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心入道三茅观。元代。仇远。鹖冠高挂九松巅,去结三茅香火缘。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跨鹤归来云舍近,西风井邑只依然。
《刘悦心入道三茅观》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刘悦心的修道过程,表达了道家思想和追求神仙境界的主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鹖冠高挂九松巅为开场,形象描绘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目标。去结三茅香火缘表达了刘悦心将追求道教的三茅观作为他修道的归宿,表明他立志成为一名道士。
接下来的两句“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则强调了刘悦心的出身和家族的地位,即使是在如此高贵的社会地位下,他仍然选择了追求道教的修道境界。这种对道家思想的坚守和追求,展现了他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神仙境界的渴望。
下文“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则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刘悦心修道的情景。红日生沧岛意味着刘悦心的修炼已达到了高深境界,他在洞天之中吟诵着青衣(指道士)的诗篇,表达了他对于修道境界的领悟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跨鹤归来云舍近,西风井邑只依然”则描绘了刘悦心修道成功之后回到人世间的情景。他跨鹤归来,云舍(指修道者居住之处)近在眼前,而西风吹过的井邑(指村落)依然如故,表明他虽然修道成仙,但仍然保持着对尘世的情感和对人世间的关怀。
通过这首诗词,仇远以优美的语言和景物描写,展现了刘悦心追求道教修道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神仙境界的意愿。这首诗词传达了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同时也显示了对人世间情感和关怀的不舍。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翠羽低飞帘半揭。宝簟牙床凉似雪。窗虚云母澹无风,隔墙花动黄昏月。玉钗鸾坠发。盈盈白露侵罗袜。记逢迎,鸿惊燕婉,灯影弄明灭。
蜀雨巫云愁断绝。罗带同心留绾结。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染衣香未歇。夜阑天净魂飞越。正锁凝,一庭秋意,烟水浸空阔。
归朝欢。宋代。赵崇。 翠羽低飞帘半揭。宝簟牙床凉似雪。窗虚云母澹无风,隔墙花动黄昏月。玉钗鸾坠发。盈盈白露侵罗袜。记逢迎,鸿惊燕婉,灯影弄明灭。蜀雨巫云愁断绝。罗带同心留绾结。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染衣香未歇。夜阑天净魂飞越。正锁凝,一庭秋意,烟水浸空阔。
二松图。明代。张元祯。两髯如龙入云去,白日空庭作风雨。根着九地拔不起,留与乾坤作双柱。千丈免丝千岁苓,南山翠色同峥嵘。岳阳城南老髯精,骖鸾追逐吕先生。
黄颍州挽词三首。宋代。黄庭坚。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尚有平生酒,秋原洒菊花。
哭孙明复殿丞三首。宋代。梅尧臣。旧业居东岱,中年谒紫庭。要涂无往迹,至死守残经。诏许求遗稿,朋邻与葬铭。世人无怪我,涕泪为之零。
辛未十月见燕感怀。清代。金应澍。何事小春燕,差池振羽翰。炎凉今已阅,兴替昔曾观。江上家仍在,天涯岁欲阑。新巢知早就,待我聚团圞。
同邓孤舟林片雪二友晚吟三首。宋代。白玉蟾。君非爱此数峰青,肯恋扁舟尚蓼汀。群雁横空成一字,孤萤度水似双星。
上萧家峡。宋代。黄庭坚。玉笥峰前几百家,山明松雪水明沙。趁虚人集春蔬好,桑菌竹萌烟蕨芽。
和乐天赠云寂僧。唐代。元稹。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寄谭见日。明代。庞尚鹏。秋气萧森草木疏,忆君重过水云居。休将玄鬓歌弹铗,长向青藜问校书。世态江河忘百折,茅斋风日惜三馀。浮名尽付沧洲外,司马何劳赋子虚。
送杨杰。宋代。苏轼。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三韩王子西求法,凿齿弥天两勍敌。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
喜迁莺(即鹤冲天)。唐代。韦庄。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寻僧不遇。宋代。赵汝鐩。扪萝入石径,野衲栖其间。杖锡知何处,留云守禅关。当户走饥鼠,隔林巢白鹇。候久移晚照,困来漱寒湾。翛然非人世,欲去且复还。木杪猿一声,六窗契山山。
村居杂咏 其二。明代。岑徵。频年多旅食,三径已全荒。草蔓蹲鸱地,藤穿牡蛎墙。忘情任牛马,屈指计行藏。穷巷谁相问,高歌学楚狂。
山阴舟中。清代。周起渭。越山岩壑锁烟霞,此日轻舟泛若耶。红雨棹边迷远近,绿萝阴里见桑麻。啼莺过水仍栖树,乳燕衔泥半带花。试访剡中幽绝地,不知何处戴逵家。
赠黎去瑕师。明代。梁继。道心正直殊时俗,老屋倾攲有古风。一种鬓毛春雪白,五车经史夜灯红。
雪。宋代。陆游。但苦奇寒恼病翁,岂知上瑞报年丰。一庭不扫待新月,万壑尽平号断鸿。茧纸欲书先研冻,羽觞才举已尊空。若耶溪上梅千树,久我今年系短篷。
西江月。金朝。马钰。物物般般认认。常常战战兢兢。心心念念恐沉沉。得得来来损损。日日清清净净。时时湛湛澄澄。惺惺洒洒这灵灵。灿灿辉辉永永。
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二首。宋代。杨万里。梅出稽山世少双,情知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火齐堆盘珠径寸,醴泉绕齿柘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
行香子 其四 题读易图。清代。吴绮。西府中枢,剖竹分符。春梦后、一事都无。传神阿堵,似者谁与。是少狂客,中傲吏,老潜夫。一曲红幺,三生翠袖。天知道、诗酒吾徒。晚年学易,忏悔消除。有遁之六,渐之二,履之初。
熊襄悯公墓 其二。清代。陈大章。罢阃归田后,囊头对狱辞。孤忠传异代,野史记当时。事与水云逝,名同日月垂。夕阳孤照外,犹树大明碑。
赠汪生象先。明代。王世贞。父客吴趋一见寻,翩翩公子更词林。才清似得颜延笔,橐在全无陆贾金。偶自履霜宁入操,居然爱日有余心。衡门幸少孤臣泪,浊酒新凉取次斟。
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初十日早炊蕉步得家书并家酿。宋代。杨万里。潢池东定得西还,病後涂中竟鲜懽。为许朝来有新喜,庭闱一骑报平安。年年自漉雪前醅,今岁无缘得一杯。政是荒村愁绝处,家中送得六尊来。
夫人挽词二首。宋代。郭印。娈彼闺房秀,泠然玉雪容。月箫难择对,石窌侈疏封。涵泳诗书习,扶持扇枕供。三荆方擢秀,云壑卧双松。
郊庙歌辞·祀九宫贵神乐章·肃和。清代。佚名。歌工既奏,神位既秩。天符众星,运行太一。声和十管,气应中律。肃肃明廷,介兹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