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牧牛赞。宋代。黄庭坚。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画牧牛赞》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牧牛的方法和心态,通过对牛的绳索和心灵的引导,赞美了牧人的智慧和技巧。牧人用柔软的绳索引领牛前行,用柔软的心态引导牛的行为。牧人并不踩踏别人的土地,这是因为他们早已习惯服从牧人的引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牧人与牛的关系,以及牧人的智慧和技巧。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鼻和心进行对应,强调了绳索和道德的作用。诗中的“鼻之柔也”和“心之柔也”凸显了牧人的柔和和温和的态度,显示了他们与牛的默契和和谐。通过引导牛的行为,牧人展示了他们的指导能力和智慧。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牧人的道德和自律。牧人不侵犯他人的土地,体现了他们的谦逊和遵循规则的精神。他们早已习惯服从牧人的引导,这也暗示了他们的顺从和信任。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牧人的技艺和品德,展示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牧人与牛的关系和牧人的智慧与品德,表达了对牧人聪明才智和自律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送家舍人。清代。屈大均。白云何蓬蓬,朝别岱山中。岂不念本根,仙人在崆峒。似君久流离,万里思从龙。天心未厌祸,颠沛将焉穷。厉夜得宝剑,安知雌与雄。雄能制诸将,雌亦至三公。赠君及壮年,往取留侯功。
岑寂中有怀勾溪翁。明代。朱朴。苦忆勾溪溪上翁,暮年多病少过逢。盘餐不乏怜牙健,世事无闻爱耳聋。谁共青灯分半榻,自梳白发对孤峰。沧洲寂寞鸥凫散,目送征鸿意万重。
今夕出佳月,银汉泻高寒。风缠云卷,转觉天陛玉楼宽。疑是金华仙子,又喜经年药就,倾出玉团团。收拾江河影,都向镜中蟠。横霜笛,吹明影,到中天。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轮安。何岁何年无月,唯有谪仙著语,高绝不能攀。我欲唤空起,云海路漫漫。
水调歌头·今夕出佳月。宋代。何大圭。 今夕出佳月,银汉泻高寒。风缠云卷,转觉天陛玉楼宽。疑是金华仙子,又喜经年药就,倾出玉团团。收拾江河影,都向镜中蟠。横霜笛,吹明影,到中天。要令四海瞻望,千古此轮安。何岁何年无月,唯有谪仙著语,高绝不能攀。我欲唤空起,云海路漫漫。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黄雀行。唐代。庄南杰。穿屋穿墙不知止,争树争巢入营死。林间公子挟弹弓,一丸致毙花丛里。小雏黄口未有知,青天不解高高飞。虞人设网当要路,白日啾嘲祸万机。
以诗句咏梅·为君援笔赋梅花。宋代。方蒙仲。昔逋才两句,共不用文章。援笔人皆是,写来当甚强。
次韵和文潜休日不出。宋代。孔武仲。文潜真可人,壮岁有老心。尘境暂来寄,天机元自深。鸾凤翥赤灵,亦有鹤在林。冲天期一飞,载骤谢骎飨。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唐代。李白。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望商山路。唐代。司空曙。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雨霁残阳薄,人愁独望迟。空残华发在,前事不堪思。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七。宋代。朱熹。恭惟大号久风驰,清跸传呼却未期。此日不须劳玉趾,寸心那得侍臣知。
答僧赠柱杖。唐代。张祜。千回掌上横,珍重远方情。客问何人与,闽僧寄一茎。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轻。
陇西阎大参山居四咏。明代。罗玘。孔不饮盗吴饮贪,饮狂国人狂正酣。沁寒漱齿齿锋利,公以濯足吾不谙。岂遭十日烁下土,躯壳焦缩皮毛燂。因思层冰赤脚踏,冰山多险不可探。牛蹄濙濙可在眼,一冷著骨毛毵毵。夜眠如腊绝垢腻,只此可寄僧伽龛。沧浪渔父怨肿湿,妙道肯向庸庸谈。
荣諲学士按部未还因寄。宋代。赵抃。欲见遐陬尽乐康,沈黎回即按嘉阳。寻山举屐三峨峻,度岭驱车九折长。坞柏正宜寒后悦,驿梅多向腊前芳。锦川遨乐春期近,早著鞭来入醉乡。
