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钓亭。宋代。黄庭坚。槛外溪风拂面凉,四围春草自锄荒。陆沈霜发为钩直,柳贯锦鳞缘饵香。影落华亭千尺月,梦通岐下六州王。麒麟卧笑功名骨,不道山林日月长。
《叔父钓亭》是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钓鱼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槛外溪风拂面凉,
四围春草自锄荒。
陆沈霜发为钩直,
柳贯锦鳞缘饵香。
影落华亭千尺月,
梦通岐下六州王。
麒麟卧笑功名骨,
不道山林日月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在叔父的钓亭中垂钓的情景。他感受着溪风拂面的凉爽,四周的春草在他的锄荒声中自然生长。他使用了霜发作鱼钩,柳树上的鳞片作鱼饵,吸引了美丽的鱼儿。在华亭中,月光照在地上,仿佛千尺之高。他在钓鱼的过程中,沉醉于梦境之中,仿佛通达了岐下的六州之王。最后,他提到麒麟卧笑,表示麒麟并不追求功名,而是在山林中享受自然的日月长久。
赏析:
《叔父钓亭》通过描绘钓鱼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心灵宁静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生动的意象,如溪风拂面、春草自锄、霜发为钩、柳贯锦鳞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垂钓时的宁静和快乐。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月光如华亭倒影,给人以壮丽的感觉,而麒麟卧笑则凸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越和对山林自然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垂钓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思熟虑的表达,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自在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明代。施渐。此地寓来僻,清渠正绕庐。数畦聊学圃,一径不容车。图列壁间岫,书翻几上鱼。谋生已无术,元不慕相如。¤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 其七 山桥。元代。黄溍。行行指木末,路逐飞云上。时登巨石憩,共听春泉响。寻源竟莫穷,即事成幽赏。
与郑少融赵养民二使者访古訾家洲归憩松关二君欲助力兴废戏书此付长老善良以当疏头。宋代。范成大。飘飘竹雨润轻裘,袅袅松风系小舟。安得从容兴废手,越人重上訾家洲。
廖知县请赞。宋代。释宗杲。我赞我真,孰能委悉。火风煗动,地水坚湿。俱属现量,拟心则失。就而明之,是妄非实。背而捐之,土木瓦石。吾说是言,如箭射的。离此别求,幻惑无识。
宫柳。唐代。韩偓。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 山楹。宋代。朱熹。山楹一怅望,恨此云迷谷。仙人不可期,缥缈双髻绿。
寄怀叶圣嘉。清代。方观承。关程如织信仍稀,况是天涯卧铁衣。塞障东西七千里,可怜雁不解横飞。
过云洞岭宿暮村田家。明代。蓝智。马度危峰雪未乾,鸦鸣荒馆日初残。少陵自爱羌村好,太白空歌蜀道难。万里敢辞王事苦,一杯聊放客怀宽。梅花相伴天涯远,月色江声对倚栏。
复用前韵寄题慎思豪塘居。宋代。晁补之。玉泉飞落白霞峰,散入山田亩十钟。邓子结庐真世外,陶公脱屣更谁逢。莺啼春竹风烟近,龙起秋堂雨雹从。谁使山人空蕙帐,蓬莱金殿兴方浓。
哭皇甫司勋子循十四韵。明代。欧大任。二纪论交久,吾生一面难。言曾借挹奖,书每问平安。得讣初捐玦,升堂巳盖棺。穗帷神默渺,丹旐涕汍澜。公昔含香入,时争捧辔看。人伦推秉鉴,名理伏登坛。列署官何负,三州路自宽。诗能卑大历,禅颇洽长干。吴曲工齐瑟,滇游泣楚冠。还山甘寂寞,开径逐盘桓。颐解诸家定,挥毫六代残。十千尊是桂,八十梦犹兰。阁束新诗卷,船收旧钓竿。却怜来独晚,江海一辛酸。
村晓。明代。杨慎。水寺霜钟起,山楼晓堞迷。长庚配残月,斜汉界晴霓。犬吠声如豹,蝇喧听似鸡。老怀浑不寐,遥夕又新题。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主人能载酒,客到卧林园。松风和竹影,相对水禽喧。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宋代。王之望。白雪楼倾不记秋,楼前江水自悠悠。多情犹忆湖南守,一曲阳春白尽头。
