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马中玉三首。宋代。黄庭坚。卷沙成浪北风颠,衔尾千艘不敢前。匝岸水居皆有酒,行人得意买江天。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是宋代文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卷沙成浪北风颠,
衔尾千艘不敢前。
匝岸水居皆有酒,
行人得意买江天。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江南风光和江南水乡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作者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河流波涛汹涌、北风猛烈,形容江南水乡的壮丽景色。诗人提到衔尾千艘的船只,表示江南水乡的繁忙景象,同时也意味着江南地区的繁荣和兴盛。诗中还提到江岸两旁的居民都有酒可供享用,表达了江南人民生活富裕和乐观的心态。最后两句描述行人在江南旅行时的得意和愉悦心情,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地区的壮美景色和富裕繁荣的生活氛围,展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中的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和押韵方式,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律感和音乐性。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使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和独特魅力,以及作者对江南地区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喜雨。宋代。刘攽。山雨来何暮,高天始震雷。江声翻滟滪,水气逼昭回。洒落芳年晚,空凉醉眼开。蛟龙定神宅,蜗角更谁猜。
送人游武昌。元代。吴澄。丈夫落落志四海,俗士拘拘守一途。羡子春秋当壮日,结交豪俊必通都。孤舟惊浪千堆雪,片纸长江万里图。历览山川俱遍了,归来我欲问今吾。
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宋代。汪藻。苔渍岚侵几百秋,诗仙寄我海南州。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吹烛会寻延阁老,挂钱肯学饮家流。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送李执刚致仕归洛。金朝。雷渊。漕计中兴属老成,引年陈请独峥嵘。果能办此公真勇,爱莫留之我怆情。尘坌恐惊黄鹄举,烟波不负白鸥盟。洛阳去去春如锦,昼日神仙看地行。
病起五首。宋代。刘克庄。躬圭宝箑俱藏起,出入惟消笠与簑。农说雨旸差有准,客谈间谍易传讹。丰年海熟田尤熟,圣代朝和野亦和。纵使大寒并大暑,小车时出至行窝。
猎者图。宋代。邓林。钓者忘渔猎者空,风云千载兴奇逢。纶竿化作矢戈去,渭水安流日夜东。
舟抵留城追世叔说仲闻已达淮上矣。明代。胡应麟。十日侯门醉玉壶,西山晴色满燕都。蹉跎上国停车盖,缥缈秦淮下舳舻。调合双龙诗思远,愁牵独雁旅魂孤。遥知王粲从军乐,绕夜霜华照鹿卢。
送王嘉叟编修通判洪州。宋代。周必大。籍甚西枢掾,居然出处光。人犹思贺监,天未起张良。南浦云应碧,东湖柳正黄。古来求别驾,不是薄星郎。
十年萧寺此重游,一酌还同惜别留。聚散无端庭树长,阴晴未定海云浮。
宦情莫问僧炊饭,诗兴惟凭客倚楼。天末相望重相忆,欲攀江柳系兰舟。
丁丑六月二日与东江石潭未斋介溪饯别閒斋司业于受公房联句二首 其一。明代。陆深。十年萧寺此重游,一酌还同惜别留。聚散无端庭树长,阴晴未定海云浮。宦情莫问僧炊饭,诗兴惟凭客倚楼。天末相望重相忆,欲攀江柳系兰舟。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范仲淹。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送严宗哲太守乃弟冠带南还。明代。朱诚泳。五马城东送远行,那堪难弟别难兄。乌纱此日同沾宠,黄甲当年独著声。春草池塘还入梦,夜窗风雨最关情。云山杳杳牵离恨,极目湖天一雁鸣。
