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宋代。黄庭坚。龙眠不似虎头痴,笔妙天机可并时。苏仙漱墨作苍石,应解种花开此诗。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龙眠不似虎头痴,
笔妙天机可并时。
苏仙漱墨作苍石,
应解种花开此诗。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诗人对子瞻子由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首句"龙眠不似虎头痴"意味着子瞻子由的才华卓越,远超一般人,与普通的才子有着明显的区别。龙与虎在中国文化中都被视为威武勇猛的象征,而"眠"则表示隐藏、不显露出来,这句话表达了子瞻子由的才华潜伏于内心,不张扬于外。
接着的一句"笔妙天机可并时"赞扬了子瞻子由的文笔高超,能够驾驭天赋的才情,并创作出与时代并驾齐驱的优秀作品。"天机"意味着天赋和才智,诗人认为子瞻子由的才华非常出众,能够与时代的优秀文人相媲美。
下半首的两句"苏仙漱墨作苍石,应解种花开此诗"意味着子瞻子由的才华犹如苏仙漱墨作画一般精湛。"苏仙"是指苏轼,而"漱墨作苍石"则表达了子瞻子由的笔墨技艺高超,能够像苏轼一样娴熟地运用墨汁,创作出像苍石一般精美的作品。"应解种花开此诗"则表示这首诗词就像是种下的花朵,在诗人的赞美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赞美了子瞻子由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将他与普通的才子区分开来,并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宋代。陈藻。城中箫鼓闹鳌山,灯火千村别一般。今夕崔嵬行乐处,向时模倣仰头看。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宋代。苏轼。缥蔕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送宋中道郑州拜扫。宋代。梅尧臣。酣酣道旁杏,戢戢垅上柏。不知烟火禁,但感风露易。开关扫墓隧,向树系车軶。洒泪有余悲,麒麟高几尺。
春游诗。魏晋。张骏。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明庶起祥春,和气翕来征。庆云荫八极,甘寸润四坰。昊天降灵泽,朝日耀华精。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鸠鹊与鹂黄,间关相和鸣。菉萍覆灵沼,香花扬芳馨。春游诚可乐,感此曰日倾。休否有终极,落叶思本茎。临川悲游者,节变动中情。
借车。唐代。孟郊。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湖南安抚刘龙图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汪藻。胸次光风霁月明,论文衮衮九河倾。一辞天上金銮直,再见湘南竹马迎。梁相合图烟阁上,郑公忽去雪山轻。眼看过棹呱呱泣,谁谓衡州浪得名。
飞来寺 其二。明代。郭棐。名山一眺欲攀萝,宿雨凄迷意若何。风动犀潭金锁冷,云封猿洞紫烟多。旧游有句慵题壁,新思无端且纵歌。回忆美人湘水上,鸣弦谁伴鼓云和。
寓叹。宋代。陆游。老阅市朝久,纷纷长厌看。人纡绶紫艾,家拥毂朱丹,不羡官曹热,惟怜眼境寒。东涂与西抹,感旧一长叹。
越台。宋代。刘克庄。南帝当年此筑台,称雄亦岂偶然哉。谩通异国求阳燧,不道偷儿饮漆杯。能使越人存旧迹,始知秦吏有奇才。只今黄屋归何处,但见牛羊夕下来。
减字木兰花(公弼侄初授官,以此劝酒)。宋代。葛胜仲。辛勤场屋。未遇知音甘陆陆。诏录遗忠。一札天书下九重。鹅城初命。此去青云应渐近。解褐恩新。今岁吾家第四人。
和资深同游尘外亭韵。宋代。袁说友。城南绝景半林端,城北荷塘十亩宽。风月无尘频入座,江山吊古一凭栏。瀛红浅露娇啼脸,绡翠轻颸醉倚干。日暮对花吟不足,三翁步屧小桥看。
日本杂事诗 其四十四。清代。黄遵宪。《棠阴比事》费参稽,新律初颁法未齐。多少判官共吟味,按情难准佛兰西。
寺中。宋代。姜夔。幸自不居城,西风觉又生。空山多雨气,废寺少人声。发为忧时白,吟因入夜肖。推窗问天色,犹有佛灯明。
风流子 其二。五代。孙光宪。楼倚长衢欲暮,瞥见神仙伴侣。微傅粉,拢梳头,隐映画帘开处。无语,无绪,慢曳罗裙归去。
积日。宋代。姜特立。积日乃成岁,积岁不觉老。始焉泉涓涓,末乃海浩浩。少年玩时日,事业良草草。况复钝滞资,谋身苦不早。只今在桑榆,风烛那可保。譬如秋后花,能得几时好。遇酒朋舒眉,前程付苍昊。
复寓返照庵用前韵。南北朝。王寂。枕簟清和消日永,轩窗明快喜风停。道人不埽阶前地,爱惜莓苔一径青。
和平江府倪教授送行。宋代。项安世。拜辞初下九天来,乞得斑衣学老莱。六月火云烘去艇,三山风露隔飞埃。多情送我诗盈轴,何意辞君酒一杯。后夜相思江雨黑,短檠寒焰锦囊开。
幽壑。清代。赛尔登。幽壑无人迹,危峦有石台。峰环疑路转,云破想天开。急隼抟风起,惊麑见客回。临流时一啸,山鬼莫相猜。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宋代。苏辙。春雪漫天密又稀,勾芒失据走灵威。故欺贫窭冬裘尽,巧助遨游酒盏飞。林下细花添百草,阶前轻素剪新机。老农先解忧桑柘,九月家人当授衣。
