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蔬

秋蔬朗读

《秋蔬》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荒园秋露瘦韭叶,
色茂春菘甘胜蕨。
人言佛见为下箸,
芼炙烹羹更滋滑。
其余琐屑皆可口,
芜菁脆肥台葅辣。
藏鞭雏笋纤玉露,
映叶乳笳浓黛抹。
已残枸杞只留枾,
晚种莴苣初生甲。
南来食鱼忘肉味,
久思吾土牛羊茁。
软炊一饱老有味,
痛饮百壶今不说。
蒲团斋罢欠伸时,
自觉少年心解脱。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天的露水使韭菜叶子变得瘦弱,
春天的菘菜比蕨菜更茂盛甘美。
有人说佛教徒只吃下箸的菜,
但烹饪羹汤更加鲜美可口。
其他琐碎的菜肴也都很美味,
芜菁菜脆嫩,台葅菜辣味十足。
藏鞭菜和雏笋像纤细的玉露,
它们映照在叶子上,像乳笳一样浓郁而深邃。
已经凋谢的枸杞只剩下枾,
晚种的莴苣刚刚发芽。
南方来的人吃鱼时忘记了肉的味道,
长久以来思念着家乡的牛羊茁壮。
软炊一饱,老年人才能真正品味,
痛饮百壶的时代已经过去。
斋罢后,坐在蒲团上伸个懒腰,
感觉年轻的心灵得到了解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天的蔬菜为主题,通过对各种蔬菜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食物的思念和对朴素美食的赞美。诗中描绘了荒园中的韭菜、菘菜、芜菁等蔬菜的形态和味道,以及它们与其他食材的搭配。作者通过对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食物的思念和对朴素美食的珍视。

诗中还涉及到佛教的一些元素,描述了人们对佛教徒只吃素食的看法,但作者认为烹饪的羹汤更加美味可口。这部分内容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食物的烹饪和品味的追求,以及对于美食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各种蔬菜的形态和味道,通过对食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食物的思念和对朴素美食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食物的烹饪和品味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
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
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
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
()

本作观风使,何辞度坂行。干旄惟帝命,田野有民情。

石出泉争响,林幽树漫生。那逢古召杜,罗列在连城。

()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

想见翻成雪浪。

()

日车闪闪下山椒,风阵萧萧掠柳条。湖上晚秋天气爽,楼间极目客魂销。

湘妃哀怨冯谁听,楚屈英灵何处招。窃禄无田归未得,浪吟当此愧渔樵。

()

浪说鸧鹒疗妒方,笑他邢尹互迷藏。神仙底事私奇服,姊妹犹然忌体香。

团扇风流何预嫂,绿翘冤抑况无郎。能将栀子连诗赠,只有徐娘与谢娘。

()

大鹏徙南海,瞬息须往还。惟大乃行速,日月如投环。

六月旷程期,何以枋榆间。贤者经世务,养翮辞故山。

()

蒙君遗长笺,语意如何说。请看身上衣,裈中本无蝎。

()
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
屈指先贤,仿佛似,当日申公归邸。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
()

一气万化之所种,眼处不透花重重。达人于中有大观,得处何止如鸡虫。

倒尔鼻息作雷吼,佛祖望之犹缩手。抬头三世才晓昏,过眼千差孰妍丑。

()
少年误计慕浮名,更事方知外物轻。
身誓生生辞禄食,家当世世守农耕。
授时尧典先精读,陈业豳诗更力行。
最好水村风雪夜,地炉烟暖岁猪鸣。
()

千点斓斒玉勒骢,青丝结尾绣缠騣.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

潇湘起柁出江湖,日日乾坤展画图。白酒红鱼对妻子,鸱夷还似此行无。

()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
占得江湖汗漫天,了无乡县挂民编。
卖鱼买酒醉日日,长是太平无事年。
()

凤凰被五采,自顾何葳蕤。朝饮醴泉水,暮宿梧桐枝。

虞廷舞箫韶,周时或鸣岐。和声感至治,千秋一来仪。

()

点点沙鸥入望微,客心寥落共依依。每怜弱羽因风起,最惜同群杂雪飞。

渔父自应同订约,世人谁可学忘机。落花踪迹随流水,似得烟波去复归。

()

