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宋代。黄庭坚。建溪有灵草,能蜕诗人骨。除草开三径,为君碾玄月。满瓯泛春风,诗味生牙舌。平斗量珠玉,以救风雅渴。定知胸中有,璀璨非外物。执虎探虎穴,斩蛟入蛟室。破镜挂西南,夜阑清兴发。危言诸公上,殊胜弄翰墨。成仁冒鼎镬,闻已归谏列。收汝救月弓,蛙腹当坼裂。开云照四海,黄道行尧日。闭门斲车轮,出门同轨辙。
《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
我在建溪邀请徐天隐,共同议论并效法建除的风格。
建溪有灵草,能蜕诗人骨。
建溪有一种神奇的草药,能使诗人焕发新生。
除草开三径,为君碾玄月。
除去杂草,开辟三条小径,为您磨碾出明亮的月光。
满瓯泛春风,诗味生牙舌。
满满的瓯(一种盛酒器皿)中泛起春风,使诗意充盈、妙趣横生。
平斗量珠玉,以救风雅渴。
用平斗(一种量器)来测量珍贵的珠玉,以满足对高雅的渴望。
定知胸中有,璀璨非外物。
深知内心富有才华,辉煌并非外在的物质。
执虎探虎穴,斩蛟入蛟室。
勇敢地抓住老虎,探索老虎的巢穴,斩杀巨龙进入它的居所。
破镜挂西南,夜阑清兴发。
打破镜子,挂在西南方,夜深了,清晨的兴致涌动。
危言诸公上,殊胜弄翰墨。
勇敢地向众位先生提出危言,表现出出众的文学才华。
成仁冒鼎镬,闻已归谏列。
为成就仁义之事,即使冒着火热的鼎锅,也要回到谏官的岗位上。
收汝救月弓,蛙腹当坼裂。
收起你的弓,用它来拯救月亮,青蛙的肚皮都要破裂。
开云照四海,黄道行尧日。
打开云层,照耀四海,黄道上的太阳像尧帝一样行驶。
闭门斲车轮,出门同轨辙。
闭门静心,刻制车轮,出门后与众人同行。
这首诗词运用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意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他以建溪的灵草为喻,表达了诗人创作的魅力和力量,通过诗意的碾磨,使诗歌达到更高的境界。诗人还通过对珠玉、虎穴和龙室的描写,表达了对才华和勇气的赞颂。他将自己的才华视为内心的宝藏,强调了内在的价值和璀璨的光芒。最后,诗人用一系列意象和对比,表达了对诗人使命的理解,以及对仁义、勇气和追求的坚守。
这首诗词既富有意境,又寓意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诗人展示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将诗人与诗歌创作过程进行了巧妙的联想和融合。整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才华、勇气和追求的赞颂,以及对内在价值的强调。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想象力和象征意义: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意义的语言,将建溪的灵草比喻为能使诗人焕发新生的力量,将诗歌比作碾磨出明亮月光的工具,以及其他富有意象的描写,为诗词赋予了深远的艺术意义。
2. 对才华和勇气的赞颂:诗人通过描写执虎探虎穴、斩蛟入蛟室等形象,表达了对才华和勇气的赞赏。诗人认为,诗人应当有勇气探索未知,敢于挑战困难,通过破除常规和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3. 内在价值的强调:诗人强调才华和璀璨的光芒源于内心,而非外在的物质。他认为才华和热情是诗人内在的宝藏,只有通过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努力,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4. 对仁义和追求的坚守:诗词中展示了诗人对仁义和追求的坚守。他提到成仁冒鼎镬,意味着为了追求仁义的事业,即使冒着危险和困难也要坚持不懈。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追求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意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表达了对才华、勇气和追求的赞颂,以及对内在价值和高尚品德的强调。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五。元代。曹伯启。浩浩阴风酿宿霾,道边佛刹记曾来。荞花不识秋光老,犹向桑阴密处开。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 其四。宋代。欧阳修。诗篇自觉随年老,酒力犹能助气豪。兴味不衰惟此尔,其馀万事一牛毛。