汉南州按行江涘以诗见寄。宋代。宋祁。侧帽风轻过大堤,水村骄马惜障泥。前驱夹道旟开隼,合宴传飧帐绕犀。净练寒江供望阔,赤萍圆日对吟低。轻筒络绎传清唱,知在春烟几曲溪。
寒夜即事。明代。杨慎。墙头凛冽霜白,炉心榾柮春红。寒栗煨香巳熟,冻醪泛漾初融。病起一阳来复,吟成长夜方终。耿耿青灯背壁,影射梅花树东。
戏嘲。金朝。李俊民。江西社里几诗流,咏月嘲风未肯休。得句不能当竞病,措辞那敢向春秋。笑翻王氏三珠树,惊倒张家五凤楼。带系雪诗三十韵,胜如骑鹤上扬州。
奉寄子思以代别。宋代。王安石。南北蹉跎成两翁,悲欢邂逅笑言同。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趋府折腰嗟踽踽,听泉分手借匆匆。寄声但有加餐饭,才业如君岂久穷。
丁丑除夕。清代。李英。爆竹京台夕,浮生客似星。风尘怜马走,天地寄鸿冥。易水迎春白,燕山送晚青。所思千万里,飞梦下烟汀。
彭婆馆逢韦判官使还。唐代。戴叔伦。受辞分路远,会府见君稀。雨雪经年去,轩车此日归。暮春愁见别,久客顺相依。寂寞伊川上,杨花空自飞。
晓泛太湖望洞庭两山。清代。朱逢泰。山水吾夙契,况当春晓时。帆移万顷中,放浪吟新诗。一钩残月堕,天半凉风吹。渺渺渔歌起,隐隐沙鸥飞。参差两洞庭,云水相依微。遥看岚岫淡,一抹如修眉。欲登意未遂,拄笏成遐思。俄焉山色朗,晴霞开朝晖。鸡声闻远浦,扣舷任所之。
夜与儿子出门闲步。宋代。陆游。家住黄花入麦村,闲将稚子出柴门。草根萤堕久开阖,云际月行时吐吞。未分悲忧攻齿发,已将生死付乾坤。旧书半蠹犹堪读,粝饭藜羹莫更论。
送中都留守王元昭之任。明代。张弼。中都万世帝王基,凤舞龙蟠山水奇。留守将军奉纶綍,讴歌父老望旌旗。閟宫松柏青春好,礼社枌榆白昼迟。闻说九重怀旧德,卷阿还待召公诗。
出门与邻人笑谈久之戏作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少时已叹少欢娱,衰病经旬一笑无。今日出门逢父老,欣然随众强卢胡。
长相思令·烟霏霏。宋代。吴淑姬。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唐代。杜牧。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水辞谷口山寒少,今日风头校暖无。
奉和晚日杨子江应制诗。隋代。柳䛒。诘旦金铙发,骖驾出城闉。鲜云临葆盖,细草藉班轮。千里烟霞色,四望江山春。梅风吹落蕊,酒雨减轻尘。日斜欢未毕,睿想良非一。风生叠浪起,雾卷孤帆出。辞藻丽繁星,高论光朝日。空美邹枚侣,终谢渊云笔。
秋日怀兄弟(二首)。明代。宋克。相别几多时,相思泪满衣。家贫经难久,世乱得书希作吏诚全拙,从军事亦非。乡心秋塞雁,尽日向南飞。
赠术士罗世忠。宋代。王之道。春秋有罗国,之子岂其后。害传锦囊书,相地走淮右。为问何所宗,此法古所授。卜瀍与卜宅,周孔语非谬。用能游公卿,所至术辄售。有时过吾庐,乘间得频扣。谈诗涉坡谷,说填本爻繇。是名阴阳家,未可容易诟。归欤春雨霁,飞花扑襟袖。遥怜玉笥峰,岿然插天秀。
送薛子约下第皈永嘉。宋代。杨万里。河东鸑鷟志青天,冀北麒麟受玉鞭。二十年前元脱颖,五千人里又遗贤。请君更草凌云赋,老我重看斫桂仙。趁取春风双鬓绿,收科谁後复谁先。
石楼。宋代。张耒。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奔腾去莫脱,摆掣姿骁猛。嘈嘈战风霆,万鼓助其劲。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我来怯初登,注视久乃定。悠悠山川阔,寸目罗万景。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会期山月出,一啸清夜永。
飞絮迷芳意,落梅销暗香。皓鹤唳空碧,白鸥避寒塘。妨它踏青斗草,便放晓日东窗。先自懒弄晨妆。
谁奈靓笙簧。望帘寻酒市,看钓认渔乡。控持紫燕,芹泥未上雕梁。想梁园谢馆,群花较晚,但陪玉树频举觞。
红林檎近。宋代。陈允平。飞絮迷芳意,落梅销暗香。皓鹤唳空碧,白鸥避寒塘。妨它踏青斗草,便放晓日东窗。先自懒弄晨妆。谁奈靓笙簧。望帘寻酒市,看钓认渔乡。控持紫燕,芹泥未上雕梁。想梁园谢馆,群花较晚,但陪玉树频举觞。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其三。宋代。张镃。尘土奔忙举世人,无过白白鬓毛新。一般要撰眼前乐,泉石由来乐较真。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宋代。郭祥正。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十六夜月。宋代。赵蕃。月早昼氛在,月迟夜气澄。秋毫细可数,乌鹊栖亦兴。青山葬李白,苏门隐孙登。吾老无逸气,颓然照鬅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