不识长安乐,何如东海隅。夜寒闻鹤语,榻短学僧趺。

兴至诗涂壁,饥来雪满盂。西邻迁客在,镇日待招呼。

()

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

()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
粟粟枝头浅浅黄,十分风味百分香。
广寒宫殿清秋里,掠削云鬟试靓妆。
()

沧楼诗招箫史凤,莲艇或踏琴高鱼。卷尽芙蓉秋万顷,瀛洲信有玉人居。

()

一篙新绿浦东西,雪絮漫江鴈不飞。
宿雨才晴风又转,片帆那得及时归。

()

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

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

()

黑头自致已三旌,暂寄江湖适性情。五总龟游钦学富,九皋鹤立见神清。

西雍宁累飞章荐,东閤频蒙倒屣迎。方幸台躔照苕霅,以兹投劾未能轻。

()

一点春回枯蘖,万家噪动寒墟。凤饼龙团玉食,伤心半入穹庐。

()

金人不敢驻幽燕,刘豫犹令帝八年。若守汴梁和且战,关河一半尚能全。

()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

生长隋堤婀娜枝,玉骢曾系碧丝丝。可怜无力东风老,还向樽前绾别离。

()

插棘编篱小径斜,数声鸡犬出山家。褰帷最爱秋光好,一路墙阴木槿花。

()

有意凭谁省,把酒对东风。不知泪痕多少,昨夜梦魂中。

记取闲亭别馆,谢却舞裙歌扇,璧影挂疏桐。灯暗衣潜解,香冷被初笼。

()
为怜春去不登楼,才上南楼动远愁。
满地落花红雨乱,接天芳草绿云稠。
()

以予迂且诞,书剑作良图。逐世方迷路,怀贤此问途。

岸回平楚合,江阔晚帆孤。可叹无闻者,东南一竖儒。

()
北海座上客常满,陈平席门车亦多。
贫富不关交际事,二公门户亦山河。
()

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
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

()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
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
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榻。
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
()

愁鸦飞遍枯杨树,月下香魂自来去。长信于今秋草深,魂归莫错雷塘路。

()

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

临窗忽睹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

()

祝融党羲轮,玄冥引车避。课穷燧人苏,徵及枣杏肄。

辙鲋槁厥赪,坛豭秃其翠。走索华阳逋,沈瘦永难致。

()

阅江楼上几登临,卧断烽烟十载心。如我已无情可寄,送君非有意为吟。

木棉花落滩声急,杜宇啼残客思深。莫向此时重凭眺,苍梧云影远沉沉。

()

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我愧思旷傍,人谁子思侧。

兴邦在人材,岩穴当物色。如何清庙器,老死山南北。

()

半阴天气近清明,柳色花光画不成。行到远村山尽处,一江春水縠纹平。

()

青天飞下青山苍,山光无尽天茫茫。赤脚仙人九节杖,一日拄尽青山长。

物外逍遥混沌老,空中语笑云霞香。黄鹤高飞在何处,蜻蜓犹逐东风狂。

()

从□世路叹羊肠,转眼风波是可伤。杸杼未云冤白辟,含沙自合付臧仓。

浮生岁月惊舟豁,宦海升沈总戏场。造化小儿遮莫弄,吾身到处更徜徉。

()

联拳一足傍菰蒲,照影秋波雪点孤。荷响滴残篷外雨,远应有梦落江湖。

()

姑射真人玉雪姿,偶陪西母宴瑶池。醉来换却春风面,只有清香似旧时。

()

天子楼前百戏陈,大娘竿舞最惊人。贵妃独赏刘郎咏,牙笏罗袍色色新。

()

远客厌征路,流年逢素秋。不知今夜月,还照几人愁。

()

谢政闲宫傅,当年老相君。
诗情通造化,笔力作风云。
是则经纶手,施於淡伯文。

()

琼钟发响綵幡飞,窗外青乌半夜啼。松竹无言争地静,星辰可摘觉天低。

黄云屋角腾金辇,素月檐头放玉梯。稽首紫皇初宴罢,步虚声断乞刀圭。

()
雨压杨花路半乾。
蜂遗花粉在阑干。
牡丹开尽正春寒。
懒品么弦金雁并,瘦惊双钏玉鱼宽。
()