开轩,绿蓑覆黄犊。
过澶州感事。宋代。李复。孙村黄河决北流,北使年年过澶州。澶州两城战格尽,七十余年废不修。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烽火夜夜照前殿,殿前群臣色如死。心忧社稷输至忠,殿上只有寇相公。默使敌计堕吾计,独屈黄屋亲临戎。敌惊溃奔虎北门,从此愿讲兄弟亲。平时危冠尽肉食,一旦仓猝方见人。
时事 其六。明代。蓝智。关塞二千里,兵戈五六年。日输闽地粟,秋待直沽船。奉使须经海,逢人更问燕。中原消息断,回首意茫然。
送章季万户部。宋代。王洋。吴人不授馆,楚人不分田。此身天地间,泛若不击船。忆昨罢吏役,白鸥同一川。欲乘万里风,短翼无夤缘。使君霤宇大,下庇千万贤。鸡鸣度关客,亦到尊俎前。贱子忝夙分,今已三四传。尝许策蹇步,十驾困屡鞭。公文如摛华,公笔如修椽。和端色五采,密补造化权。浮沉即异路,会合真可怜。我无三径地,直欲参四禅。后会宽作程,望舍圆复圆。他年赤松子,问讯玉堂仙。
述怀 其二。清代。冯云骧。猗猗兰蕙香,露濯鲜华好。采为君子佩,过时恐枯槁。兰蕙何易衰,茂茂菉施草。丈夫怀远猷,乘时苦不早。意气矜豪雄,日月赠人老。身世叹悠悠,忠信以为宝。
后二日有旨再赋律诗四首 其一。明代。顾清。乐岁逢春物物宜,圣人行乐是乘时。天垂玉烛三千纪,地涌金莲十万枝。星阁捲帘红日近,虹桥按曲綵云迟。愿因欢庆思幽隐,更法光明事缉熙。
琴中趣赠上饶危逸人。元代。梁寅。问君琴中趣,好在山水间。山风吹雨木萧瑟,山月照石泉潺湲。五音低昂宫徵变,紫鸾和鸣白鹤怨。空桑既远郑卫繁,筝琶之耳谁能辨。五柳先生好素琴,君今仍爱弦上音。邈哉古音传古意,更请为问雍门子。
不调归东川别业。唐代。李颀。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绂冕谢知己,林园多后时。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昼景彻云树,夕阴澄古逵。渚花独开晚,田鹤静飞迟。且复乐生事,前贤为我师。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客下将之袁江夜吟一律。清代。沈梧。四壁青灯游子夜,满庭明月异乡秋。山空落叶鸟声寂,天远残星夜气幽。遍地干戈千里梦,半肩行李一身愁。寒衾坐拥眠难稳,门外骊歌催客舟。
山居杂兴。清代。超拳。鸟宿依窗树,云生对户山。机忘心自远,境寂意俱閒。花落门常掩,苔深径不删。松风连暮雨,双涧瀑潺潺。
暮春得寒字。元代。赵秉文。九日聊偷一日闲,三分春色二分阑。乡关梦里人空老,风雨夜来花更残。乍坼瓮泥糕酒熟,未开火禁粥饧寒。何时投劾归田去,杨柳阴中把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