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甯子与白鹿寺

和甯子与白鹿寺朗读

《和甯子与白鹿寺》是宋代文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谷朗岩开见佛灯,
云遮雾掩碧层层。
青山得意看流水,
白鹿归来失旧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甯子和黄庭坚一同游览白鹿寺的场景。诗人首先描述了岩谷中的佛灯闪烁,但又被云雾所遮掩。接着,诗人表达了青山对流水的欣赏之情,但白鹿却回来时失去了曾经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触动。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谷朗岩开见佛灯:
这句描述了山谷中佛灯的出现,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佛灯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智慧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2. 云遮雾掩碧层层:
这句描绘了云雾遮掩佛灯的景象,给人一种模糊朦胧的感觉,也传达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云雾的出现使得景色变得难以辨认,与佛灯的光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青山得意看流水: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青山欣赏的情感。青山高耸,自得其乐地俯瞰流水,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自然之美。

4. 白鹿归来失旧僧:
这句描述了白鹿回到寺庙时,曾经的僧人已经不在了。这里通过白鹿和僧人的对比,暗示了岁月更迭和人事变迁的无常。白鹿象征着寺庙的宁静和祥和,而失去的僧人则象征着时光流转中的变故和离去。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抒发,表达了对宁静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黄庭坚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营造了一种幽静和凄美的意境,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
琢成大士笑无语,只在声闻一悟中。
()

歇鞍遥自客游归,宝篆兰膏处处宜。促席细聆眉寿话,和风甘雨共忘饥。

()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

寻芳屦,出门便是西湖路。西湖路,旁花行到,旧题诗处。瑞芝峰下杨梅坞,看松未了催归去。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

()
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已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

夜行如在旦,残月清林光。
云气生深涧,露华从蚤凉。
白沙郁浩浩,翠壁凝苍苍。

()

寒灯影里雁声秋,半夜西风起北楼。万里漫添胡马色,几年浑减朔方忧。

关河积水连天迥,城阙疑云拂曙浮。细雨朝回问裘褐,老郎惭为病躯谋。

()

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坰。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

()

未言路上舟车费,尚欠城中酒药钱。

()

清閒薄体不成眠,起步庭除思悄然。正是雨晴寒食夜,杏花枝上月婵娟。

()

里枌敷荫樾,昼绣借辉光。诱接尝登席,抠趋屡负墙。

故山欣弭节,华屋痛帷堂。岁晚凋松柏,令人重慨伤。

()
古寺依烟艇,一篙春水深。
石坛幡转影,玉殿磬流音。
客有张公子,僧皆支道林。
行行云水窟,幽梦渺难寻。
()

水石幽深地,风流贤主人。琴尊随处布,鱼鸟自来亲。

相对但行乐,兹游当采真。柴车任投辖,今夕不须巾。

()
殷勤寄谢湖州牧,五马谁能鬓未斑。
民事虽云急期会,登临要不负溪山。
如公讵免帝城入,有诏不迟旬岁间。
人士端能客张贾,声名自不减苏颜。
()

慈山风景似孤山,人去亭空鹤未还。犹幸一株冰雪洁,清香从不到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