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刘景文河上见寄

次韵奉酬刘景文河上见寄朗读

《次韵奉酬刘景文河上见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省中岑寂坐云窗,
忽有归鸿拂建章。
珍重多情惟石友,
琢磨佳句问潜郎。
遥怜部曲风沙里,
不废平生翰墨场。
想见哦诗煮春茗,
向人怀抱绝关防。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以次韵回答刘景文的来信。诗人坐在宁静的省中,思绪万千,突然听到归鸿的叫声,惊动了他正在写作的建章。诗人珍视友情,特别珍惜与刘景文这位知音的情谊,他通过琢磨佳句向刘景文请教,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更高的艺术境界。诗人远怀在风沙里征战的部曲,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他都不会放弃自己一生追求的文学事业。诗人想象着与刘景文共同品茗煮茶的情景,表示他对刘景文的深切思念,并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守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先,他以宁静的省中作为诗的背景,突然出现的归鸿声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惊喜和激动,从而拉开了诗篇的序幕。接下来,诗人通过表达与刘景文的友情,展现了他对这段珍贵的情谊的珍视,他愿意与刘景文共同探讨诗词艺术,以求得更高的境界。在描写部曲风沙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世俗环境中的不屈不挠,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放弃自己对文学事业的追求。最后一句诗中,诗人通过想象与刘景文共品茗煮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彼此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展示了黄庭坚才情出众、对友情和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坚守。这首诗词不仅在形式上工整流畅,而且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意象的描绘,给人以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充分展现了黄庭坚的才华和诗人的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十年龙卧大河湄,磊块时时一吐奇。共许使齐能论乐,何言返鲁便删诗。

抟秋片羽风斯下,媚夜繁星月并垂。白雪祗今多并驾,不须惆怅不同时。

()
纷纷人少强,有客面如铁。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
江头洲渚晚阳斜,宿雁已复取圆沙。
老子尚堪巾屦在,凭君著意问梅花。
()

停杯不饮意如何,更漏沉沉夜半过。宝篆随风香捲雾,金樽映月酒生波。

休嫌白发欢娱少,自信青云意气多。扶醉归来清兴阔,乘槎直欲泛银河。

()
岁寒始见松将柳,道远方分骥若驽。
凿井为山新意气,断干穿石老工夫。
重湖水作葡萄涨,五老云成锦绣铺。
万古千秋模不尽,几家文集几家图。
()

赋颂前朝爱,诗文内相傅。
九家潘岳鬓,万里米家船。
滟滪冬无雪,蓬婆昼不烟。

()
寺门不须入,林磵莹清襟。
老树几前代,冷泉如我心。
缒萝猿接果,龛石佛添金。
别有真天趣,月寒秋夜深。
()

北风吹断塞门秋,残月荒城此一楼。白骨不须悲故国,青燐长阅古今愁。

()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
西园斗结秋千了。
日漾游丝烟外袅。
小桥杨柳色初浓,别院海棠花正好。
粉墙低度莺声巧。
()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

梅花开满枝,无奈晓风吹。风吹花落尽,争似未开时。

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愁杀爱花人,城头复吹角。

()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

鼎彝勋业推元老,文采风流及后昆。
家世从来耐官职,百年犹见典刑存。

()

开元天宝谁能画,韩子规摹出曹霸。惜乎画肉不画骨,坐使骅骝减声价。

晚生韦偃非画工,少也得名能古松。试拈秃笔扫束绢,便觉天厩无真龙。

()

俗士各有营,高人澹无欲。缔搆青霞居,吟讽紫芝曲。

境空遗安排,形忘破羁束。庄生赋逍遥,老氏捐殆辱。

()

牵牛织女隔银河,一度秋来一度过。岁岁寄君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刀未下肠先断,针线才拈泪更多。长短只依前日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

崚嶒削立插云天,缥缈空中小八埏。奎壁星连光射斗,蛟龙日暖灿临川。

东封碣石为池砚,西借昆阳作纸笺。赋就金门成五色,应多雁塔著名贤。

()
我不愿筑受降城朔方职总管,又不愿金狨击马西池万人看。
只愿宽间寂寞滨,倚醉高吟青玉案。
秋与霜斫蟹泥滑,春浪叉鱼杨柳贯。
江湖长恐寸心违,世界饶君左手断。
()
长啸出门山月高,古来宁独我蓬蒿。
拙於生事岂无粥,犹有故情焉用袍。
垅亩桑麻豳雅颂,亭皋木叶楚离骚。
不知公相今谁是,已与人间久绝交。
()

雁塔名题久不知,新吟忽遣好风吹。易推未画本无画,计已出奇何有奇。

孔雀屏开金错落,蟾蜍玉冷墨淋漓。故家旧有传衣句,跨灶冲楼足尉思。

()