喜子仪侍郎同游。宋代。许及之。拟访南山自北山,长堤信马只如閒。画船瞥见矜红粉,紫燕惊飞透白鹇。三过名园成选胜,再临高阁似知还。兹游不负花时节,寡和阳春更许攀。
送孙明府。宋代。刘克庄。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
歌两淮。宋代。员兴宗。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登时诏语从天坠,汜为先锋制置。并遣健士付阿权,等是两淮兵马地。岂期将溃兵川流,翻手忽忽无十州。前时冠剑错准抉拟,此事吐口贻人羞。幸哉天祸不终极,至尊避殿忧思集。枢臣督战侍臣谋,上则倚公参赞职。征鞍此日去皇皇,所过骑士多羸伤。不见何人出声鼓意气,但见十十五五坐路傍。公趣下马询众语,众共来前致辞苦。平时节使驱为奴,逐逐无聊战无主。而今侧身堕两失,官骑已亡难再得。诚令军政日月悬,我有微躯人不惜。公闻瑟缩涕潸然,汝曹寄命真可怜。朝今清明万乘圣,权已殛死家南迁。若等是行能奋死,朝建勋名暮朱紫。官今付我诰如山,节使察使皆在此。军家闻此逐蹄轮,喜气酣酣如遇春。当时战死身昧昧,今日分付当其人。兵官来见同听命,适有时张王戴盛。分麾列伍摆布毕,仿佛平戎万全阵。斯须望敌来何多,千里断岸皆遮逻。天低野旷笳鼓咽,众寡不敌将奈何。是时仲冬日建丑,群雄争先莫肯后。濯缨刑马震天地,焰焰兵威古无有。旋见飞台天样齐,黄盖团团傍赤旗。指挥渡河在顷刻,我默战义人安知。公呼时俊腾口说,汝每四方闻胆决。只今战态作儿女,便恐汝名从此歇。长啸激俊挥戈回,万斧并下声如雷。十舟先粉百舟败,连艟接舰成飞埃。嗟敌初来何草草,一夕崩摧如电扫。命逾破竹青离离,血溃江流红杲杲。明朝北阵更奔波,坐料强敌成蹉跎。堤防更藉盛新力,为我往护杨林河。运去一朝同覆水,敌再渡江终送死。射人射将数不彻,何况更问舟中向。移时巉天送哭喧,弃舟而挝舟自焚。公命火攻列火伞,船焦楫烂无逃门。敌愁惊心疑鹤唳,十步回头九堕泪。又疑官军尾其众,清野数州无食地。众残北顾心悠悠,金亮更欲抵死留。放言京口少备者,曷若举兵由润州。大将显忠来是日,执杖升阶光照席。公先劳苦甚生平,遂借百舟如过鹢。迤逦仲冬日十二,旅食无烟寝无寐。公来督府见相公,便及瓜洲防拓事。督视推公胆有馀,此事岂忍他人徂。昨来兵试威万万,别遣诸将无乃迂。公仍禀命侵星过,或传铁骑金山破。淮西万姓舍惟烟,淮东居民泪潜堕。公摆吴艟异水嬉,势压海浸倾天维。一见使敌无可奈,再见使敌心骨悲。敌亡傲兀犹不悟,尚呼达官招万户。岁云暮矣无北归,我所思兮决南渡。达官再拜乞徐徐,波浪驾天千丈馀。比前采石三倍恶,主其急我吾其鱼。金亮尚嫉忠言丑,快剑垂垂拟其首。只今速渡汝得活,不尔爱身身在否。万户相顾归相言,慓悍难容血面论。北人项领不易保,如此郎主何足存。此夜疏星江泪湿,敌将一一弯弓入。御寨三重侍卫郎,对面公然如不识。帐中方嬖花不如,帐外忽飞金仆姑。投哀赊死身困苦,软语不类平时粗。骨肉披离头万里,魂飞却作他乡鬼。杀气漫天烟草迷,不归州绝风尘起。君不见昔日秦魏之兵扼上流,阿坚阿瞒皆老谋。淝水血腥赤壁溃,两豪一蹶泯默至死休。况我中都徃颓促,千古丧师无此酷。沉冤万众衔已久,合沓天心宜下烛。三十年飞战马尘,支吾多用豪杰人。但传凶势时未减,不见度外加经纶。须信更生无尽福,高价属公勋誉逐。不费两淮千斛水,一洗万古乾坤辱。近来分陕从天阙,悬解西民愁百结。三军鼎鼎礼意浓,七兵堂堂恩数绝。行并咸秦脉络通,更遣诸将图山东。为君再赋洗兵马,下客敢繼唐诗翁。
和潘通甫芍药。宋代。韦骧。牡丹谢后觉荒凉,此艳中兴百步香。莫诮雕栏当晚节,须知名卉绝群芳。金刀剪处云霞被,翠笼擎来锦绣裳。别乘殷勤华府宴,应将花谱议前王。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宋代。苏轼。凭君说与埋轮使,速寄长松作解嘲。无复青黏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
饮云居松下眺城南。明代。徐渭。夕照不曾残,城头月正团。霞光翻鸟堕,江色上松寒。市客屠俱集,高空醉屡看。何妨高渐离,抱却筑来弹。
真州杂赋。宋代。文天祥。十二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博浪力士犹难觅,要觅张良更是难。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唐代。李嘉祐。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