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宣徽挽歌二首。宋代。司马光。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吕宣徽挽歌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维岳人皆仰,
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
昭世忽长违。
中文译文:
岳山的人们都仰慕着他,
长城是众人所依赖的。
远古的猷言才能保持壮丽,
但显赫的世事却突然远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吕宣徽的悼念和思念之情。吕宣徽是宋代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才能和贡献被人们所仰慕和依赖。然而,他的离世使得世间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物,这种突然的离别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宣徽的赞美和思念,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对逝去的伟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岳山和长城,这两个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表达了吕宣徽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和重要性的肯定。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逝去的伟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
象设俨如在,
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
竹素蔼余辉。
中文译文:
吕宣徽的形象仿佛还在,
英灵却无法回归。
只有他的名字长存,
像竹子一样青翠闪耀。
诗意:
这首诗词继续表达了对吕宣徽的怀念和对他的赞美。诗中提到吕宣徽的形象仿佛还在,但他的英灵却无法回归,表达了对他的离世的痛惜和思念之情。然而,尽管他已经离世,但他的名字将永远流传下去,就像竹子一样青翠欲滴,闪耀着余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宣徽形象的描绘和对他名字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象征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感染力。诗词的结构简洁明了,语言优美流畅,通过对逝去的伟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登岱 其三。明代。王弘诲。河山十二杳无涯,法界玄超望转赊。景入壶中采日月,坐来衣上满烟霞。缑山直拟随仙驭,牛渚真看犯客槎。婚嫁何年异禽尚,胜游五岳尽为家。
会故人程民同。唐代。王翰。忆昔交游多感慨,别来世事几浮沈。王弘不识渊明趣,鲍叔能知管仲心。江海有怀悲故国,风尘无处问归音。相看日暮东流水,白发羞为梁父吟。
本是一首寄芸叟。宋代。孔平仲。本末已倒置,是非当告谁。同为天涯客,根冷聊相依。生平尚气节,相约老不衰。煎烹虽炎炎,何损百鍊姿。太过空自反,急鞭尤恐迟。
依韵酬周骙太博同年。宋代。范仲淹。孰敢先怀富贵图,良时须惜几嗟吁。众心可致巍巍主,上意思平两两符。不称内朝裨耳目,多惭外补救皮肤。子陵滩畔观渔钓,无限残阳媚绿蒲。
江上吟。唐代。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临江仙 其一。五代。孙光宪。霜拍井梧乾叶堕,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罗汉绦。宋代。毕田。五百移栖绝洞深,空留辙迹杳难寻。绿丝绦带何人施,长到春来挂满林。
徐子融以诗送余方叔吴介甫二书见示和韵以谢。宋代。陈文蔚。借得缄书卷又开,喜同千里故人来。切嗟正为求真益,肯使鳞鸿泛往回。
