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春菜。宋代。黄庭坚。北方春蔬嚼冰雪,妍暖思采南山蕨。韭苗水饼姑置之,苦菜黄鸡羹糁滑。蓴丝色紫菰首白,蒌蒿芽甜蔊头辣。生葅入汤翻手成,芼以姜橙夸缕抹。惊雷菌子出万钉,白鹅截掌鳖解甲。琅玕森深未飘箨,软炊香秔煨短茁。万钱自是宰相事,一饭且从吾党说。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青衫诚可脱。
《次韵子瞻春菜》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方春蔬嚼冰雪,
妍暖思采南山蕨。
韭苗水饼姑置之,
苦菜黄鸡羹糁滑。
蓴丝色紫菰首白,
蒌蒿芽甜蔊头辣。
生葅入汤翻手成,
芼以姜橙夸缕抹。
惊雷菌子出万钉,
白鹅截掌鳖解甲。
琅玕森深未飘箨,
软炊香秔煨短茁。
万钱自是宰相事,
一饭且从吾党说。
公如端为苦笋归,
明日青衫诚可脱。
中文译文:
北方的春蔬嚼着冰雪,
花容月貌使人思念南山的蕨菜。
韭苗和水饼放在一边不提,
苦菜和黄鸡煲汤糁得滑腻。
紫色的蓴丝,菰蒲嫩白,
蒌蒿芽有甜味,蔊头辣得恰到好处。
生葅入汤搅拌手法巧妙,
芼菜用姜橙调味更加香滑。
惊雷菌子如钉子般出现,
白鹅截掌,鳖解甲。
琅玕深处的竹笋尚未展开,
软炊香秔煨短茁。
尽管万钱是宰相的事,
但一餐仍从我们党来说。
公如端的苦笋回家了,
明天可以脱下青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春季的蔬菜为主题,通过对各种菜品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和多样性。诗中以北方的春蔬为开篇,表达诗人对南方蕨菜的思念之情。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系列的菜肴,如韭苗水饼、苦菜黄鸡羹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口感。
诗中描绘了不同食材的色彩、口感和烹饪方法,如紫色的蓴丝、菰蒲的嫩白、蒌蒿芽的甜味和蔊头的辣味。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够嗅到这些春菜的香气和口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意境丰富的描写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烹饪技巧和食材的组合,如生葅入汤、芼菜用姜橙调味。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烹饪技巧的赞美和对食物品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宰相的讽刺,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权力和地位,而忽视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诗人用“万钱自是宰相事,一饭且从吾党说”来表达人们应该注重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而不是仅仅追求权势和财富。
整首诗词以描写春菜为主线,通过对菜肴的描写和烹饪技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和对美食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宰相的讽刺,提出了人们应该重视平凡生活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生思考的意义。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蓬莱旅舍作。。启功。其五:尽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计。后主抑其丧,足见疑与忌。狼顾司马懿,魏文屡相庇。方诩知舜禹,转瞬食其弊。其八:老子说大患,患在吾有身。斯方言哀且痛,五千奚再论。佛陀徒止欲,孔孟枉教仁。荀卿主性恶,坦率岂无因。其十一:吾降壬子年,今年七十九。年年甘与苦,何必逐一剖。平生称大幸,衣食不断有。可耻尚多贪,朝夕两杯酒。其十三:宇宙一车轮,社会一戏台。乘车观戏剧,时乐亦时哀。车轮无停辙,所载不复回。场中有醉鬼,笑口一时开。其十六:人生所需多,饮食居其首。五鼎与三牲,祀神兼款友。烹调千万端,饥时方适口。舌喉寸余地,一咽复何有。其十八:名酒色同黄,绍兴不如啤。啤号软面包,可以补吾饥。绍兴度偏浓,血涨梗心肌。行当作酒铭,饮酒但饮醨。
朝端卿佐近日一番新矣粹之书来谓我辈如深涧老松冷看桃李常换春风也因即其言作一绝。明代。祁顺。春风桃李费栽培,一度飘零一度开。惟有涧松偏耐冷,天公留作栋梁材。
怀昔。宋代。舒岳祥。淮海新封国,东南望止戈。纱衣秋意早,石枕雨声多。白露皱红枣,西风摆老荷。昔年游万里,今日兴如何。
减字木兰花(县斋见梅)。宋代。姚述尧。天寒人静。啸倚胡床闲昼永。春信初回。报道南枝昨夜开。沈沈庭院。独坐黄昏谁是伴。风过南墙。似觉天宫暗递香。
杂曲歌辞·车遥遥。唐代。张祜。东方曨曨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闺门半掩床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唐代。张九龄。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苦萨蛮(蜡梅)。宋代。李邦献。薰沉刻蜡工夫巧。蜜脾锁碎金钟小。别是一般香。解教人断肠。冰霜相与瘦。清在江梅右。念我忍寒来。怜君特地开。
梦断。宋代。陆游。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巴陵送李十二。唐代。王昌龄。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题沈令双桂堂。明代。薛瑄。小山人去岁悠哉,移得芳丛夹户栽。绿荫共随檐影落,清香时逐綵衣来。年深应有连枝瑞,老大宁非耸壑材。总赖高堂培养力,秋风还有几花开。
题群仙图。元代。仇远。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唐代。崔备。宾阁玳筵开,通宵递玉杯。尘随歌扇起,雪逐舞衣回。剪烛清光发,添香暖气来。令君敦宿好,更为一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