长虹倒挂雨初收,几榻清凉四壁秋。飞尽碧云天宇净,捲帘风入夕阳楼。

()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
蛾眉班卷戴花回,遥望君王玉色开。
画楯诸班谢茶酒,尻高首下一声雷。
()
蓬窗隔世尘,但有书满床。
度日无与虞,日课一指强。
坐免骛雁聒,自诧肝肺香。
奔骥踠足意,悠然吾自忘。
()
许大才名,知几许、功夫做得。
独自殿、三朝耆旧,岿然山立。
出处只从心打当,去留不管人忻戚。
抱孤衷、脉脉倚秋风,无人识。
()

男儿负奇志,牖下安能终。腰间跃秋水,剑锋吐长虹。

枕戈挽甲起,杀气光熊熊。忆昔班定还,投笔还从戎。

()

已恨闽天道路赊,更堪回首隔仙霞。
潺溪已是他乡水,纵使东流不到家。

()

君今得亨途,轻帆遇风便。龙门海之湄,超忽驶如箭。

()

此心忠义出天资,奴隶儿童莫强为。
燕雀不知鸿鹄志,牛羊徒节虎狼皮。
事当桀石吠尧日,书在塞鸿归汉时。

()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
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
芒鞋竹杖踏晴沙,云白山青老岁华。
太极一丸融造化,赏心应不为荷花。
()

耳畔时闻轧轧声,牛车乘月夜中行。梦回几度疑吹角,更有床头蝘蜓鸣。

()

闻说西斋水,潺湲逼画楹。
虽添新窦响,不改故源清。
花落波浮乱,杯迟屈曲行。

()
学究村村自谓贤,西京泾渭派沦涟。
古人圣处工研贯,新义阿时力洗湔。
炳阔多闻包宇宙,閴寥余韵出蹄筌。
飘然径造骚人室,老愤应加视后鞭。
()

将帅门庭喜见人,只看行止早堪亲。军人事业离群久,帐下谋猷触类新。

东土别怀应有恨,西都归思已无尘。故园未许閒游日,丹凤重飞不到春。

()
新葺怀古堂,旧临郭璞池。
去岁夏徂秋,无日不此嬉。
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
今年池水乾,老子来遂稀。
()
乡户生愁役破家,买田助义息纷哗。
从今闾里皆安业,男课犁锄女绩麻。
()
卷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
瓦盆常貯酒,雪水旋煎茶。
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
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

望仙桥下市廛间,汩汩红尘没马鞍。谁种禽花满幽径,故收野色入晴阑。

篱根荷锸培深雨,邻曲移杯对早寒。玩此芳丛足怡老,南山当户不曾看。

()

残腊风霜劲,嘉宾嘉会逢。清泉云子滑,熟末桂香浓。

金谷咄嗟具,芜蒌仓猝供。争如金雅宴,樽酒共舂容。

()
祭是生前设,魂非死后招。
池台总长夜,薤露岂崇朝。
入梦惊离合,迎神讶动摇。
嗒然如隔世,云臼坐相邀。
()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看封谏草归鸾掖,

尚贲衡门待鹤书。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

()

分明得道谢自然,古来漫说尸解仙。

如花年少一女子,身骑白鹤游青天。

()
苏钦
身外无穷百不闻,算沙活计亦慵论。
斋余闲倚蒲团瞑,只有溪声落耳根。
()
左右数书册,朝夕一草堂。
家贫自能俭,病愈不求方。
盛馔豚肩美,常庖笋茁香。
园丁报花坼,亦复命壶觞。
()

别业来何处,泷冈水竹居。江山容我老,朱紫信谁纡。

南海三君过,西窗两月馀。剧谈中夜起,香露滴高梧。

()

蚤岁词华迈等流,名家知子独才优。芝兰玉树推诸谢,碧嶂清江数二刘。

窗下萤光长照夜,客边鲈鲙屡逢秋。胸怀已觉吞云梦,踪迹于今半九州。

()
汉之广矣中有洲,洲如月兮水环流。
流聒聒兮湍与濑,草青青兮春更秋。
苦竹林,香枫树,樵子罛师几家住。
万山飞雨一川来,巴客归船傍洲去。
()

三展蜀笺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琼瑶。

应缘水府龙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绡。

()

蜀人捣玉屑,楚客调金粉。制笺君有赠,草疏我无蕴。

宜书杨雄辞,莫写屈原愤。谁识此意微,曾非事摇吻。

()
旧壁横空苑,危亭纳夕霏。
野蟲多各韵,倦鸟忽同归。
木落惊秋晏,人愁念昨非。
生平嵩颖志,尚或拂尘衣。
()

落帆杨柳渚,步屧松竹园。丛石千岩秀,凉风万叶翻。

主人昔傲吏,燕翼此衡门。略看题诗客,空令悲九原。

()

朱顶玄裳白雪衣,松庭竹院立斜晖。情知不是轩墀物,养就翀天翼便飞。

()

远望峰峦画本张,钟声迢递度禅堂。一溪沙石晴波洁,半岭松杉午气凉。

云里僧归衣带湿,花间客过屐生香。重来胜地酣凭眺,扫壁寻诗兴更狂。

()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