晓来丹枫过雨,净如扫。霜空横雁,寒日翻鸦,惊嗟岁月如流,更被酒迷花恼。转眼吴霜,点鬓催老。
细思欢游旧事,还自笑。断雨残云,都总似、梦初觉。锦鳞书断,宝箧香销向谁表。尽情说似啼鸟。
荔枝香近。宋代。袁去华。晓来丹枫过雨,净如扫。霜空横雁,寒日翻鸦,惊嗟岁月如流,更被酒迷花恼。转眼吴霜,点鬓催老。细思欢游旧事,还自笑。断雨残云,都总似、梦初觉。锦鳞书断,宝箧香销向谁表。尽情说似啼鸟。
酬沈比部叔成画梅见贻四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江门老翁曾有梦,长髯遗以一囊山。何似梅花村下月,枝枝堪赠美人还。
沈公桥。明代。许相卿。两涯寒碧成周道,千尺晴虹跨水云。别浦归人多怅望,斜阳搔首剧思君。
吴大帝庙。宋代。杨备。古木阴森庙岿然,龙蟠虎踞旧山川。当时鼎足一场梦,空里旋风飞纸钱。
金山篇送徐子与奉使江南。明代。宗臣。昔日秦王鞭石过东海,大者并立小者卧。东风一夜拔扶桑,片石怒走江中坐。仟年海若呼不回,一线沧江从此破。沧江之水何处来,潇湘洞庭苍梧开。惊涛巨浪几万里,排空拍斗如奔雷。吁嗟此山何雄哉,白日不动天崔嵬。下揽吴越荆楚之秋色,上摽钟山渤海之朝虹。奇峰三百倒悬水,青枫碧树摇玲珑。金刹琼宇不知数,一一乱插冯夷宫。有时鼋鼍逐麋鹿,镇日鱼鳖追鸢鸿。忽然相遇不相识,莫不骇讶狼藉号天风。白日滚滚去不穷,明月复尔临高空。万顷珊瑚碎江水,鲛人龙女纷然起。以手捉之不可得,嫣然一笑沧江底。怪龙忽上崖头舞,似听山僧读禅语。龙珠上与月华争,明月不得复为主。当时赤手缚龙珠,夜半空江骤风雨。一自此龙失其珠,日月江头怒且呼。金山昼夜叫猿鹤,丹阳南北愁菰蒲。徐卿仗节往三吴,渡江先上金山途。江中怪龙壤相避,山前明月高自孤。妙高亭上千江秋,千江直与天门浮。峰头明月能我留,与卿同为汗漫游。上令星辰不敢收,下令江海不敢流。龙兮龙兮遁去不知几万里,即有明珠还自投,金山金山慎莫愁。
独饮醉卧比觉已夜半矣戏作此诗。宋代。陆游。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醉著面颜惊少壮,浇余胸次失峥嵘。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姚元白杨惟五同游灵谷寺。明代。欧大任。志公塔下白云重,时傍园林听禁钟。群鹿总多千岁色,万松何羡五株封。桥山弓剑今虚远,汾水楼船不易逢。谁道禅宫亦消歇,回瞻佳气郁青葱。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宋代。范成大。醉怜金琖齐侧,卧看玉簪对横。腥水留灌茉莉,结香旋薰素馨。
绍兴祀神州地祇十六首 亚、终献用《文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缩酌以祼,既旨且多。三献有序,情文愈加。黄祇临享,锡以休嘉。广兹灵祲,覃及迩遐。
七言一章赠别吴兴太守中父学士兄。宋代。王安礼。蓬山仙子任天真,乞领南麾奏疏频。金锁阙边辞黼座,水晶宫里得朱轮。公庭事简烦丞掾,斋阁诗多泣鬼神。莫为行春恋苕霅,銮坡挥笔待词臣。
题史仲愚舍人终南山色图。明代。管讷。长安壮观是终南,千里秦川尽蔚蓝。过雨丹青开绝壁,浮空紫翠结层岚。八关地设东西险,三谷天分混沌含。待得锦衣归去日,看云好凿石为龛。
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七。宋代。王令。何处难忘酒,穷边壮士歌。寒弓弯未试,秋剑拔新磨。月落阴山暗,沙昏伏甲多。此时无一盏,何以陷前戈。
和吴侍郎惠诗。宋代。宋庠。最乐乘秋浩气全,洛台归兴满新篇。霞浆不杂甘辛味,庙瑟都遗掩抑弦。崑岭希珍惊倦鹊,兰台清吹饮吟蝉。欲知传诵人多少,正似三都纸贵年。
发九江车行望庐山。。陈三立。车音呜咽大江前,缩地劳劳问岁年。一片匡庐挥不去,来扶残梦卧云烟。
清湘城西飞来峰三首。宋代。曾丰。鬼输天雨玉崔嵬,乞与湘人眼豁开。为报湘人莫私有,飞来有日更飞回。
次韵唐清之见寄。明代。顾清。旧西湖上小亭台,远道时时梦里回。懒散一身今我有,升平三策待君恢。病多野客传方与,閒有山人送酒来。若论午桥吾岂敢,竹间深径倘容开。
寄曾子方。宋代。丘葵。别来俱不饮,相忆若为情。交熊忘贫富,相知似弟兄。君殊似弟兄。君殊非夙昔,予亦负生平。惟有子诚月,年年是旧盟。
今生。清代。孙原湘。旧事思量历历明,拂檐蝙蝠悄无声。忽惊月自怀中堕,犹喜云从梦里行。离恨有天终古漏,爱迷填海几时盈。多情随处看花好,可奈今生是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