秦女卷衣曲。明代。王世贞。萯阳宫中漏未央,荧荧初月丽初妆。此时秦女唤梳沐,此际泪湿罗衣裳。邯郸倡姬秦国母,秦王相国邯郸贾。邯郸大贾秦仲父,仲父舍人秦假父。可怜君王才十五。秦女贱,赵女骄,寄生茑萝出松标。耐向民间击土缶,难同贵邸伴吹箫。
烟霞洞四首 其四。宋代。丘处机。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壶阆苑海东西。仙人玉女时游集,不许桃源过客迷。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宋代。梅尧臣。茗园葱茜与山笼,一夜惊雷发旧丛。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斜。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庚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暮笳。
忆旧游 重到金陵。元代。张翥。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斜。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庚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暮笳。
应索柳溪双寿诗为张封君。明代。徐渭。鹓雏綵翼翙青云,箫里偏娱老凤群。柳碧一溪开别业,橘黄千树称封君。绕庭羔雁光流霰,映酒翁姑色并曛。看取仙郎无限事,鸾封还换几回文。
赏雪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银星堆拥万人家,侵晓巡檐兴未涯。欲斫瑶台飧璧玉,更将陶鼎煮琼花。冲寒不怕山惊马,忽饿时闻树叫鸦。莫遣东风便消释,上元留对月精华。
山花子。五代。和凝。莺锦蝉□[1]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2]颤金红掌坠,翠云低。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3]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绿萋萋。
赠天台陈道人。宋代。何梦桂。山中老希夷,长抱白云睡。睡觉呼蹇驴,悠然出山去。道上忽相逢,为问天下事。长笑不复言,不言有深意。苍生在巅崖,感此泪如雨。
偶成。宋代。黄大受。绿草何自来,蔓延满中庭。前朝方芟夷,兹视忽已盈。竹间幽兰花,数四移乃成。
沁园春。宋代。丘处机。列鼎雄豪,兔走乌飞,转头悄然。似电光开夜,云中乍闪,晨霜迎日,草上难坚。立马文章,题桥名誉,恍惚皆如作梦传。争如我,效忘机息虑,返朴归原。壶中异景堪怜。是别有风花雪月天。玩四时时见,祥云瑞气,三光光罩,玉洞琼筵。满泛流霞,高吟古调,骨健神清丹自圆。真堪爱,待功成一举,永镇飞仙。
重阳日访马存秀才席上寄崔公太守。宋代。徐积。区区拖损一紬袍,行到郊居力已劳。有命自知谁畏祸,无灾可避谩登高。黄金菊满花情薄,白玉樽深酒兴豪。尽日使君人不至,渊明吟醉也陶陶。
江行秋兴二首 其二。明代。梁存让。烟波深处暂停桡,直上高楼挂酒瓢。万里天风吹远碧,一江秋雨助寒潮。狂搜断碣怀千古,醉向空山问六朝。回首乡关云树隔,惊闻黄叶下萧萧。
姑孰十咏·谢公宅。唐代。李白。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八。明代。王渐逵。苍茫云树暗晴宵,碧涧丹梯跨石桥。永日烟花还共媚,早时尘梦迥全消。游人自是情相隔,真境由来路不遥。从此山中更栖隐,只将吾道付渔樵。
晚景纳凉诗。南北朝。萧纲。日移凉气散,怀抱信悠哉。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鸟栖星欲见,河净月应来。横阶入细笋,蔽地湿轻苔。草化飞为火,蚊声合似雷。于兹静闻见,自此歇氛埃。
宿仙都观阴王二君修道处。两汉。薛莹。十载别仙峰,峰前千古踪。阴王修道处,云雪满高松。洞口风雷异,池心星汉重。明朝下山去,片月落残钟。
秋日登高用前韵。明代。区越。偶尔当年落帽风,后来戈戟日相攻。风流意致难量度,朱墨研磨自异同。天气朗清真物外,琴樽萧散亦闲中。黄云不是龙山饮,文学彬彬两病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