赠程生。清代。李英。涤器临邛客,千秋事可同。酿成新白酒,种得嫩青菘。混俗壶中叟,寻师河上公。应知深寄迹,巾舄复西东。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宋代。刘克庄。载贽来相觅,挑灯读失惊。尊公王逸少,外祖郑康成。子壮堪传嫡,吾衰浪得名。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题长松二首。宋代。何耕。老桧摇风万壑声,梨花着雨四山明。龛中大士好看客,排遣云阴作晚晴。
次韵樾村冬日感事六首 其三。清代。雷钟德。漫掩遗民泣,犹闻上相能。铜驼卧荆棘,铁驷辇金缯。敢诎蛾眉效,能无鱼目升。人才国本在,冥漠竟谁凭。
八关僧房遇雨。宋代。陈与义。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 其一。宋代。项安世。家家籼米与香红,客子餐腴复醉醲。但使普天无横吏,人间何处不春风。
忆庐山旧游。唐代。黄滔。前年入庐岳,数宿在灵溪。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平生为客老,胜境失云栖。纵有重游日,烟霞会恐迷。
次韵杨廷秀浣花图歌。宋代。喻良能。诗翁衔袖出清诗,醉墨淋漓惊乍写。明珠炯炯照户牖,恍疑骊龙睡遗者。弥明高唱诗云云,此翁一扫如飞蚊。诗狂克念酒作圣,樽前笑杀刘师命。李白张旭称世贤,姓名优入少陵编。平生我亦忝词客,自得此诗轻尺璧,他年别去长相忆。
憩红诗课戏题一待于后。清代。曾国藩。铅山不作桐城逝,海内骚坛委寒灰。龙蛰虎潜断吟啸,坐令蚯蚓鸣惊雷。慈红先生颇好事,欲拓诗国疆土恢。号召英豪执牛耳,大搜燕冀选龙媒。走章驰檄遍都市,纷纷吟札如云来。较量锱铢判殿最,岂有鱼目换珠胎!倾身爱才剧如命,酬字金帛布成堆。达官贵人不好士,先生此举真豪哉!嗟余楚狂百无用,长安十载餐黄埃。作确无钱柱自苦,乞米有帖长空回。臣朔饥死殊儒饱,古来颠倒何足哀!偶然涂抹为新句,画眉深浅乖时裁。鬟髻飘零有谁惜?锥刀角逐吁可略。豚蹄果逐髯车祝,一笑取醉三百杯。
石头城二首 其二。元代。元淮。霸业回头一笑空,山河千古送英雄。眼前几许兴亡事,尽在秦淮落照中。
送夏侯参军赴广州。唐代。贾至。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云海南溟远,烟波北渚微。勉哉孙楚吏,彩服正光辉。
郊望。明代。岳正。神鼎当年定蓟门,舆图便觉此方尊。天文析木三河近,王气全燕万古存。水绕郊畿襟带合,山环宫阙虎龙蹲。何须百二夸周汉,一统今归圣子孙。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唐代。徐凝。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
太常引。元代。许桢。西池池上好新亭。红翠门娉娉。翠盖几翻倾。听水上、红妆笑声。归来乡社,不关尘事,活计问樵青。世事一毫轻。看西泠、晴云暮横。
赋得迷楼。明代。袁宏道。古寺行宫是,荒台迹近真。枫枯能作语,钗老化为人。夜蜡烧天泪,秋蛾幻月新。当年倘不乐,难道不成尘。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宋代。释绍嵩。梅出稽山世少双,月中疏影暗中香。梦回仿佛三更后,卧见琼枝低压墙。
永遇乐 题惠山松石。清代。陈维崧。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老苔秋缚,怒涛夜吼,捲尽苍茫今古。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
鹧鸪天(和谢胡盘居贶橘为寿)。宋代。刘辰翁。自入孤山分外香。南枝不改旧时妆。为曾盘里承青眼,一见溪头道胜常。商山乐,又相羊。上方不复记传觞。橘中个个盘深窈,依倚东风局意长。
襄阳怀古。唐代。鲍溶。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若邪春兴。唐代。皎然。春生若邪水,雨后漫流通。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野烟迷极浦,斜日起微风。数处乘流望,依稀似剡中。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四。明代。薛瑄。潇洒流年老铁冠,鬓毛虽白寸心丹。天书重叠叨天宠,骢马长鸣宇宙宽。
重登金山作 其一。明代。王世贞。春山春望郁葱哉,矫首扶桑黛色开。沧海潮吞丹鹫去,大江天捲白龙来。凭陵不尽千秋语,辽落长悲六代才。为喜摩尼施珠在,振衣还上妙高台。
狗子佛性颂。宋代。白玉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乃为之颂云:雨过西风寒,苍苔封战骨。可怜老将军,饮马长城窟。
次韵徐太博。宋代。方岳。沈郎吟处秋风老,今代何人诗斗南。练石补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极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汉杰三。欲与东湖传活法,当家衣钵付谁参。
张功甫见赠丁藁。宋代。曾丰。王孙气习窭儒生,壮士襟期老典刑。疾俗如仇几扫迹,贪书若癖至忘形。风云未会心先冷,水石无游眼不醒。独据清高天所忌,吟边分我小鸥汀。
漫兴。元代。吴景奎。此生如寄耳,迁次竟何如。江上得安宅,山中有敝庐。一蓑成钓隐,三径遂吾初。去住浑无定,教儿且卜居。
柳梢青 三原春日。清代。屈大均。南北双城。梨花酒熟,一路相迎。蔬叶因陈,面条蝴蝶,多谢欢情。嘶花宝马骑行。白渠上、交弹翠筝。处处秋千,人人踏鞠,消遣春明。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唐代。杜甫。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