鞋山阻风。清代。李鸿章。老去知无作赋才,马当那得好风来。宦情久与沙鸥狎,归梦潜随社燕回。远树黏天云一色,狂涛卷地雪千堆。茫茫彼岸登何日,愿借山灵觅路开。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宋代。李庚。元公来把麾,与发脱水戹。当时游息地,危亭冠州宅。梁栋宿寒云,去天才一握。尚余手种木,甘棠思邵伯。
凤岭歌。明代。尹伸。风猎猎兮云鳞鳞,秦山万叠银海青。轻车超忽三十里,峰回谷转成字形。野花飘香薄烟生,凤皇无声山鸟鸣,吁嗟!西方美人长冥冥。流尘万古咸阳树,蓍草裁知西伯墓。髫年误解朝阳诗,毕生困顿岐周路。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十五。宋代。释智朋。头顶天,脚踏地。闻鼓声上来,减多少意气。他杀不如自杀,参他不如参己。森罗万像,是汝诸人知识。森罗万像,是汝诸人自己。堪笑嵩山破灶堕,既是泥土合成,又要破也堕也。
行香子。元代。明本。欲出樊笼。须契真宗。善知识、千载难逢。宏施捧喝,击碎虚空。却有钳锤,有炉鞲,有机锋。坐对孤峰。啸月吟风,握龙泉、坐镇寰中。野犴绝迹,狐兔潜踪。却善调狮,善伏虎,善降龙。
送别长翁制干制赴审察。宋代。程公许。机欲审而发,瑟调音自谐。况思万全计,可畏一毫差。回干须群彦,轮囷叠寸怀。樵渔暂相狎,鸳鹭岂其侪。
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宋代。王柏。车马南归兮惠我五阕,一唱三叹兮亦孔之惙。盍置诸左右兮观省昭揭,岁寒之歌兮声声激烈。
立冬日野外行吟。宋代。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雨中作。宋代。陆游。湖曲雨凄凄,茆檐触额低。衡门元少客,穷巷况多泥。解渴黄梁粥,尝新白苣齑。吾生真自足,不恨老鉏犁。
壶中天/念奴娇。唐代。无名氏。日长晴昼。厌厌地、懒向窗前絣绣。因倚屏风无意绪,□把眉儿双皱。似醉还醒,才眠又起,频拈梨花嗅。看他儿女,闲寻百草来斗。相思能几何时,料归期不到,清和时候。生怕鸳鸯香被冷,旋爇沈檀薰透。欲把单衣,鼎新裁翦,又怕供春瘦。试看今夜,孤灯还有花否。
华阳吟三十首。宋代。白玉蟾。片饷工夫炼汞池,一炉猛火夜烧天。忽然神水落金井,打合灵砂月样圆。
锁江亭。宋代。易士达。锁江水下水悠悠,只锁长江不锁愁。但存一樽浇旅思,图教沉醉泛扁舟。
排律诗三十韵奉饯杭州王太守任满朝京。明代。释宗泐。吴甸初宾服,皇威畅海壖。钱塘称剧郡,太守选时贤。保障东南重,丝纶惠化宣。疲民思白日,披雾得青天。示俭豪奢革,祛烦疾病痊。淳风还大朴,旧俗付新湔。清净尹东海,宽明黄颍川。论才当第一,奏课合居先。汉室符中剖,黄堂席更专。两轓朱烜赫,五马烂联翩。方伯真荣矣,斯人亦幸焉。始终如一日,安集已三年。市有新成屋,郊无久秽田。湖山青入画,桑柘绿如烟。昔在新安治,恭闻异绩骈。大州难接武,列郡少随肩。棠憩阴初合,瓜期代倏然。依刘心耿耿,借寇思绵绵。白叟惊相顾,黄童也自怜。卧当侯霸辙,挽拥邓攸船。趋陛云霄逼,承恩雨露偏。赤墀迎气淑,紫服照春妍。行献嘉禾颂,归歌湛露篇。赐书褒美效,增秩比超迁。当路瞻鹏举,临风想旆还。梦回江上笛,愁绝雨中鹃。谬忝馀波及,都将外物捐。茆茨閒日月,钟鼓乐林泉。支遁期元度,韩公识大颠。试磨苍藓石,遗爱尽堪镌。
送可圭化主。宋代。孙觌。龙天万德拥天堂,中有维摩六尺床。但遣文殊来问疾,毗耶一钵满城香。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放石试浅深,m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唐代。于鹄。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放石试浅深,m壁蛇鸟惊。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若容在溪口,愿乞残雪英。
都下灯夕。宋代。宋庠。火树欝岧峣,山车切绛霄。层楼移旦阙,複道借星桥。花散非因雨,霞多不为朝。声来知佩近,香去惜车遥。遇扇还闻曲,逢台即听箫。更筹且莫尽,綵月正飘摇。
幽州送申稷评事归平卢。唐代。王建。行子绕天北,山高塞复深。升堂展客礼,临水濯缨襟。驱驰戎地马,聚散林间禽。一杯泻东流,各愿无异心。蓟亭虽苦寒,春夕勿重衾。从军任白头,莫卖故山岑。
次韵德符过曾园 其一。南北朝。邹浩。东方澹残星,车马各有之。心落声利间,摇摇无静时。幽人独朝彻,蟾光濯涟漪。赋诗鸥鹭边,妙绝中郎词。青时正相向,白驹忽已驰。归来过我谈,闻风徒振衣。
次韵七首。宋代。苏泂。香醪如蜜甜,村酒渐多添。弄水闲移棹,看山自卷帘。深心非木石,痴腹惯虀盐。莫作渊明解,逃鱼本欲潜。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近现代。钱钟书。嗜好原如面目分,舍长取短亦深文。自关耆旧无新语,选外兰亭序未闻。
郡斋水阁闲书·自悟。宋代。文同。自悟空王理胜,因知辩士辞穷。但了一忘六解,休论四异三同。
秋月。宋代。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再和五首。宋代。刘克庄。手选千株高下种,似行庾岭泛湘江。只销一朵南枝拆,尽受群花北面降。自爱空山吹缟袂,绝羞华屋照银釭。主林神禁人残毁,深夜应无斫树庞。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宋代。苏轼。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再送陈伯孺兼柬在杭 其一。明代。徐熥。尊前酒尽即他乡,岂为分携始断肠。失路客身轻似叶,倚门亲鬓白于霜。归装不望中人产,内顾先营百日粮。未必绨袍能解赠,临行还嘱寄衣裳。
淑浦山夜泊。明代。王守仁。淑浦山边泊,云间见驿楼。滩声回远树,崖影落中流。柳放新年绿,人归隔岁舟。客途时极目,天北暮阴愁。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慷慨辞双节,逍遥寄一筇。扬雄虽若凤,老子自犹龙。霁月窗前草,悲风陇上松。遗民应巷哭,何但辍秦舂。
盘山招隐图。金朝。刘迎。溪山不难买,所费千金储。不如数峰云,朝昏对吾庐。交游岂无人,转盼伤离居。不如吾兄弟,相应如笙竽。左侯蓟名族,温温器璠玙。身虽市朝寄,心与功名疏。伯也亦可人,文华炳于菟。风神耸魁伟,襟韵含冲虚。平生一片心,缘尘不关渠。相期有幽事,岁晚山林俱。綵服照黄冠,欢呼奉亲舆。大妇侍巾帨,中妇供庖厨。诸孙戏膝前,翩然凤将雏。朝采南涧芹,莫漉西溪鱼。烟霞入杖屦,风月来窗疏。观竹上巢云,礼佛登香炉。红龙雪浪涌,白塔苍烟孤。冰弦写天籁,茶瓯泛云腴。快哉天下乐,俯仰馀何须。正恐左太冲,招隐昔所无。
用韵送任以道入四川总领幕府二首 其二。宋代。项安世。软红尘里不争新,蠹简香中却竞辰。邺架孔堂深贮腹,鲍篇陈檄妙看亲。刍粮轧轧虚旁午,岁月悠悠老秩寅。曷日阴山行汉马,大挥椽笔布王春。
望山海关。清代。戴梓。雄关割据势崔巍,群盗纷驰旧祚移。四海讴歌归圣主,万年基业启边陲。东开碣石连沧海,西指临洮服远夷。谩道莺花虚塞外,春风随我到天涯。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 其二。清代。林则徐。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
鹊桥仙(七夕词)。宋代。石延年。一分素景,千家新月,凉露楼台遍洗。宝奁深夜结蛛丝,纴五孔、金针不寐。
松岩杂言 其一。明代。无愠。石门关外天梯险,拚得身心到不难。为报五湖云水客,好来于此共跻攀。
七七苦雨行。清代。林占梅。大造茫茫杳无际,水国春阴真成例。今春气煖日光辉,天宇晶明覆海圻。忽然一夜惊霹雳,惊蛰未到人悚惕。俗传四十九日乌,此语翁媪验历历。漫天匝地苦淋漓,其状若何一数之。微如丝缕骤强弩,大过倾盆小漏卮。日比卵黄壳遮隔,尾肖鳞甲片参差。陌上百花皆落魄,堤前万柳尽颦眉。不履著久前后折,油伞淋多骨肉离。处处茅檐青笠盖,家家苔壁绿蓑披。风似剪刀利何用,云如堆墨笨难移。吾淡由来多阴雨,困人无过今春苦。除却深居简出入,觅食细民畏若虎。岂系娲皇炼未精,石塌天河注下倾。估客货湿愁贸易,农夫种烂废〔耘〕耕。有时搔首仰问天,天何言哉惟默默。回思旱魃□为灾,穿墟伐冢搜之急。即今甚雨正需之,千金燕市求不得。转辗咨嗟叹奈何,世间真个苦人多。夜来愁□滴欲碎,挑灯作此当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